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折腾的朝代(五千年的点滴)
商朝的建立者成汤并不是这个政权的创始人,它的创立者叫做契,契的母亲叫做简狄。按照《史记》记载,简狄是帝喾的一个妃子,出去玩的时候拾到一个鸟蛋,嘴急,就给吃了,吃完就怀孕了,生下了契。要这么论的话,帝喾是黄帝的重孙子,那么这个契也就是黄帝的子孙,商这个政权也是黄帝的后代,属于正根儿正叶儿。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这个鸟蛋让简狄怀的孕,那他这个爹是谁可就真不好说了,只能说商朝是鸟人的后代。
不过契比较有出息,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这个地方,励精图治,这块地方逐渐兴旺发达起来。
下面就说他们这个比较能折腾的特点,主要就是不太安生,喜欢搬家,政治中心(建立朝代之后就叫做首都了)搬来搬去,在一个地方待不了几十年。
按照《史记》的说法,从契开始,到成汤的时代,商的政治中心已经搬过八次了。契活动的时代大约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建国的前后,到了成汤建立商朝,大约过了五百年,五百年就搬了八次家,平均六十多年搬一次。
要说他们那时候还是个部落,或者说是城邦,规模小一些,还不那么麻烦,喜欢体验新鲜感,那么搬就搬吧。成汤建国以后,算是正式的一个朝代了,也没停了折腾。成汤建国时候的都城是在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偃师、商丘一带,现在偃师还有一座商王城遗址。而且前面说的二里头遗址也在这个范围内,所以说那个遗址就绝不单单是夏的内容,很有可能也有商朝的股份。
要说已经建国了,多少稳重一些了吧。不介,还接着折腾。从商朝建国到商王盘庚的时代,又经历了五次迁都。一个国家迁都不跟咱们搬家似的,打几个箱子,找个搬家公司,搞定了。虽然当时政府的规模还不大,国家还没有那么完备,但是折腾这一次,也得是伤筋动骨。所以官民人等都有点不愿意搬了,太累了,瞎折腾什么啊!
盘庚一看,还得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当然主要是对于贵族而言,老百姓有怨言也得跟着走,阻力主要来自贵族。盘庚把大伙找来,跟他们说:“你们的祖上都是跟着成汤王打天下的,一块儿艰苦奋斗,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国家才传到今天。我们作为他们的后辈儿孙,老传统不能丢啊,艰苦奋斗是传家宝啊。如果现在就贪图安逸,奢靡之风,我们的事业怎么进行下去,迁都也是作风建设的一部分。”经过一番充分动员,总算是把大部分人的意见统一了,又一次迁都,迁回到了成汤原来的旧都。
这回迁都也不是最后一次,到了商王武乙的时候,又把都城迁走了,迁到黄河以北。
对于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史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各种观点。有的说是躲避水患,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比较弱,一旦遇到旱涝灾害,只能被动地躲避,大禹治水毕竟是个传说,当时没有系统的水利工程。对于这种说法的反对意见是商朝的都城迁来迁去,也没离开黄河两岸,这叫躲避水患啊。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农田耕作,当时的农业技术也不发达,一片地种上个几十年,肥力就不够了,出产越来越少,所以就要换一块地方种,让原来的地回复肥力,过个几十年再回来种。对于这种说法的反对意见是,每次商朝迁都都是一百里以上,要是换地种,那么跑几十里地就完了呗,走那么远干什么?
还有一种说法是商朝的继承制度混乱,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混着来。关键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规定哪种情况为主,哪种情况下启动辅助继承模式,那么就是谁抄着算谁的。没得着那个自然就不太服气,关键这些人身边也有一帮人,就成为了不安定因素。而且不安定因素越积累越多,这个地方就成了一个火药桶。想要处理清楚这个火药桶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惹不起,躲得起,老子走了。现在一些民间新史学对这个观点比较推崇,这也跟派系斗争,阴谋论流行有很大关系。
要我说的话,我觉得首先这个躲避矛盾的说法不太合理,可能会有这个因素,但绝不是主流。因为如果惹不起就走的话,那你等于是把原来这片地方打造出一个权力真空,就留给那些个不安定因素了。本来有国家政权镇着,还不敢乱说乱动,你这一走,他们不是更加肆无忌惮了吗?那要不立刻起兵,闹出点乱子来,都对不起你这一番好意。这还有躲的?那不是窝囊废吗?想要消化矛盾也是把那些人赶出去,迁得远远的,让他们远离自己的势力范围。做得到做不到搁一边,起码这个方向是对的。
所以我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前面两条,这两个因素都有。想要躲避水患,又不离开黄河两岸的原因就在于,农业怕水旱灾害,又离不开水的滋养。世界上几个古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就是因为农业离不开水。所以他们才要既迁居躲避灾难,又不敢离开水太远,跟水是相爱相杀吧。至于换地种为什么每次迁那么远?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当时农业科技不发达,单块地的出产量少,需要大量的土地才能满足吃饭的需要,所以一次性耕种的面积很大,一旦耕坏了,也是同时坏一大片地,那么就还要找同样的一大片新地来耕种,新都城还不可能在这一大片新地的边缘,而是居于核心位置。大概一百多里,乃至二三百里的距离并不算多么骇人听闻。
所以我的结论是,商朝之所以这么爱折腾,主要是由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决定的,用马克思马先生的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