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

(卖瓜卖瓜,卖菜卖菜。)

楼下有吆喝:“高价回收旧手机,彩电,空调。”

你真拿去卖给他,肯定很低价。

其实,买卖双方都知道是个低价。

但说“高价回收”,大家都欢喜。

这是场面话。

场面话总得高调宣示一点什么,例如高价买进低价卖出,例如大爱,奉献,或者高尚。

前天与两位初中同学一起吃饭,彼此汇报近况,感叹人到中年的职业危机,清北复交的硕士研究生来深圳抢小学老师饭碗,媒体都不报道了。

又谈到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说都已经提了几十年。

同学X哈哈大笑,说以前是实惠没有,必须给点口惠啊。

赋予情怀,赋予崇高感和使命感,媒体全面造势,然后……设一个节,最惠而不费。

——一来二去,清贫的面目被模糊,涂上“最光辉的”涂料。

某行业倘若被设一个“节”,基本意味着不对等的牺牲和付出,意味着需要一些场面话来填平沟壑。

X又说,当时国家穷啊,不这么做,谁来当老师?

嗯嗯,乃知吆喝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即使是最高层次的吆喝,本质也是楼下的“高价收购……”

我说我很自觉的,从不把自己看作“最光辉”的,一来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都远远未逮,二来职业本身也不存在这一说法。

现在,我更知道了,人家哄哄我们也就罢了,我们不要哄自己。

哄自己,需要很大勇气。

例如人家说你是一名“xx的”老师,很优秀。我们自己就要识趣下坡,说不敢当不敢当,离“优秀”差着呢。

工作室有面向全区老师的培训,主持人陈校长讲座完毕,隆重向大家推介工作室的公众号,说:“我们的全称就是龙岗区童趣语文工作室。工作室是大家的,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我一个人没那么大的能耐,我也不是名师,所以不能称为陈洪峰名师工作室。”

他的脸黑黝黝,哎,帅得不行

他不哄自己,没把自己当外人。

都在道儿上混着,就别抢了人家的话。

就像耍猴的开场白:“各位乡亲父老,今儿借宝地摆个摊儿,把吃饭的家伙拿出来给大伙儿逗个趣解个闷,看着好的捧个场赏两个钱,看着不好的您多担待担待哪!”

然后,他家属或者徒弟也说“初到宝地,请多多关照”。

这么着吆喝,就可以了。

耍得好,乡亲父老夸一句,说”耍得好,像个名角儿”。

家属徒弟这时候道一句谢谢夸奖,谢谢帮衬,就很好。

要是家属来一句“是啊,我们的名角儿挺忙的,那边柳儿村坡儿村订了明天后天过去,说去传经送宝呢。”

得,这就把自己当外人了。一般不踢馆都不这么说话的。

倘若“名角儿”也一时误会,印了一盒名片,上面写着:耍猴名角,资深表演家。

那就太不体面了。

自我拔高是一件很恶趣味的事。

吆喝的事情,还是由着别人来做好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