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处女作被夸“温情”:42岁的“国际章”,为什么不“狠”了?
本期主播丨雪冬
章子怡的导演处女作,完成得很漂亮。
粉丝评论:“《我和我的父辈》中的《诗》单元,让我全程泪目,本来这是个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没想到子怡的处理,带着女性视角的浪漫和温情,让人惊艳!”
很难想象,章子怡,会和“温情”扯上关系。
毕竟,她曾是一脸赤裸袒露着野心的“国际章”。她的人生,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
倔强的人生底色章子怡有一张倔强脸,网友评价她:
“年轻的时候薄薄的一张脸皮,从眼神到嘴角倔得淋漓尽致,透着我不听我不干我偏要,与你何干的倔劲。”
张艺谋也对她做过类似评价:“演技青涩,但是进取心极强。”
一句“极强”很形象的表达了章子怡的“我偏要”。
靠着这股倔强,她也才成为“玉娇龙”。
本来,导演李安心仪的是舒淇,奈何档期没对上,才有章子怡的机会,但进组苦练好几个月,导演也没给她明话,甚至,都开拍了,导演还在物色演员。
多年后,章子怡回忆:“导演拍完戏会拥抱每一个演员,从来没拥抱过我,我一直很忐忑。”
所以,她拼了命的演。
吊威亚撞墙,一般人都会习惯性护脸,她不,导演不喊咔,她脸就对着墙直直撞过去;
打斗过程激烈,指甲全打飞,现场没有冰袋,她把手插在雪地里止血止痛。
杀青后,李安终于给了她一个拥抱。
并解释:“以前不抱,是想逼出她的倔强,更靠近玉娇龙。”
按理说,章子怡拼尽全力的职业操守很值得尊敬,但奇怪的是,大众对那时候的章子怡并无好感,甚至略带调侃的给她取了个“国际章”的外号。
因为,她总把“我就要赢”明目张胆写在脸上。
据传,玉娇龙和罗小虎的那场亲热戏背后,有个有意思的幕后故事。
小虎的扮演者张震开玩笑:“我可是我们那的男神。”
章子怡“腾”把他压在身下:“我还是女神呢。”
不服输,总要赢,在大众看来,这种野心充斥在她的事业,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也让章子怡的戏总有局限,有人评价她的角色:演什么,都像演自己!
确实,当她一直沉浸在固定的角色中时,她的人生,流动的只是“章子怡”本身底色中自带的“狠”与“倔”。
意外的是,这种气质,在她生下女儿后开始转变。
从“野心的国际章”到“柔和的醒醒妈”,她似乎,无缝对接了。
生命“新角色”的能量延展
和隐婚隐孕的女明星不同,章子怡成为母亲后,迫不及待把微博介绍改成了:
“醒醒妈妈”。
对于自己新的生命角色,章子怡是全然接受和投入的。
她多次表示:“我是个非常好的妈妈。”
同时,她把这个角色所赋予的能量特性,延展到了她生命其它面向。
现在的她,不同于以往的倔强刚强。
反之,她极易动情,还时常提到父母:
“我有了孩子以后,我会跟我爸爸发信息,说爸爸父亲节快乐,会和我妈妈说我爱她,但是没有孩子之前,我没有试过,很少有机会这么去说。”
简单几句话,她流了满脸的泪。
这种共情和柔软,也自然而然的反应到了她的创作中和最终呈现上。
电影《诗》里,章子怡在剧中的女儿5岁。
饰演“女儿”的小姑娘也是5岁,章子怡如母亲般用玩游戏的方式哄她拍戏。
剧中“爸爸”去世后的那场感情重头戏,在饭桌上进行,章子怡引导的声音温柔极了:“我们今天玩在土豆丝里找肉肉的游戏。”
在18次N机后,孩子累了:“我不要和子怡妈妈玩了。”
她就备好零食耐心在边上等孩子脾气过去,再重来一遍。
影片的结尾,章子怡在诗中写道:
“我的孩子,是让平凡的我们,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她的新世界,在原有大气的基础上,注入了无限的温情。
这种温情,流动到作品里,成为她执导的电影里的最大亮点。
而这种内在的转变,很多观众都察觉到了。
犹如作家林宛央对她的评价:
“很多观众心里都有种感觉,过去的章子怡演技很精细,但不宽阔,可《诗》里,我觉得章子怡卸下了身上那层厚厚的壳,不再展示倔强,开始展现她从前很不愿意展示的脆弱,心碎,甚至奔溃。也许成为妈妈后,她天然具备了柔软与平静,让她的坚韧更加有了层次感。”
章子怡还是那个章子怡。
但进入新的生命角色时,她的人生仿佛也随之扩容,有了更大的宽广度。
臣服和接纳
带来的是更宽广的力量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坦然接纳自己的新角色。
人生漫长,我们的角色一直主动或被动的在改变,有些人顺其自然,有些人欢喜悦纳,也人对抗内耗。
生命的课题终归会一个一个被安排着到来,我们无法对抗人生无常,但你面对的方式,却决定了你生命行进的方向与状态。
接纳与穿越,我们的内在便会到达更广阔的领地;
而对抗与焦灼,则会让自己内在陷入更深的拉扯。
在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里,女主陈娇蕊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很令人费解的“妈妈”。
出月子当天,她便把幼小的女儿独自留在家,自己跑回公司申请返岗,又打电话给老公提出离婚。
近乎疯狂的她,其实只想达到两个目的:职场重新得到重用、离婚获得抚养权。
为了达到目的,她排挤竞争对手,陷害老公家暴;
甚至故意给女儿喂有问题的辅食,女儿烧了一天她不忙着送医院,反而利用这层关系去获得老板太太的同情…….
她从一个优秀的职场女性,变成了一个冷酷疯狂的妈妈。
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内在对“妈妈”这个新角色的对抗。
陈娇蕊是职场女强人,多年奋斗眼见就要再进一步时,却意外怀孕。
她还在考虑怎么办时,丈夫却直接告知了老板,导致老板直接给她放大假。
月子里,婆婆只要求她赶快二胎生儿子。
这让本就没有做好准备的陈娇蕊,更加抗拒妈妈这个角色。
后来,公司要成立“产后康复中心”,患过产后抑郁的她却极力反对。
她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产后抑郁,不愿意承认产后妈妈需要帮助,因为她抗拒这个身份。
但,越抗拒,生活越混乱,她永远处于奔溃边缘。
电视剧结尾,陈娇蕊终于放下执念,对孩子上心,和前夫和解,接受公司安排前往外地工作。
当她愿意接纳新身份,坦然接受新角色时,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张德芬老师曾说,如果你带着享受的心态看待生活,你会觉得很苦,但如果你换一种态度,用经历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经历苦难,经历快乐,经历孤独……
你会发现生命会因为经历而丰富。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方向。
对陈娇蕊来说,她越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抗人生时,反而因为反作用,被人生再次暴击。
而当她放下执念,选择臣服时,母爱让她开始经历一个新生命带来的感动体验,这份反哺,对她的“母婴公司”来说何尝不是更好的经历?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但她却是不一样的她了。
写在最后
最后,想再为你讲一个关于“臣服”的故事。
弗里达,是墨西哥国宝级的女画家。
6岁,她患上小儿麻痹症,右腿萎缩了。
18岁,一场车祸导致她颈椎断裂,右腿粉碎性骨折,腹部被插入钢针。
身体痛,心理更痛,但她并没有浪费时间质问命运为什么要让她一次次成为残疾人?
相反,她拿起画笔,画浓厚的眉毛,闪亮的眼镜,宽厚的额头,画浑身插满钉子的赤裸女性,也画浓墨重彩的花朵和蝴蝶。她一生画了143副作品,有55幅是她的自画像。
当然不是她自恋,而是每当经历痛苦,她都用画画的方式,向生命赋予她的所有角色说yes。
她的一副自画像,甚至被世界级艺术宫殿卢浮宫收藏。
画画当然不能改变她的伤痛,但给予她“生病给我以痛,我报之以画”的力量。
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经历弗里达那么跌宕起伏的人生,却都能从中领悟一二。
人生漫长,无论我们主动迎接一些角色,还是被动被命运带入一些角色,我们都可以:
用一种臣服的心态,去接纳;
用一种坦然的态度,去经历。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不断的打破边界,去到一个更为广阔和辽远的地方。
我们的能量,才能在不断打破中,不断的累积。
我们也才能包容自己所有的过去,积累出当下所有的心满意足,期待未来所有的新世界。
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在最合适的时候,找到最舒展的自己。
策划 | 艾米
编辑 | 艾米主播 | 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