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彩礼免谈”!00后男生婚恋观被骂出10万条回复

2021年的最后一个假期,有多少人参加了婚礼?想来,国庆节7天长假,正值秋高气爽,结婚办事可真是太适合了。
不过,在今天这个时代,结婚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容易,所引申出来的话题则更多更复杂。
“彩礼”就是其中最富争议性的。
10月8号,假期刚刚结束,微博上一连挂出数个和婚恋相关的热搜话题,包括#为何部分年轻人结婚意愿低#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抵触相亲#,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则是#彩礼多少会影响谈婚论嫁吗#。
其实互联网上类似的话题真是数不胜数,咱公众号不是也发过同样的讨论吗?
起因其实特别普通,一位93年的小姑娘,在婚前因为彩礼问题,和大她9岁的男友发生争执,于是寻求网友帮助。
双方都不是独生子,男方有房有贷无车,存款刚够彩礼钱,女方解释说彩礼是个面子问题,就是个男方的诚意,嫁妆也会给,但是男友极其反感彩礼问题。
本来就是一个发泄吐槽的求助帖,个人觉得可能这位姑娘发泄比求助的成分更多,毕竟这种事哪儿有什么标准答案?况且想从网友口中找到有用的人生解答,还不如抽签来的靠谱······
果不其然,大型男女互撕大会开始了。
尤其是在一位自称“00后大一新生”的匿名用户发表了一番“要彩礼的一律免谈”的言论后,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把这种争执推向了高潮。
评论区已经很难再有人单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没人再管提问者,纷纷转而讨论起这位发言者。
礼貌一点的,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
或者只是认为这位回答者太年少无知。
不客气的,就直接开怼了。
对于“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也有很多人觉得不能理解。
在大量的反对,还有辱骂和攻击后,又出现了大量支持这一说法的人。
也有人讽刺要彩礼的女性是“乞丐”。
双方在评论区吵成一团,有现身说法的,有人生哲理的,更多的是发泄情绪,从彩礼到两性,从婚姻到家族,从平权到公主病,原题主的问题只有800多条评论,而这位匿名评论者现在已经有107113条回复!
其实这个局面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遇到彩礼这样的争议话题,没有互相丢石头扔鸡蛋才是奇迹。
正巧,光明日报也在8号发表文章《面对婚姻,年轻人在忧虑什么?》,作者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对Z时代(1995~2009年生人)婚恋意愿背后的担忧进行了深入调查。
其中在“被现实障碍所困的'忧婚族’”一节中,也提及彩礼、酒席、房车还把年轻人的婚姻之路难住的说法。
关于“彩礼”的具体来由,据网上能查到的资料显示为古代的亲财礼、聘礼、聘财等说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彩礼相关的规矩都受到了批判和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
更有意思的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嗤之以鼻的很多所谓传统婚姻观,到如今都有人提出合理之处,比如“门当户对”,比如“彩礼”。
为什么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今天,彩礼依然能在百姓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甚至能直接成就或毁灭一段关系?
关键在于彩礼背后的矛盾和现实。
有学者调查发现,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越容易出现较高价值的彩礼(不否认特殊地区个例)。
因为这笔钱,可以对女性的付出和风险做出补偿,也可以暂时改变一个家庭的困境,或许是出于对新娘的一种保险,一种“诚意”的体现;或许是帮助新娘的其他家庭成员(通常是新娘的哥哥、弟弟);或许就是人财的一种交换。
还有就是所谓的“风俗”、“面子”,且不说什么流行的万里挑一(10001元)、万紫千红(按钞票颜色)、三斤三两(按钞票重量)等花样,有些地方连女方的学历、长相都能明码标价,这仅仅只是做给女方家庭看的吗?
如果女方的父母还特别看重这件事,那么小夫妻俩感情即使再深厚,也未必能熬过亲人的软磨硬泡和世俗的指指点点。
这些问题,没有因为时代变迁,彻底消失。
国外的某些媒体,在报道中国彩礼问题时,更是直言:中国的“新娘价格”。
漫天要价的彩礼,为了面子的彩礼,甚至荒谬的“彩礼贷”,都让婚姻沦为一场交易。
为了彩礼,两个感情深厚的新人不欢而散,大打出手的新闻我们看得太多,闹出人命也不罕见。
国家对正常的彩礼风俗,不支持,不反对,但也对天价彩礼、恶俗婚闹、大操大办提出严厉禁止,加强打击。
这说明,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意识到了过度彩礼的危害,并试着做出改变。
而且,给不给彩礼跟婚姻的幸福真的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吗?
有位网友总结了一下:
曾经在网络因为“夫妻公司论”爆火的女性博主“王慧玲”说:“如果有一天女性的生育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没有人可以勉强的了女性。社会也认可全职妈妈这个职业,并立法给予母亲和孩子生活保障。如果我们走到这个阶段的话,我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彩礼。”
说到底,相伴一生的人,是不是真心爱对方?有没有打算认真的过一辈子?能不能做到生死相许,荣辱与共?
这根本就成了一个“人心”问题,人心不可控,可控的就是钱了。
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也会认同,婚姻不是计较得失、利益的地方,至少不该斤斤计较。除了政治联姻,如果双方只是因为繁衍、需求、利益才生活在一起,那就失去婚姻的意义,爱情更显得世俗不堪。粗俗点说,与动物何异?
如果一个人,尤其是男性,总是把配偶看成是一种竞争、对抗的关系,显然是极其错误的,就像那位宣称“不接受彩礼”的匿名年轻人,言语间确实透露着一种极度的幼稚,绝口不提自己的责任,令人不适,
而且事实上,婚姻生活也不可能做到“黑白分明,清清楚楚”。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更是过于理想化。
再者,女性本身由于生理原因,在两性关系中就处于一种劣势,承担的风险也更大。身处男权社会,处处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和隐形天花板,也是不争的事实。
女权,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人权。
大部分女性所需要和宣扬的,是公正公平的对待,是不受暴力、伤害、压迫、歧视的环境。
在这条万条回复的00后男生留言下方,一位女网友的回答也收到了很多点赞和回复。
她表示可以不要彩礼,不要房、车,但自己也不带嫁妆,不住夫家,对方不能催生,姓氏公平分配,生产费用男方负责,养育费AA。
当然,说法如此,真正实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约法三章是否真的能抗衡生活的鸡毛蒜皮,细枝末节很难评价。
但从某种角度,它表达了当今女性的觉醒,和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担忧。
不收彩礼更会加大这种忧虑,万一遇到夫家“倒贴”、“不珍惜”、“白得老婆”的对待怎么办?
所以,归根结底,面对彩礼这件事,除了改变天价彩礼的旧俗,还要从根本上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正视女性的付出和贡献。
合理的“彩礼”单纯作为小夫妻俩新家庭的启动资金,共同管理,才算是回归本质。
就如有网友所言:彩礼和嫁妆是两个家庭帮助一个新生家庭, 而不是一个家庭给另一个家庭扶贫。
单纯一个账户上的数字并不能浇灭爱情,但背后反映出来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