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历‖了解城区古建筑,爱上客家【2020-1-4】

2020

梅州日历

01.04

城区古建筑简介
孔 庙
孔庙位于梅城凌风西路南门考院前,门首正对文澜门(上南门),背倚金山。孔庙又称孔子庙、学宫、文庙、对庙、先师庙。宋微宗崇宁三年(1104年)初建于大市(今西区)。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因“(街市)之逼,徙东南隅(即现址)”。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毁于战乱,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复修。此后曾几经毁损、重修、扩建。至清末孔庙的建筑计有大成殿、明伦堂、文昌殿、魁星楼、崇对祠、棂星门、仪门、戟门、荐和门、东庑、西庑、教谕署、训导署、天池等。
大成殿即孔庙正殿,原内供孔子灵位,上悬仿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额。大成殿左侧为“明伦堂”又称“学宫”,是教授或训导等专司教育之学官聚集生员讲经、讲“对谕”之所和清代科试之地,匾额题字为宋哲学家朱熹所书。堂内有康熙“御制训饬士子卧碑”,两壁则悬挂本地历代举人、进士、翰林名位碑。顺治九年,遵奉颁发御制卧碑文,立石明伦堂。
教谕署设教谕官,掌孔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训导署则为教谕署之协理机构。东西两庑分别排列有名宦、乡贤诸牌位。名宦,是纪念历代在本地为官有政绩而对振兴本地文教又有建树者。列名的有南汉程乡县令曾芳;宋知州陈希及,方渐;元知州冯惟吉,学正陈学礼;明知县郑懋中,刘彬等。“乡贤”则是纪念本地先哲贤达的,列有南齐学者程旼;宋进士革、蓝奎、蔡蒙吉、侯安国;明名士叶文保、翰林李士淳等。天池又称泮水,上有拱桥。清代院试录取者为秀才。考了秀才的需头插有银花的金顶冠,身穿纨衿,脚踏乌缎靴,腰束红绸“攀红”,由学政率领至学宫“游泮水”,即通过天池拱桥,绕池一周,然后拜谒“孔圣”。故考秀才亦称“入学”、“游泮”等。天池前面即为露台,是谒圣行大礼之地。两侧有宋相国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阴文石碑,书法雄浑苍劲。
清代每年农历的二、八月(二月为“二关”,是学子开学之期,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诞辰)为孔庙“致祭日”,礼仪庄重,地方官都得参加。设有承祭官、陪祀官、赞引官、执事官和分献官等。除致祭日外,每逢“岁考”、“科考”之际,学政(俗称学台,由皇帝钦派到省,定期到各州府方持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来到嘉应州后,必先至孔庙“谒圣”。
清末科举废除后,于1906年在孔庙设立“嘉属官立中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立高等小学。1922年改为县立中学,时为最高学府。大成殿作为礼堂,两庑及仪门改建为房舍,棂星门改为校门。现孔庙内仅存“大成殿”及“魁星楼”。
1929年10月25日,朱德率红四军由上杭来梅,26日下午,曾在孔庙大成殿前发表演讲。1929年,孔庙为县立小学、县立中学(一中),是当初最高学府。建国后曾作兴梅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梅州市(县级)委、政府之所。1980年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亭
梅城南门对面有一处地立被称为“百花洲”,是梅江与程江汇流冲积而形成的一块小三角洲。
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应州知王者辅在南门江岸建了座“观澜亭”以观天光水色。
百年后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州文晟曾主持加以重修。清代,由于陆上交通不便,州以上的官员按临嘉应州多从水路来到南门上岸,本州官员要在观澜亭候迎,故又名“接官亭”因亭顶呈八角,俗称为“八角亭”。
亭建成八角形是有其缘由的,据《光绪嘉应州志》载,嘉应州有城门五个(东西北及新老南门),皆有楼。明代潮州府(当时梅县称程乡县,属其所辖)知府郭子章,为纪念文天祥率勤王师抗元来梅,在今八角亭就近的南门城楼上建楼阁,以文天祥“楼角凌风迥”之诗意取名“凌风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程乡县曹延懿等认为原凌风楼呈四角“偏射学宫弗利”(学宫即孔庙,在凌风楼近处)。主张“酌更其制,元规方为圆”改建“八角楼”。楼建成后,曹县今曾自我欣赏地加以描述:“自学宫望之,亭亭翼翼,文峰卓起……”
“偏射学宫”之说,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事有凑巧,自曹延懿将楼“更为八面以通八风”之后的短短四年中,两次乡试(在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程乡先后有陈鄂荐、李琛、李嘉元、杨 等八人中举,陈鄂荐更是荣登榜首,中了解元。于是众人“喷喷称异,以为楼之瑞应今已再验”。因而当时人们就为呈八角形之建筑物是祥瑞的。这就是后来王者辅将观澜亭建成八角形之故。
据载,1925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来梅后,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张维在八角亭建立“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其时东山中学、学艺中学及女子师范等校的进步学生纷纷加入该社,其中有萧向荣(建国后曾任国防部办公厅中将衔主任)等。是年12月第二次东征军抵梅后,张维与国民革命军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洪剑雄在八角亭建立了梅县第一个党支部。党团机关亦设于八角亭,该亭成为当时革命活动中心。
新亭保留了原亭风貌,巍然屹立于南门江畔。八角亭现立于义化路、凌风路、金利来大街、南门广场、沿江半岛的中心地带。
七贤亭
明朝嘉靖年间,梅州人民为褒扬忠烈刘元城、文天祥,于百花州建起了“双忠书院”。至明崇祯九年(1636年)程乡县知县陈燕翼将书院卖给生员茂桂为馆,将所得之款加构祠于城东攀桂坊,增祀与程乡县历史有关之前贤三人:即唐朝的张九龄、宋朝的狄青、蔡蒙吉,加上原祀之刘元城和文天祥,更名为“五忠祠”。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程乡县知县戴长治又增祀韩愈、程旻二贤,改称为“七贤书院”。至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程乡县知县刘广聪重修,并撰写《增修七贤书院》。
嘉应五属的官宦文人对书院所纪祀的七位前贤均十分景仰,纷纷撰联褒赞,其中要以清同治年间的文人眉叔师代州牧撰写的对联最为工巧,意义也极为深长。其联曰:“前贤同景仰,观乡名处士,坪号相公,立定脚跟,知学问当先器识;高阁此登临,看水绕花洲,峰环梅岭,放开眼界,信江山足助文章。”
后因年代久远,被毁殆尽。梅县人民为了纪念在历史上对梅县曾作出贡献的七位前贤,于1937年在金山顶(即“梅县图书馆”侧)改建为亭,称为“七贤亭”。
吕帝庙
吕帝庙原址在老城内官井头,因旧时常被军队占住,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乃移在城墙之北金山顶,供奉“吕祖”设坛参拜。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冬,嘉应州知事李鹏与知府金桂馨等,在金山顶下官井头,筹建吕帝庙,翌年建成,由李鹏亲书“吕帝庙”三字石碑,嵌于正门。吕帝庙正殿供吕帝坐像,后殿设有讲经堂、藏经阁、观音堂、玉后殿、施药制药室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长乐县(即今五华县)知县蒋鸿度,又撰文叙事,刻铭立碑,嵌于殿内。
1940年,由道教信徒发起成立“赞化社”广济善堂,并由热心慈善事业人士成立理事会,以梅城官井头吕帝庙为社址,并附设有文济堂小学,免费为贫苦学童义教。
1950年,吕帝庙之址全部改为金山小学。1958年,善社选至梅江桥侧的“福济善堂”。1983年冬,成立道教赞化宫(吕帝庙)筹建委员会,选定东厢百子岗地段为宫址。同年动工兴建:1985年秋竣工。
宫庙除主殿、后殿以外,近年又新建了气势恢宏的山门、回廊、六角亭,安放先灵的灵安阁等。其建筑古朴典雅,殿堂肃穆,亭台楼阁错落有序,红墙绿树、曲径通幽,以及新址百子岗那绚丽的神话色彩,碑铭石刻,趣闻掌故,客家民俗,使之成为弘扬道教文化的超然佳境和宾客游人向往的一处洞天福地。
大觉寺
在梅城年代最久远的文物古迹要数大觉寺,距今已有1480年的历史。
大觉寺,原名“祝圣大觉寺”,在梅州城西(今梅江区城西小学,即梅师附小内)。此寺兴建于南朝梁普通三年(552年)。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毁于兵火。明洪开二十七年(1394年),僧会法庆向群众募款重建殿宇;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僧光庆又募款重建,规模较齐备。但因年代久远,后崩毁不堪。至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程乡县知县王仕云捐出自己的薪奉倡议重建,得到僧性从大师支持,募款建造了“祝圣殿”、“三宝殿”和两廓大门,面貌焕然一新。
此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之后,又曾遭火灾,以至该寺仅存前、中、后殿,但“两次火灾”事,具体年月和原因无史料可考。而事实却是,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将该寺改为学校时,确实仅存前殿正殿和后殿以及“两廊”。据《城西学校校史》记载:今“城西小学”原名“城西两等小学堂”,系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冬,由绅士蓝耿光、黄志伊发起,邀集城西绅商杨瑛、梁国琛、黄应均、黄逢龙等10多人筹议,“将大觉寺后院及毗连之痘神厅、地藏厅、药王厅等处为基本校舍”而建校的。大觉寺现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 井
曾井位于梅城市塘唇现梅州印刷厂内,为南汉时程乡县令曾芳所凿。井深约3丈,井口呈圆形,井旁有明永乐元年知县郑攀中构筑的曾公祠和碑记。据载,南汉初,本地瘟疫流行,曾芳以袋盛药置井中,病者汲饮井水而愈。人思其德,称此进为曾井。宋朝狄青南征,路过梅州,士兵患瘟疫,狄青命士兵汲饮井水,病亦愈。狄青回师后,向宋帝奏明此事,仁宗敕赐“曾氏忠孝泉”。明朝永乐年间,知县郑攀中复修,井栏用8块麻石镶成八角,麻石上刻“民人汲食,不得洗衣,磨刀有罪,敬之戒之”16个字。1987年11月16日,被梅县市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 楼
大钟楼始于1932年梅城老城墙拆除,城基部分地基投变所得款项筹建,1934年夏落成。时梅县县长彭精一在《期颐小集》云:“接任之初,以县城前门矮小且残破,请准当局将城基之款拨一部分修建;门楼共四层,地下左右两廊为警卫之用,中设置一大铁栅门,二楼为公安局办公厅,三四楼为钟楼。大钟设计为邑人叶先生(忘其名),在汕头设有木器厂,专制各种机械。钟面为六尺径,用厚玻璃板八大块,分装四面,中设电灯,虽在夜间其时分针亦清晰可见;其击响之钟,则用七分铜三分银制成。重有七八十斤,其音响可达三华里之遥。费用由缅甸富商龚松三先生负担。
2001年,区政府决定全面改造政府大院将大钟楼搂原尺寸、规模迁至主楼。现在的钟楼与区政府新行政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金山
金山,即在今梅城北门,金山办事处辖区。旧时,她是城垣所通过的最高处。据清康熙《程乡县志》和乾隆《嘉应州志》载:“金山,县署后四十丈,高三十丈,周六十丈”,“耸立城北,女墙跨其上”。她故有:“县衙最高”“金山顶”之称。此山,昂首耸立,形势突兀,居高临下,鸟瞰全城,高高矮矮的房屋,来来往往的行人,构成一幅客家独具的民居建筑和辛勤劳作的风俗画卷。
相传这是人工堆积,平地突兀的金山顶,是全城的风水点龙结穴的“龟形风水宝地”。这山是龟背,具有虎据龙蟠,昂首长空的气慨,可控全城。不管如何她总是象征着客家人的向上形象。
据史载传:清乾隆九至十一年(1744-1746)安徽天长县廪生王者辅,他是精于风监的堪舆学家,人称他为“明师”,莅任梅州知州时,曾着人加工修葺,增填泥土,使金山高出全城,以导龙势,借以吸收“灵气”,“保佑”全州百姓……这段史传,事实如何,暂且勿论,然而,这座金山,却是座“宝地”。
金山顶有一个金山顶“七贤亭”。它是纪念与梅州历史文化有关的的七位先贤而建。现按年代顺序,这七位先贤是:程旻、张九龄、韩愈、狄青、刘元城、文天祥、蔡蒙吉而建。
金山曾是古战场。1929年10月朱德率红四军在这里战斗。
金山顶,是图书知识山,也是历史文物的宝库。
1935年,梁翰昭任县长时,捐资25000元,将金山顶的观音堂拆除,改建为二层钢筋结构,红墙绿瓦的县立公共图书馆——“梅县图书馆”。它占地近3000平分米,包括东西两侧空地187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藏书近30万册。此地,成为历代文人学习知识,寻求真理的场所,成为“文化之乡”的知识山。
八十年代初,金山顶又增加了历史文物的事业单位——“梅县博物馆”。1990年图书馆新迁馆址后,该地成为收藏历史文物、革命史料的宝库,现是广东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城隍庙
在老梅城的古建筑中有个“城隍庙”,很有名气。为什么“城隍庙”很有名气呢!这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
中国古代,大凡形成城池之后,都建造有城隍庙,因城隆神都当作是护城之神,历来被人们看作能除暴安良,佑庇百姓,所国安邦之神。古代何以要在城内城隍庙祀奉城隍神,并推崇备至?“吏治所不及,则求助于神。”至明代,更因是太祖朱元璋出生于土地庙,故对土地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推崇,旨封京城和各大城池的城隍神为王,正一品;对各府、州、县城隍神为公、侯、伯,与当地官署衙门相等同,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兖服,这样各地等于有“阴”、“阳”两个衙门。
各地城隍神,均是人鬼充之,即择已去世的为国为民的英雄或名臣充当。梅城的城隍神是谁呢?因庙毁多时,庙碑等资料欠全无法考证。
梅城的城隍庙原址在城内东北隅(原梅县地区粮食局)。城隍庙始建于何时?据地方史志考证,宋代筑城之后。梅州古城,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时侬智高反,围广州,岭外震惊,郡邑皆戒严,梅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初为土城,后陆续扩建砖城,民国二十年代拆城时,获火砖若干,印有“元丰甲子”字样,显为宋代所造(元丰七年为甲子年,即公元1084年)。梅城的城隍庙,根据《州志》记载,先建于城内之东南(始建时间未注),到元朝至大四年(1311年),改建在城内东北隅,至正十二年(1352年)毁于火灾,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改为县城隍。城隍庙经过历代修建,至清代其规模概貌是:正堂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后堂三间,耳房各一间,前堂三间。大殿正中祀城隍爷,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还有地狱图像,令人恐怖,前堂题为“见心堂”,后堂祀奉神佛。梅城的“城隍庙”已成为历史,只有百岁老人才知道它在哪里。
嘉应桥
嘉应桥位于梅城东较场内,长约12米,宽约4米,是一座相当坚固的双孔石桥。以往北门濠水通老虹桥(今已毁),及此桥流经东桥进入梅桥。嘉应桥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建造。元至顺间及明弘治年间曾先后两次重修有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乡县升梅为直隶州,“钦定”州名“嘉应”,其得名是因此桥而为来。其依据是:温仲和在《光绪嘉应州志》序言中写道:“秦开五岭,东为揭阳,讫于南齐,肇有程乡,曰敬曰梅,雄镇一方,赐名嘉应,桥兆其祥;另在该志十一卷《桥渡》中记载:“嘉应桥,在城东一里,北门濠水出此……国朝雍正十一年,升程乡为直隶州,钦定州名嘉应,此桥若先兆焉。”
“嘉应桥”桥名又如何得来?据传宋代此处(即今文化公园一带)盛产“嘉应子”,又称梅子(一种可食果),因而得名。
状元桥
状元桥坐落于梅城下市东山书院前,是双孔拱桥形之石桥,异常坚固。桥长约34米,宽约5米,周溪水经此流入梅江。该桥始建于宋代。据《光绪嘉应州志》载,起初以石梁建造,后因年久失修而毁坏,明永乐年间(1403——1426年)用木板架造,明弘治间(1488——1505年)改建成石桥。由于不够完善,相隔不久,乡人于正德间再加修建,后为洪水所毁,再架木桥。约过200年,木桥已糜烂不堪,过往行人提心吊胆。迄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王者辅任嘉应州知州时,创办了嘉应州最高学府东山书院。往书院视察时状元桥是必经之路,因觉其已危及行人安全,于是主持重修建成石桥,下辟二洞,上筑石栏,更名为“灵济桥”,并请城内翰林李象元为之作《重建状元桥题名簿序》。此桥后又复名状元桥。
“状元桥”之得名,传说有二。一说为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程乡景物百花洲下有旧谶云:“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故以名桥;一说为宋状元宰相文天祥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率勤王师抗元经福建漳州来梅州,曾过此桥,后人为纪念他称桥为状元桥,看来此二说以后者为可信。
静福庵
静福奄位于梅城金山顶下,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环境幽静,风光绮丽。
该庵始建于明朝,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这个庵又名“夫人庵”。相传梅城有位尔昌王公祠的人做官上任,一次渡海,发现谯国洗大夫人在海上一个木箱内漂流,这位官员目睹这种情形,便说:“好者漂前来,坏者漂开去”,语毕,夫人显灵便漂到他面前。过后,他把这位夫人带回家中安座。待后,又把她放在灵山禅寺庵中。还传说这位夫人一片佛心,善带小孩,爱护小孩。故命名为“夫人庵”——静福庵 。
静福庵周围,昔日人烟稀少,十分宁静。先有庵场,后有屋场。及后有了杨、古、卜三姓,随后附近建居的便多起来了。以前的静福庵面积约有800多平方米,内有佛堂4间,住房20多间。庵内原有10多亩耕地,实行禅农并举躬耕自食。昔日该庵烟火鼎盛,最多时曾有三、四十位尼姑和斋妇,而且大都削发。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大多数尼姑都留发了。静福庵晨钟暮鼓,佛事鼎盛,法相庄严。当年有三宝、观音、祖师、伽蓝、苇驮、夫人、地藏菩萨、历代落实宗教政策,佛相又重光,且法相庄严。夫人法相,依然如故。
该庵的住持代有其人,传灯接班。1949年前,这庵为尼姑庵,当家先后有释宁泳、释仁增、释圣元(均已圆寂)。1949年后改为僧庵。先后住持有释绍华、释忠文、释木昆、释泉元、释真觉、释华通。
前些年,中国佛教协会佛学研究部秘书释圆彻来梅视导教务时,曾撰诗一首,诗曰:“曾是当年静福庵,此来撰句又参禅。晨钟暮鼓今重听,佛果莲花锦绣添。”

内容来源:由黄水泉、梁德新两位老师编著的《老梅城轶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