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 一个农民画家,居然是梵高的神?【一点资讯】
我们都知道,学画画要先临摹,而能让梵高一幅画临摹20遍还停不下来的画家,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他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也是用尽一生都在为底层人民说话的伟大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
米勒(1814-1875)是巴比松画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省一个农民家庭的他,从小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深知农民的辛劳,也深知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因此他的绘画题材多来自于农民的生活日常,17岁时,画出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展现出极高的天赋。
23岁时,米勒去巴黎学画,但画室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老师也是如此,嘲笑他是土气的乡下人,这使得这位年轻人极其厌恶巴黎,除了参观卢浮宫,在那里,他的画技飞涨,他曾说过:这座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
《倚锄的人》米勒
米勒算是最穷困潦倒的画家了,他为了养家糊口,为接生婆画过招牌,为资产阶级贵族画过低级庸俗的女郎,用素描去换鞋子,用油画去换床,自己烧制木炭条画画更是常态。他的生活异常艰苦,却没有阻挡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在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里,他开始了自己早出晚归的农民和画家生活,他热爱生活、农民与劳动,是最接近人民的画家。
《拾穗者》米勒
这幅画想必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是米勒的代表作,说起米勒就会想起《拾穗者》。如果只是看过一眼,应该也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一年的秋天,三位妇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拾麦穗,她们并不是在大把大把地抓,而是一粒一粒地捡着麦穗,捡一个上午,也就能磨半袋面粉。三位妇人身着粗布麻衣,与后面骑马督促雇农干活的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幅写实主义的绘画,并不会让人小看了农民,而是会让人产生一种庄严、神圣之感,她们一刹那的动作在同样身为农民的画家米勒手中变成了永恒。在三位妇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们对生活的真诚,这是一幅将人、土地和生存联系在了一起的伟大作品。
《晚钟》米勒
《晚钟》也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在黄昏中,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站在空旷的原野上,他们衣着朴素,田野的远处耸立着一座朦胧的教堂。夕阳下晚祷的钟声在远方敲响了,这对年轻的农民夫妇停下正在劳作的活计,丈夫脱帽低头,他身边的一把铁叉竖在泥土里。妻子双手紧紧抱在胸前,她脚前的提篮中盛放着一些土豆,她闭着眼睛正在虔诚地向上帝祷告,期盼着上帝的赐福和召唤。在天地间,仿佛只有这两个人,他们显得那么的孤立无援,辛苦一天,土豆也没有装满篮子,却又心怀虔诚,体现出贫苦的劳动者知足、随遇而安的性格。天空呈现出昏暗的金黄色,远方飞翔着盘旋的雀鸟,米勒用全部的心血描绘出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萧瑟氛围,笼罩着这对可怜又可亲的夫妇,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着他对农民生活的无限同情。
《播种者》米勒
在这幅《播种者》中,米勒也同样采用与《拾穗者》《晚钟》相同的逆光方法,将农民播种的样子展现出来,使得画面更加宁静与庄重。
逆光的使用是米勒绘画创作的一大特色,这种剪影般的形象会带给人们一种静谧感,而千百年来,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的样子也让画面产生了永恒感。我们总看不清这些农民的脸,这也表现了农民生活、工作的常态,有一种普遍性。
正是这幅画,对梵高具有启蒙的意义,在他给弟弟提奥信中,他写到:“我忙于临摹米勒的画作,已经完成了《播种者》。如果你看了我的临摹,或许会满意,我已经有了 20 幅仿米勒的画。”他沉迷于米勒的作品,自始至终。对《播种者》的临摹和再创作,更是贯穿了梵·高的一生。
此外,米勒的绘画对其他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画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莫奈、达利、毕沙罗等等。
《播种者》梵高
这幅《剪羊毛》非常生动地展现出农民们朴实的工作状态,男人紧紧攥住羊蹄的吃劲,与女人细心麻利的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温厚、淳朴的一幕也感染了梵高,他也创作过类似的一幅画。、
《剪羊毛》米勒
米勒画了大量的妇女在夜里挑灯织衣的画面,在昏暗的环境中,一盏明亮的油灯照亮了妇女的脸庞,她们都穿着粗布衣服,在夜里仍勤劳工作,摇篮里的婴儿在睡觉,发出浅浅的呼吸声,这种和谐的氛围非常的静谧、崇高与神圣,这是对真实生活的描绘,一下子就引起人们的共鸣。
除了劳作,农民休憩的场面米勒也不会忽略,这体现出米勒的人文关怀与细心的观察,通过静谧的休息场景,我们仿佛能更加的感受到画中人的辛苦疲惫,画家展现出这样的场景更让人觉得真实。那个时候,除了米勒,没有一个艺术家敢这么画。
人间的亲情,在淳朴的乡村显得更加浓郁,这也是米勒时常展现的,母亲手把手教女儿织毛衣的场面如同圣母与圣婴一般,父母教孩子牙牙学步的样子,给孩子喂饭的样子,都勾起了我们小时候的记忆,这种温情大概只有米勒能够描绘得出来了吧。
在生命的最后,米勒创作了《夜间捕鸟》这幅画。
《夜间捕鸟》米勒
画中的场景并非真实的,而是来自于米勒童年时听说的一个故事:一天夜里,有一群鸟儿在树上栖息,这时来了几个农民,他们先举着火把将鸟儿的眼睛给照瞎了,然后又用棍子打死了几百只。
这样一个画面看起来是不是有些荒诞?也不太像现实主义作品?其实想读懂这幅画,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当时大量劳动力涌入新的工业区,这导致农村人口急剧下降。
画中的鸟儿,就是米勒曾经画过无数次的农村劳动者,他看到了这一社会现象,也深知双方实力悬殊,所以当他们成群结队走向死亡的时候,米勒画下了这一幅极其美丽的挽歌。
在米勒的画中人的身上,没有圣像画的金色光芒,也没有贵族的华衣和珠宝的点缀,但散发出的人性之光辉,同样夺目,令人为之动容。
罗曼·罗兰曾在所著的《米勒传》中说过:“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