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观】笺画风雅,十竹斋笺谱
版刻艺术在明末已经发展到顶峰。《十竹斋笺谱》刊刻于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崇祯十七年(1644),书分四卷,三十三类,共收笺画两百八十三幅。题材丰富,采用饾版、拱花等技术,代表了笺谱印刷的最高水准。该图所示《十竹斋笺谱》为荣宝斋翻印版本。
昭代自嘉隆以前,笺制朴拙。至万历中年,稍尚鲜华,然未盛也。至中晚而称盛矣。历天崇而愈盛矣。十竹诸笺,汇古今之名迹,集艺苑之大成,化旧翻新,穷工极变。毋乃太盛乎?而犹有说也。
如果说过去有哪个时代,与当下中国很像,市场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盛,文艺之风深入市井民巷,那一定是晚明。
明代画家仇英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明代苏州城为表现对象,反映了明代市井文化的兴盛。
如果细看这两个社会的切面,则会发现,晚明生活风雅至极,文人市隐不仕,尚古思奇,寓情于物,以勤劳虔诚的心做着「闲」事。
《十竹斋笺谱》卷四 韵叟 著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宋人亦好古、尚雅,但晚明人把古雅发挥得痛快淋漓,渗透方方面面。
明 陈洪绶 《博古叶子》
明中后,版画鼎盛,徽派版画异军突起,陈洪绶与徽州版刻黄氏名手合作版画,代表作有《博古叶子》和《水浒叶子》。
比如文人用于书写文稿和写信的笺纸,虽尺幅不大,却也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多种表现技法于一身。而将笺画集结成谱而集大成者,当推明清交际时的《十竹斋笺谱》。
从左至右依次是:胡正言撰《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书画谱》内页、郑振铎1952年撰《十竹斋笺谱》翻印出版底稿。
明人胡正言主持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是中国印刷史上划时代作品。民国年间,郑振铎联合鲁迅进行了《十竹斋笺谱》翻印出版。
十竹斋主人胡正言客居南京,性雅高洁,交游圈均是当时的诗画才俊,身边聚集着名画家、刻板和印刷高手。从他出版的画谱和笺谱中可以看出画者有多位,题诗写序的文人更近百人。
而在雕版印刷的时代,一本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刻的质量。胡正言与刻工「朝夕研讨,十年如一日」,真正发挥了版画的艺术特色。
「饾版」印刷工具,彩色雕版。
所谓「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由于这种分色印版类似于「饤饾」,所以明代称这种印刷方式为「饾版」印刷,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清代中期以后,才称为木版水印。
「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一朵花或一片叶,要分出颜色深浅、阴阳向背,才能最精妙地表现中国绘画的本色与精神。
《十竹斋笺谱》卷一 画诗
「囱拂垂杨暖,阶侵瀑水寒。」
运用饾版,根据画稿进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印刷时由浅至深、由大到小套印或叠印,技术要求极为严格精准。
《十竹斋笺谱》卷一 华石
拱花一法则将小块版雕成凹版,浸湿宣纸,印出浅浮雕效果的花纹。用来表现花叶脉纹,云影波光,器物图案。精细纤丽,更有纯拱花笺画,尤显玲珑素雅。
《十竹斋笺谱》卷四 宝素
宝素是纯以拱花为胜的凸花笺,描绘珥璧、铁卷、九子璧等礼器。
明人认同天、地、人的「三才之道」,这在《十竹斋笺谱》上有充分呈现。诸如体现天道的龙子、景星。
《十竹斋笺谱》卷四 灵瑞 神龙
相传龙变化莫测,故谓神龙。
《十竹斋笺谱》卷二 龙种
古时传说中的龙属动物。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二:「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于护朽上。」
《十竹斋笺谱》卷三 棣华 德星聚
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又喻指贤士。
又如体现地坤之山水名胜、珍禽异兽、花鸟鱼虫。
《十竹斋笺谱》卷一 画诗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十竹斋笺谱》卷四 补稿 青鸟
《十竹斋笺谱》卷四 补稿 兰玉
《十竹斋笺谱》卷二 凤子
以及体现人间之事的雅器与人物,而其中的人物掌故旧闻,一方面体现传统儒家忠孝勤学的入世观念,另一方面留恋林海松涛的隐士又成了另一派思潮的代表。
《十竹斋笺谱》卷一 清供
《十竹斋笺谱》卷一 隐逸
「笑谈蕉鹿梦 不顾世人知。」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樵 」。后以「蕉鹿」指梦幻。
《十竹斋笺谱》卷一 隐逸
「清山烟欲瞑,扶筇一醉归。」
陶潜,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诗酒人生,至死不仕。
同时文人尽心经营自己的生活,推崇阳明心学提倡的个人心灵的真实体验,通过此些自然清韵、香雪奇石、清供古器,表达自己的喜好与态度。
《十竹斋笺谱》卷一 奇石
《十竹斋笺谱》卷一 清供
「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晚明文人欣欣然制作出《十竹斋笺谱》,当作自己个性化的「聊天背景」,销于大江南北,不独江南纸贵。此君生于文治响盛的时代顶峰,旋即已是江山易主,带着主人的文人气骨,定格了曾经的辉煌与浪漫,也是那个尽极工致的时代的无声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