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犀牛地,王氏两位一品武将的祖坟

文/陈益峰

 1、犀牛地

  前一段时间,笔者与徒弟邓习红,前往湖南山区,研究地理,见到一个神奇的家族,王氏家族,家中出现两位正一品的武将。墓穴穴山有大量巨石露出,形如犀牛头部的角,所以喝形:犀牛地。

侧看墓穴,为犀牛地结穴

侧面斜看墓穴

侧看穴后行龙,气脉粗笨,懒坦无力,骨肉粗浮

侧看龙身

侧看龙身,气脉粗笨

  此地龙从远处过来,高山行龙,转换成平岗,行将结穴,龙势微微回身转头,为大局中的水口砂位置。气脉粗笨,懒坦无力,骨肉粗浮,精神枯燥,星体不明,没有大龙的气象。初看起来,让传统地理名师不禁大失所望。

侧看墓穴,龙身精神枯燥,星体不明

侧面近看穴山,山前汉白玉巨石矗立,形如犀牛的角

近看犀牛的头上很多坚硬的角

侧看墓穴,位于汉白玉花岗岩的石岗前

侧面近看王氏老祖坟,墓穴在汉白玉花岗岩巨石间

  但是行将结穴,突然入首起顶,成太阳金。正面开面结穴,穴山前有奇石露出,均是汉白玉花岗岩,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大小不一,如盔甲、如戈甲、如剑戟、如盾牌,左右错杂,高的有三四米,小的只有一两米,形如乱石山岗。
  所有巨石微微向中间包裹,山脚下,石头间有土穴,前后仅仅只可容纳两个墓穴的位置,王氏的先祖下葬于此地,喝形:犀牛地。后来人丁大发,人丁数千人,官贵如云,数不胜数,出将入相的人很多,最高出现两个正一品的武将,均是战功显赫,名垂青史。
  未龙入首,穴前左水倒右,辛水来,水走甲口,穴立坤山艮向,向前朝山星峰不明显。
  这种犀牛地的穴法,笔者见到过七八次了,都是大发富贵。

侧面近看墓穴,后面巨石林立

站在穴上,看面前朝山,并无奇特之处

王氏自康熙年间,下葬于此,后人官贵很多,出将入相者甚多

王氏一世祖墓碑,穴立坤山艮向

王氏一品将军的父亲,立庚山甲向

鸟瞰王氏的老祖坟,在水口砂的位置,现实中大量的发家宝地,无论什么位置,只要穴好,就可以用,甚至大发家业

侧看王氏祖坟

穴山后,鸟瞰墓穴和明堂

鸟瞰一品将军的故居和老坟,都在水口砂上

鸟瞰墓穴

侧面近看王氏祖坟

  2、地理富贵,关键在穴情

  笔者这两年加大对地理理论的研究,近五年来,实地考察墓地达四千多处,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和时间。

  最大的感触就是,古代的所谓的“书本名师”点穴,很多都是采用经典理论做的,多是看书学习的。从廉贞起祖,千里行龙,开帐穿心出脉,过峡跌断、蜂腰鹤膝、十字中抽、案山有情、朝山高耸、水口奇峰耸立等,这些地形有一些发家的,但是也有大量是一点都不发家。

  而大量民间风水师,根本上不受这些理论影响,不迷信这套理论,根据本地的地形,所点的宝地,竟然大发家业。笔者考察这些宝地,多数都没有神奇的祖山,多数没有廉贞起祖,多数没有蜂腰鹤膝,多数没有开帐中出,多数没有神奇的案山,多数也没有神奇的朝山,多数的水口没有奇峰,反而大发家业。

  笔者总结起来,大发家业的墓地,甚至大量的一品大地,有两个关键特征:
  (1)、要么是局势紧夹,要么下手回转,穴情分明。
  (2)、要么就是下脉或者穴位后面,奇石矗立,石脉灵动,穴情分明。
  现在看来,富贵出在穴位上,虽然这个说法不够大气,但这是真实的。富贵的关键不在朝山案山、不在水口砂、不在龙身上、不在开帐穿心、不在中抽脉、不在大龙尽头。

  从大量的发坟考察来看,高山龙,多数没有开帐穿心出脉的,没有蜂腰鹤膝,依然大发富贵。平岗龙、平阳龙,一定会横开大帐,多是十字或者丁字穿心出脉,处处开帐,处处穿心出脉,处处都是蜂腰鹤膝,但是没有好的穴情,依然不发家。现实中的发坟,水口有奇峰竖立的情况,比较少见。查看那些发家的墓穴,廉贞起祖的,可以说百不见一。

  现在很多正统的地理先生,阅读经典的地理书籍,比如明代徐继善著写的《地理人子须知》、清代袁守定著写的《地理啖蔗录》、宋代张子微著写的《玉髓真经》、清代不过午著写的《地理砂水全书》等书籍,然后四处考察实践,多是研究的明星墓地,多是唐宋时期的墓穴,至于该墓发不发,都是听传说、听故事。他们常常形成一个重大的误区:只有古书记载的,才是对的。如此研究地理,一辈子,都是在门外徘徊。

  现实中看地,如果严格按古书理论点地,按照廉贞起祖、横开大帐、穿心出脉、蜂腰鹤膝、大断入首、星峰个个端正、水口奇峰、朝山独特、案山弯抱,按这一套理论点地,一个县,可以找到的不足十个,除了古代那些明星墓地之外,现实中很难遇到。按照这套理论,在山区寻龙点穴,一个县恐怕就几个穴,甚至一个穴也没有。

  这些都是离开实践的无稽之谈,现实中,每个县都有大量的人才出现,我们重庆石柱县为大山地区,自古以来,进士、举人依然不少,现在的清-华、北-大,每年都有几个,五品以上的富贵很多。

如上图,按照传统穴法,一条大龙可能只有一两个穴位,实际上,一条大龙可能有穴位几百个,大地十几个,大地常常不在传统穴法的位置。而在过脉途中、甚至少祖脚下、太祖脚下、过峡上、大帐脚下、某个枝脚下等地,总之处处都有宝地

  实际上,只要穴情好,大地随时可能出现在太祖山顶上、少祖山上、过峡附近、水口砂上、父母山上、高山行龙顶上、乱石岗、大帐角上、大河边上等等,总之,世间处处有有宝地,绝对不是仅仅出现在龙脉反复剥换之后的大龙尽头。

上图红点,为传统穴法的宝地,常常未必大发家业,相反龙身上无数墓穴(蓝点的位置),只要穴情清奇,反而大发家业

  3、杨公的地理理论只是一个理论体系,不能痴迷

  地理历史上早有定位,杨筠松只是赣南地理派的祖师,全国的地理流派,至少有数十种之多。杨公的理论体系非常好,可以借鉴。但是多数地方,不能死板硬套他的说法,要结合本地地形点地。

  传说中,江西的三僚村为杨筠松所卜选。现在回首来看,技术缺陷很大,局势散漫无边,气脉逆走乱串,造成三僚村,千年以来,没有出现明显的富贵,只有几个九品的钦天监博士而已。当然这还有一种可能,当年杨公和遄(chuán)的技术也是处于初学状态、或者进步过程中,所点的地,后来晚年也后悔了。杨公的地理系统理论的形成,可能是晚年才形成。

  笔者十五年来,苦心研究地理技术,每一年的看法,甚至每一个月的看法都在变化,都在否定中前进。估计二十年后,笔者六十岁的时候,对地理的看法,可以达到大开悟、大光明的境界。

  民间大量发家的墓穴,不是按照杨公理论搞的,是按照本地地形特征卜选的。

  正是大量民间有各自传承的地理先生,按照本地的地形特征,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地理技术,造就了大量家族大发家业,甚至包含大量一品、二品的富贵家族。可惜这些地理先生,没有留下系统的理论,或者他们的说法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他们是真正的地理先生。

  但是经典地理理论的那一套说辞,很完善,非常适合教学,适合给人解说,适合著写文章,看上去很大气、很神奇、很完善、很高档。但这一套理论,只是一种技法,一种可能性。现实中有少数符合那一套经典理论的墓穴,有发了家的。

  廉贞起祖、横开大帐、穿心出脉、蜂腰鹤膝、大断入首、星峰个个端正、水口奇峰、朝山独特、案山弯环等等,这一套漂亮的理论,现实地理操作中,有符合的更好,没有符合的也不要紧张,依然可以发家,甚至大发家业,大地常常并不符合这一套理论。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