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

在《哲学的慰藉》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借用伟大先哲的思想,来诠释了在人生道路上会遭遇的各种问题——与世不合、遭受挫折、缺少金钱、人生中缺陷、人生中悲伤与苦难,如何面对苦难。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借用着他们的思想之手来解开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结。

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如果你生于一个时代,你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封建专制统治有冲突,完全不被他们认同,那么你会怎么办?

在公元前399年的春天,苏格拉底遭遇了一场人生风暴。三名雅典人——诗人米利图斯、政治家阿尼图斯和演说家莱昂——认定他是一个怪诞的恶人。他们指责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他们认为应该让他永远沉默,甚至杀死他。

审判苏格拉底那天,陪审团有五百名公民。公诉人一开始就要他们把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哲学家当作一个不诚实的人。说苏格拉底刨根问底,他提出异端邪说,他善于用闪烁的辞藻让弱理战胜强理,他故意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邪恶的影响。

很显然苏格拉底被他们污蔑,但他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

法庭给他机会,让他放弃他的哲学,放弃他的思想,但他最后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

苏格拉底判死刑的那天,他的学生柏拉图也在场,根据柏拉图的叙述,苏格拉底意气昂然对法官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他说:“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人少想一些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我将继续像平时一样说,我的好朋友,你们是雅典人,属于因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邦。可是你汲汲于争名逐利,而不思考如何理解真理,如何改善自己的灵魂,不觉得惭愧吗?”

苏格拉底自然也会承认我们有时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观点可以怀疑,但是他会提出一项至关重要的细节来改变我们对真理与孚众望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

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

但是在放弃我们的立场之前先要审视一下他们得出这一结论所用的方法。我们对他们的反对意见给予多少重视,应取决于他们的论证方法是否健全。

虽然说苏格拉底是与世不合,但不代表所有与世不合都是对的,也不代表都是错的。

作者说:“真正的尊严从不来自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论理。”

“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当时苏格拉底与世不合,被雅典政府判处死刑,虽然他如此地不被他人理解,但他也能坦然以对接受死刑,他还说:“雅典的法律就是用来捍卫的。”于是,他就喝了毒药死去。

如今我们有些人,一遇到不被他人理解,就会觉得很委屈,很愤懑,但是相比苏格拉底之死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就是苏格拉底给我们带来的“与世不合的慰藉”。

2.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到了公元前341年。这时候,在萨摩斯岛诞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伊壁鸠鲁。他很早就为哲学所吸引,十四岁长途跋涉,去听柏拉图学派的帕非勒和原子论哲学家瑙西芬的讲课。

但是他对他们讲的很多都不同意,于是在不到三十岁时决心把他的思想整理成自己的人生哲学。据说他写了三百部书,题材无所不包:《论情爱》、《论音乐》、《论公平交易》、《论人生》(共四卷),以及《论自然》,不过在几世纪中由于一连串的灾难,几乎全部散失,结果他的哲学思想只能根据幸存的断篇残帙,加上后来的伊壁鸠鲁信徒的证言重新建立起来。

他的哲学流派是享乐主义,他是快乐主义者,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快乐,快乐就是人生的目标。所有的快乐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没有任何一种快乐就它本身来说是坏的。他的这个立场很明确,所以他的哲学被称作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说:“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宴提供同样的愉悦。”

有一位哲学家,在那通常厌恶享乐、以艰苦自律的同行中是个异类。他似乎理解这种对享乐的向往,并愿有所帮助。他写道:“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

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时,也会出现选择性的错误。比如,很多人不断地挣钱和贷款购买奢饰品,就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很有面子,他们误以为这样就是幸福,虽然能获取短暂的快乐,但随之之后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痛苦,他们会为了还贷款而发愁,为自己种下的果而买单。

伊壁鸠鲁提倡简洁朴素的生活,所以他获得的幸福感也显得特别朴素,他曾说:“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宴提供同样的愉悦。”

他强调真正的快乐并非是肉体和物质的享受,而是心灵的安宁和自如。要达到这一点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生活中,能做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互相包容,另一方面是做到物质生活的自足和欲望的节制。他列出的快乐需求清单只有三样东西:

1.友谊

伊壁鸠鲁说:凡智慧所能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

伊壁鸠鲁的住宅就像一个大家庭,但毫无阴沉、闭塞之气,有的只是同情和温馨。因为他认为友情很重要。他曾经创办过学校,是为了让这些能够让大家凑到一块学习和交谈,因为大家的价值观一样,都是追求简单的快乐的生活。

2.自由

为了避免在自己不喜欢的人手下受喜怒无常的屈辱,他们辞去了雅典商业界的工作,开始一种可称为公社的生活,以简朴换取独立。他们钱少了,但从此不再需要听从那令人厌恶的上级的指示。

生活简朴并不影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

3.思想

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如果能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命运要发生的自然会发生,为此而预先担忧是自寻烦恼。

他曾说过:“一切善恶凶吉都在人的感觉之中,而死亡只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所以,死亡事实是与我们的感觉无关,因而无需恐惧死亡,因为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真正到来,而一旦死亡降临时,我们又感觉不到死亡了。”

事先对没有经历的事情过多担忧是没有意义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对未发生的事情担忧的太多,导致紧张不安,所以减少过多的心理内耗是人们获得快乐的源泉。

以上三点就是哲学家伊壁鸠鲁对获得快乐的看法,倘若我们真的懂他的享乐主义,我们会发现他是用他的哲学观来让我们得到缺少金钱的慰藉。让我们知道,其实,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物质金钱,也能过着朴素且美好的生活。

3.对受挫折的慰藉

挫折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必会遇见的一道坎。哲学家塞内加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让人潸然泪下。”

我想他所说的潸然泪下不仅仅是指人生路上的坎坷,更多的是指生命中的壮阔。

说到塞内加,他是在公元65年4月份的时候去世的。他有个学生是叫“尼禄”,他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个著名的暴君,卡尼古拉下边就是尼禄,这两代人都是暴君,极其残暴。塞内加给尼禄做了五年的老师,还做了十年的副官,两个人按理说应该有着相当好的感情基础。但是尼禄派了一队士兵到他们家,说皇帝让你自杀,就得赐死。

此时,他身边的朋友和妻子都痛哭流涕,因为塞内加是一个哲学家,人品很好。他的妻子对他说:“我也想和你一起自杀。”

塞内加说:“你树立这样美好的榜样,我将无怨。我们死得同样坚强,不过你的死更加崇高。”他跟他妻子说完,他妻子刚一划这个手腕,就被那个罗马的卫队长制止了,说:“不行,皇帝没有说让你死,只让他死。”

周围的人都在哭,你们听,塞内加这时候说什么,他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你们的哲学都去哪儿了?你们跟着我学哲学学了一辈子,到了此刻关键的时候,在最关键的时候,正是要用到哲学的时候,我没有在你们身上看到哲学,你们的哲学都去哪儿了?多少年来,你们相互激励的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哪里去了?”

当然,那时候谁都知道尼禄个性残暴,他弑母杀兄之后,只剩下杀师了。

所以从塞内加之后,西方的话语体系当中出现“哲学”这个词的时候,各位知道代表着什么吗?“哲学”代表镇定从容。就是塞内加是从容不迫的典型代表。他所从属的哲学流派,就是斯多葛学派(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它的主要思想是让我们能从容面对面对外面世界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和动荡不安局面),这也是斯多葛学派在哲学中使得我们精神强大的原因。

他的地位很高,他经历过庞贝古城,他经历过暴帝卡尼古拉,然后还经历过尼禄,所以这个人每天面对着非常强大的压力。二十岁的时候,他得了肺结核,经过了六年的折腾最后终于活了下来。结果在卡尼古拉被刺杀身亡以后,他又被卷入一场宫廷的政变当中,然后被流放到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就是拿破仑的老家,在那个地方又流放了八年。

所以塞内加是怎么挺过这一切苦厄的呢?他说:“是哲学给了我生命,而这是我对它最起码的回报。”就是为什么他在临死之前,能够用他的哲学流派冷静且从容地对待这一切,这是他对于哲学最大的回报。

他的理论核心就是:挫折必不可少,所以每一个人要做好准备。其实我们这一生当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在遭遇挫折的,而如果没有哲学的帮助,我们往往会产生愤懑、紧张、害怕、不安…的情绪。

塞内加说:“这是滑向精神错乱最快的捷径。”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它不会一定会如你所愿。很多时候,甚至会事与愿违。他还说:“我们无力改变事物的秩序,我们的灵魂必须将自己安适于自然的法则中,这是他们应该追随,服从的……你无法改善,最好是忍受。”

对于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会随时被命运剥夺掉,比如,生命,物质财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依然能坦然自若,处变不惊。

现在一些人患有焦虑症,是因为老是担心这,老是担心那。塞内加说:“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所以倘若你总是担忧事情会不会发生,还不如好好想想,如果真的发生了,你该如何面对。

他还说过:“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即使在她似乎愿意和平相处之时也没有。我把她所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塞内加认为:对于智者来说,他们什么都不会失去,因为万物皆备于他一身。智者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事故或战争失去了一只手,或者遇到意外失去了一只眼睛,他也会满足于他剩下拥有的。这就是塞内加给予我们对挫折的慰藉。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挫折,失败,这些何尝不是一份恩赐呢?它们能磨砺我们的心智,淬炼我们的人格,我们在痛中成长,也在痛中治愈,经历痛苦的洗礼,才能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强大。

4.对缺陷的慰藉

在这世上,芸芸众生的我们都会有缺陷,因为知道有缺陷,所以我们才知道该从如何完善。

对于缺陷,哲学家蒙田认为人的本能做出的奇怪行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所以无需感到自卑和难过。

蒙田出生在法国波尔多。他就住在一个城堡里,因为这些贵族都不用工作,他每天就是读书,写拉丁文….他认为:“像动物一般生活,强似拥有巨大书斋的理性的人的生活。”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做人没必要追求所谓的悟性,就像动物一样生活。因为有时候人没有动物开心。他认为动物比人更懂得照顾自己。比如,一只动物受伤了,它会利用大自然的资源来自救。而人受伤了,反而不会。

还有动物遇事会比人类更加淡定。有一次,希腊哲学家庇隆乘船旅行遇到了大风暴。所有的乘客都惊慌失措,害怕那脆弱的船不堪汹涌怒潮一击。只有一名乘客没有失态,静静地坐在一角,表情泰然自若。那是一头猪。庇隆认为猪比人更淡定,更波澜不惊。所以也就表明没有经过试验,最低等的农场牲畜也能胜过古代顶尖智者的超然物外的修养。

当人们把理性抬得那么高,并且据此认为自己可以君临万物之上。如果有了知识,我们失去了没有它反倒能够享受的宁静,有了知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不如庇隆故事里的猪,那要知识作什么呢?

他说:“自知说了或做了蠢事,那不算什么,我们必须吸取的更加充分而重要的教训是:我们都是大笨蛋。”

最大的笨蛋就是根本想象不到自己竟会是笨蛋的人。对理性的错误自信就是产生白痴的源泉,同时,间接地,也产生缺陷。思想是否给了我们任何值得感谢的东西,是大可质疑的。

他认为人们在智力上的缺陷也不是重要的,好多人学习知识就是应付考试,认为考不好就是自己的智力问题。蒙田说那都不重要。上学的成绩就代表智力吗?不一定,他说真正能够代表一个人智力的是日常生活当中的考试。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要考试,考什么呢?爱、性、病、死、孩子、金钱和野心,这些东西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你这一辈子当中迟早会遇到、要面临的问题。这些东西如果你不会处理,你只会去写拉丁文、写论文,根本救不了你的命。

蒙田看来,那些所谓的智者、哲学家,他们所掌握的东西跟一个完全不会这些东西的人没有太大差别,因为没有人能够摆脱沉重的肉身。你看起来再高尚,你也照样也和芸芸众生一样。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你有本事就别坐在屁股上,你说你坐什么样的椅子跟别人不一样,大家都要先坐在屁股上。

所以人与人没有多大区别,你会经历生老病死,他人也会;你的人生有阴晴圆缺,他人也有….健康的人、残疾的人、富人或穷人都是一样。所以无需为了自己的缺失而感到自卑。这就是蒙田给予我们的“对缺陷的慰藉”。

5.对悲伤的慰藉

说到悲伤,会总和悲观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哲学家叔本华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他在1788年生于但泽(过去为德国城市,今属波兰),他的父亲是一个富商,非常有钱。但在叔本华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自杀了,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保证他一辈子都不需要为钱而工作,所以叔本华其实很有钱。

他的母亲是个交际花,所以他父亲死了以后,周围有很多男人,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好朋友叫歌德。歌德经常来叔本华他们家,然后跟叔本华聊天,叔本华很崇拜歌德。他的母亲送他到英国学习,所以叔本华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英语能够讲得跟当地人一样好,然后游学法国。

在这过程当中他就有了抑郁症,他每天都在思考人间苦难。因为父亲的自杀会给他蒙上很大的心理阴影,这个在心理动力上会有一种跟随的欲望,所以叔本华一直在很痛苦地思考人生的苦难。

1818年,叔本华写了自己非常著名的一本书,叫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书里浓郁的悲观主义的基调与正感受到生命意义的茫然。

叔本华说,生命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欲望的此起彼伏,人们通过追逐欲望来自我满足,却在这一个欲望得以满足的同时立刻陷入了下一个不满足——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永无止息。

所以在他的观念里,人生不过是一场永不知足的追求,不过是一个在欲望的驱使下漫无目的却马不停蹄的四处奔忙,不过是在得不到的痛苦和得到后的无聊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无聊是别一种痛苦。所以不论我们得到或得不到,得到什么,得到多少,我们终将感到失落,因为始终还有下一个我们不可企及之物、求而不得之欲....那么结论就是:逐求是焦躁痛苦的,快乐是短暂偶然的,所以,由此而构成的生命是无意义的,注定是悲剧性的。

他同意蒙田的看法——“我们的思想是从属于肉体的,尽管我们高傲地持相反的观点。”但是叔本华还要进一步,他不满足于颠覆理性的松散的例证,而是给我们内里的那种他认为先于理性,强大得足以歪曲一切理性的计划和判断的力量,起了一个名字,叫作“生命意志”。

他曾经和一个女生有长达十年断断续续的恋爱,但是一直都没有结婚。他认为谈恋爱其实没什么好,但是人为什么要谈恋爱?因为有强大的生命意志,就是有一股力量要求你去繁衍,你必须得生孩子让这个生命延续下去,这个东西才使得人们像傻子一样地去谈恋爱。

那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既不是沟通感情,也不是发泄性欲;既不是为了求知音,也不是求欢愉。爱情在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因为它对缔造下一代,对未来的人类的存续和特有的体制起决定性的作用。”

他不相信世上有真爱,觉得这东西没有意思,都是你骗我、我骗你这样的一个过程。是那个强大的生命意志使得每个人都在一代又一代重复地做着这样的事情。但是,面对这么一个悲剧的没有意义的这么一个人生,人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叔本华认为,人们把生命都献身于无意义的生存,但是我们要学会做一件事,就是把痛苦化为知识

在他的悲观主义观念里,他着重于人类整体的命运多于自己的命运,因为他认为这样的行为更像是一个知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他说:“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虽然人生很悲惨、充满痛苦并且没有意义,但是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悲惨的生活转化为知识而保留下来。这就是叔本华给予我们“对悲伤的慰藉”。

6.苦难中的慰藉

说到苦难,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苦难相遇,与苦难作斗争。在哲学领域里,有我最欣赏的一位的哲学家,他的一生可是多灾多难,但是他却对生活充满激情,残弱的身体,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犹如一道闪光,点燃了哲学领域里许许多多辉光的成就。他的哲学没有晦涩的术语和逻辑体系,而却处处充满智慧的能量。他就是“尼采”。

尼采在五岁时,他的父亲因意外离世,让这位天真的儿童蒙上了黑暗的阴影。六岁时,他的弟弟又腰折,在双重的打击下,让他从小就失去了儿童时期该有的活泼激情,却多了一份伤感的悲情。

或许是过早经历人生的生死场景。十几岁时尼采开始写诗,诗的主题大多数关于生命,关于幸福。一个单薄的少年开始酝酿着自己的思想。在母亲的抚养下,尼采长大成人。20岁他去了波恩大学学习,在那期间,尼采展现了个人的写诗才华,于是得到了他人生的导师的赏识,因此他跟着导师转去了莱比锡大学,从那时候开始他接触了哲学,于是他从哲学领域里开始摸索着,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

尼采曾受叔本华的影响,一个偶然的机缘,尼采在旧书摊里发现他的一本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尼采当时就认定“这是一本读了第一页,就必定会读完的书”,于是废寝忘食、不眠不休、通宵达旦地读,怀着热情孜孜以求,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渴望从每一句话里汲取营养。叔本华对世界的思索仿佛为尼采开了一扇门,尼采为眼前这辉煌的画面深深震撼。

叔本华书里浓郁的悲观主义的基调与正感受到生命意义的茫然、富有诗人气质的青年时代的尼采深深地契合。当时的尼采觉得叔本华书里说的不只是叔本华自己的思想,也是与他从未蒙面的尼采本人的思想——尼采从叔本华那里读到了自己,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有人真正懂他,是他的知音,而在叔本华去世多年之后,尼采成为了他最虔诚的一名门徒。

叔本华恰逢在18、19世纪黑格尔哲学大行其道、整个欧洲哲学正走向理性的巅峰,人们对作为“天之骄子”“上帝宠儿”的人类抱有越来越深信不疑的乐观期待的时候,在人们与日俱增的自信和热情上毫不客气地泼了一盆冷水。他对人生无意义的论述显得不合时宜,却又让人难以否认。尼采仰慕他,因为他刺破了人类社会表面的繁华,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一直徘徊在尼采和很多人的心里深处的对欲望的无奈和长久挥之不去的对人生意义深切的虚无感。

所以叔本华给出的解脱之道是什么呢?既然欲望是人生苦难的根源,那么绝欲便可断苦;而人世间是欲望根植的土壤,那么逃世才能绝欲——于是他的救苦救难的逻辑如下:否定欲望、否定人生的意义——禁欲+避世——解脱。

叔本华的这一味所谓的“解药”让尼采恨得心痒痒,他看到的叔本华从一个对世界对人性兼具深刻感受力和冷眼旁观的智者,变成了一个遇到困境不思进取、一味逃避的软弱灵魂——这最终促成了尼采后半生哲学立场的骤变,从此他与叔本华分道扬镳,并用自己的余生去矫正和对抗这种叔本华式软弱灵魂对人心的蛊惑力。尼采反对叔本华,不因为个人恩怨,只因“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叔本华认为:人生没什么意义,只是一片欲壑难填的苦海;只有绝欲避世,才能脱离苦海。

而尼采认为:人生或许本来无意义,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神有权利告诉你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但正因如此,人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将创造我自己人生的意义我们不要绝欲,而要升级我们的欲望——把我们的欲望从一种对物质的追逐,转为对生命的创造——不要做物质的奴隶、上帝的奴隶、任何人或事物的奴隶,做自己的主人,创造你自己。因此就如他的名言所说:“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就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尼采认为苦难是铸就我们辉煌人性的必不可少的素材,人这一生必定会与苦难相遇,而只有超越苦难才能让精神变得更加强大。所以他说出那句流传千年的名言:“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变得更加强大。”这就是他的核心论点。

对于苦难,他还说:“倘若我们一味地逃避那些本应经历的痛苦、磨难,或是将其置之不理,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我们原本的生命力被削弱了。

倘若我们想提升能力,唯有经历这些磨难。须知,通往旺盛生命力的道路常常位于苦难的尽头。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磨难吧,就如同那些勇于向山巅攀登的人一样。”

尼采抛弃了年少时的偶像“叔本华”,也抛弃了所有人的偶像“上帝”——这位千百年来人类强烈依赖的精神之父、人生导师——尼采不接受任何一位“导师”或一个“神”来规划他的人生,告诉他生命怎样度过才更有意义。他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自己定义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不需要主宰者,因为他自我主宰,他是自己的主人,听从于内在的灵魂。

他自己主宰自己,而不为外物,外人,外神所主宰,自己创造自己人生的意义,而不接受他者强加的意义,当你活成了你渴望成为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期待你成为的样子,你才算真正活出了你的“自我”,你才成为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我”,独一无二的一个“人”这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也是他唯一认可的“自由”。这也是他给予我们“对苦难的慰藉”。

写到最后,我认为哲学不仅能让人得到慰藉,而且它还是一道通向自我认识的智慧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