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北上灵武(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九)
太子李亨离开自己的老子,留了下来。然而他一时也没想好该往哪里去。李亨的大儿子、广平王李俶问道:“天已经快黑了,此地不宜久留,大家觉得到哪里去好呢?(日渐晏,此不可驻,众欲何之?)”众人都不说话。这时,建宁王李倓说:“殿下过去曾经做过朔方节度大使,朔方镇的将领官吏每年都派人送来问安信,我也大略记得他们的姓名。现在河西与陇右的部队都战败并投降了叛军,父子兄弟多有在叛军中的,如果去那里去恐怕会有危险。而且,朔方距离这里比较近,军队也是完整的,并且兵马强盛,河西行军司马裴冕又出自世家大族,一定不会有二心。叛军现在正在长安城大肆抢掠财物,一时还顾不上向外攻城略地,趁此机会赶紧前往朔方,到那里以后再图谋大计,这是最好的战略。(殿下昔尝为朔方节度大使,将吏岁时致启,略识其姓名。今河西、陇右之众皆败降贼,父兄子弟多在贼中,或生异图。朔方道近,士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无贰心。贼入长安方虏掠,未暇徇地,乘此速往就之,徐图大举,此上策也。)”大家听后都表示赞同。
大队人马到了渭河边,遇上了潼关之战败退下来的士卒。李亨等误以为他们是叛军,就与其交战,双方死伤了许多人。不久弄清楚后,就把这些散兵收罗了起来,选择了一处水浅的地方,乘马渡过渭水。一些没有马匹的人过不了河,只得流着眼泪返回。李亨从奉天县向北,一夜行进了三百里,到达新平。停下来清点士卒和武器装备,已丢失大半,留下来的人也不过数百。新平太守薛羽弃郡逃跑,被李亨处死。当天他们又到了安定郡,太守徐瑴也要逃跑,李亨把他也杀了。
李亨到了乌氏县,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献上衣服和干粮。到了彭原后,招募了数百名士卒。当天继续赶路,到了平凉郡。李亨察看监牧所养的马,有数万匹之多,又陆续招募了五百余人,军势稍稍得到了加强。
太子李亨到达平凉数日之后,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和盐池判官李涵等人就得到了消息,他们商量道:“平凉地势平坦,不是屯兵之地,而灵武兵强粮足,如果把太子迎接到这儿,从北方召集诸郡之兵,从西方征发河西、陇右的精锐骑兵,然后挥师南下,平定中原,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富,若迎太子至此,北收诸城兵,西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此万世一时也。)”于是他们就派李涵持笺表去找李亨,并且把朔方镇的士卒、马匹、武器、粮食、布帛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的帐簿一起献给太子。李涵到平凉,见到李亨后,李亨非常高兴。这时河西司马裴冕入朝为御史中丞,他路过平凉见到太子,也劝太子去朔方,太子接受了这个意见。
说服李亨后,杜鸿渐和崔漪让魏少游留下来修葺房舍,准备食物用具,自己亲自去平凉迎接太子。他对太子说:“朔方镇是天下精兵强将聚集之地。现在境外吐蕃求和,回纥归附,境内的郡县大都坚守城池,抵御叛军,等待大唐王朝的复兴。殿下如果能够集兵于灵武,然后挥师长驱,南下平叛,传告四方郡县,收揽忠义之士,则反叛的逆贼就不难平定。(朔方,天下劲兵处也。今吐蕃请和,回纥内附,四方郡县大抵坚守拒贼以俟兴复。殿下今理兵灵武,按辔长驱,移檄四方,收揽忠义,则逆贼不足屠也。)”
杜鸿渐、崔漪走后,魏少游大力修治宫室,就连所用的帐幕都模仿皇宫中的样子,所备的饮食水陆之物俱备,专等李亨驾临。秋七月辛酉(初九),太子李亨到达灵武。
起家之地非常重要。秦、汉都以关中为后方基地,最后一统天下。如今潼关失守,关中已残败,李亨在众人的提议下选择了朔方作为复盘的基地,为后来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