品读《世说新语》,促进思维发展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用心品读好书,定会受益匪浅。

这个学段我们学习《人物品鉴》单元,阅读了中外作家的非虚构文本与虚构性文本20多篇:杨振宁《邓稼先》、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杨绛《老王》、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阿累《一面》、梁衡《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晓声《看自行车的女人》、覃旭《剃头匠》、端木蕻良《老鞋匠》、马莉《白色方糖》、赵珩《老麦的粽子》、臧克家《老哥哥》、毕淑敏《悠长的铃声》、里则林《时代的萤火虫》、张洁《拣麦穗》、杨新雨《养母》、李森祥《台阶》、冯骥才《快手刘》、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茨威格《壮丽的瞬间》、屠格涅夫《乞丐》、列夫·托尔斯泰《穷人》、契科夫《变色龙》。阅读时勾画圈点,认真批注,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地作用,有自己的感悟。

还学习了《木兰诗》《卖油翁》《孙权劝学》等古诗文。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默写,文言文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并品鉴人物形象。

阅读了3部名著:老舍《骆驼祥子》、冯骥才《俗世奇人》、刘义庆《世说新语》。不同的读物常用不同的策略。如品读《俗世奇人》,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品鉴人物之“奇”;而品读《世说新语》,则让学生在品读推荐篇什的基础上,自己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两则进行品鉴,在班上分享,师生自由对话,精彩纷呈。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品鉴《世说新语·德行》中的如下两则:

【甲】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两则故事都写到了华歆,怎样看待这个人物呢?华歆面对钱财,虽心有所动,但在事情的大是大非上却有担当,对待别人的请托非常谨慎,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一旦助人,便会不辞危难担当到底。这样辩证地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避免人物品鉴非黑即白的简单化、片面化。

第一则《割席断交》被选入部编《语文》七上,对华歆“见地有片金”“捉而掷去之”应该怎么看?提供一个现代故事,可以激发学生思考:

钱可以用,但不能浪费

李嘉诚先生有一次取车钥匙时,不慎掉出一枚两元硬币。估计车一开动,硬币便会滚落到沟渠中去,于是他蹲下身要去拾取。旁边有一位印度籍值班员主动替他拾起。李嘉诚收回那两元硬币,竟给那个值班员100元。事后,他的解释是:若我不拾那枚硬币,让它掉进沟渠,这枚硬币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员,值班员可以使用。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华歆“见地有片金”“捉而掷去之”,自己虽不取,却方便了需要的人捡拾,对此可以做出新的评价。这样激发学生从新的视角评价人物,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张允怀同学品鉴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如下两则:

【甲】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以】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作者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为我们刻画了钟毓、钟会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短短几行字将兄弟二人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第一则《汗不敢出》中,钟毓在魏文帝面前紧张得大汗淋漓,而钟会却镇定自若。当魏文帝问他为什么不出汗时,他从容的答道:“紧张得汗都不敢出了。”这既表达了对魏文帝的尊重,还展现了自己的机智幽默、思维迅捷,想必也一定讨得魏文帝一阵笑声吧。从这里可以看出钟会善于抓住机遇,表面上表达对魏文帝的敬畏,实则淡定从容,察言观色,迎合君主以博得欢心,巧妙张扬自己的个性。一个沉着从容、机智聪慧的钟会跃然纸上。也引来读者的频频称赞。

再看《酒以成礼》,就更加凸显出两人的不同了。两人想趁父亲睡午觉时偷酒,在那时先下拜再饮酒是礼节。钟毓先拜后饮饮,而钟会饮酒却不拜。谁知父亲一直在奖状睡觉,将两人的举动开在眼里,便问两人原因,钟毓说:“这是礼节,不敢不拜。”可钟会认为偷本来就违反礼节,所以不用再拜,否则就错上加错。让读者对钟会奇特的思维方式感到哭笑不得。

纵观两篇文言文,不难发现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对(钟会)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古文对仗很工整,强烈的对比一目了然。可以看出作者有意突出钟会这个人的性格。不妨对兄弟二人的性格进行总结:

钟毓:为人老实、踏实,中规中矩,踏实肯干,有一点胆小。

钟会:思维迅捷,想法独特,沉着冷静,善于表现。

我认为,两人的性格各有千秋,但钟会或许在生活中表现得更出色,因为他善于向别人表现自己,再加上敏捷的思维,过人的胆识,必将有所成就。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兄弟俩的父亲钟繇带钟会去见曹魏名臣蒋济,蒋济称钟会:“非常人也。”再后来,高平陵之变(249年)后,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成为了曹魏的幕后执掌者。而钟会早年就受到司马师的赏识,是其重要幕僚之一。

所以我们应该适度表现自己的性格,并提升自身修养,才有可能抓住人生中宝贵的机会,最终学有所成。

听了张允怀同学的发言,张婧婷同学有话要说:

尽管这两则故事会使人觉得钟会比钟毓更聪明,但我还是认为钟毓并非真比其弟弟钟会“笨”。

钟会钟毓二人虽是亲兄弟,但性格却迥然不同。

在第一则中,钟毓的回答无疑是老实的,钟会的回答虽然使人更惊喜开心,但实际上出汗是一种不可控的反应,所以他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够诚实的。

第二则故事中,他们的行为也正好相反。从钟毓的举动上来说,他是尊重传统礼节的。而钟会的举动就显得有点在暗地里干出格的事,“不以理屈”。

两人小时候表现出的不同性格,在以后就导致了不同的结局。同样是曹魏的臣子,钟毓死后获谥号“惠侯”,钟会却死于乱军之中。

钟会在谋略上的锋芒的确盖过了钟毓,连司马昭也说过:“在灭蜀这件事上,只有钟会与我心气相通。”然而钟会的为人确实不算好,最有名的就数他诬陷并害死了魏晋名士嵇康。而且他因一点小事,如成功让司马昭被朝廷拜为大将军,就洋洋得意。别人劝诫他说:“先生志大量小,而勋业难久持,不可以不谨慎。”他也不在意。最后终于因为过度自信与野心,本已掌握蜀地兵马,想借蜀灭魏。但他的想法早已被他一直效忠的司马昭看破,所以兵还未发,即死于兵变了。年仅40岁

钟毓在钟会反叛之前,曾告诫过钟会。而且私下对司马昭说过:“我弟弟才智过人,但好玩弄权术,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司马昭便回答他说:“如果将来真是这样,我就只治钟会的罪,不会累及钟氏一门。”果然钟会而后叛乱。司马昭念及钟繇、钟毓的贡献,如约保全了钟氏一门,只处死了钟会的两个养子。

所以像钟会这样,只是巧辩、有机灵才智有什么用呢?它带给钟会过多的自信,加速了他的灭亡。钟毓虽然没有弟弟那么能言善辩,但他深谙人情世故,安分守己,最终保全了全家。

只是善于言论,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如果既不能保全自己与家人的性命,又在不能在历史中赢得生前身后之名,还有什么用呢?反而通达人情,能洞悉官场政权的发展,或至少像钟毓那样,能够察觉潜在的危难,未雨绸缪,知道如何保护家人与自己,这样的“聪明”或许比言语上的机灵要更重要一些。

(图片来自网络)

听完两位同学的发言,我赞赏同学们能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品鉴人物,然后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思考:

品鉴人物,语言是一个重要方面。品鉴人物语言,当然要联系人物的立身行事,但也要注意,人与言并非完全统一,我们须要辩证对待。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品鉴人物,也要联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要知人论世。魏晋名士阮籍佯狂避世,嵇康惨遭杀害,在当时司马氏朝廷的统治之下,都不是耻辱。孔子曾经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有人贫穷而且地位卑微,这是可耻的;国家政治腐败的时候,有人富裕而且身份尊贵,这样的人也是可耻的。

人物品鉴并不简单,审辩思维至关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