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 45 | 逻辑性思考方式和落地执行力,是我在UCL最大的收获

G =  HAOYUE GUO
Z = YUFEI ZHENG

本次很高兴能够邀请到YUFEI ZHENG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QUESTION 1

G:当时为什么选择UCL读书?

Z:在大三时,我开始准备出国读书,当时在英国和日本间纠结许久。在国内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主要接触的都是偏实践型的落地项目,而最终我选择UCL,正是被其先锋的建筑研究模式所吸引,尤其是针对未来建筑的研究,其不常规的建筑研究模式非常有助于我开阔自己的设计思路。

QUESTION 2

G: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Z:从思考方式和关注重点来说,本科时我就读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艺专业,接受了专业的艺术教育,接受了专业空间艺术设计理论对于方案的造型能力,平面表达、交互空间、装置有全面的理解。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前沿先锋的研究方向让我更偏重逻辑性的思考,并且UCL也更看重在信息化及工业化背景下,学生想法的生产、制造和落地。

从培养方式上来说,国内外的导师都善于在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不同的是,在本科时,导师更偏重造型能力和视觉平面表达的培养,在我对课题提出发散性的思路时,导师会帮我把控方向;而在UCL,课题的大框架是固定的,我需要在框架内做更钻研性的深入研究。

QUESTION 3

G:在UCL读书期间的项目经历是怎样的?

Z:在UCL整个一年的学习期间只做一个课题,“Discrete Design离散研究”。(传统建筑设计是连续性、不可逆的,离散设计则是将建筑各个体块打散再以细胞的形式重组,类似于乐高的形式。)项目周期为一年,在本科或工作的经历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对我的设计逻辑、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都有深刻的影响。

对我帮助最大的方面是思考过程的展现。在本科时我的思维是偏线性的,可能我想到A方案,我就只展现出A方案。在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思考设计逻辑以及设计目标,我会想到ABCDE多种方案,我都会去展示,然后进行比选,发现它们不同的优缺点,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完成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选材。

QUESTION 4

G:关于UCL一整年的项目“Discrete Design离散研究”
1. 看到你的作品是关注点是数字材料(digital material),通过运用几何原理,从小结构生成大结构,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从这个点入手?
Z:其实“Discrete Design离散研究”这个课题已经研究很多年了,我的导师从AA毕业后一直在专注于这个课题,目前每一届的UCL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不断推进这个课题的研究。前几届的研究停留在家居尺度,到课题研究的现阶段希望继续往前推进到建筑尺度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建筑尺度中,更需要关注其中的“体块组合的放大性”。比如,在家居中,100个块就能解决问题,而在建筑尺度中,我可能需要几千个块,就必然会出现很多放大后的问题。这时,我需要从建筑角度去完成小结构到大结构的转换,用“承继”的逻辑生成概念去解决这些问题。
2. 研究课题对之后实践经历的影响?
Fabrication(建造)对我之后工作实践的意义是巨大的,因为工作实践是全过程参与,从方案设计一直到出施工图。当你真正把建筑落地时,你需要了解建筑材料、详图、搭接方式、力学配合等各方面知识,这时我就会不断回忆起作品集中Fabrication的部分。
反过来说,如果在工作以后,我再去做这个方案,我也会有更全面深入的思考。比如,从工厂生产方式,大批量制造,到商业途径的搭建,再到建造中选择工厂浇筑还是现场浇筑,对于这些实际的问题,我会思考的更加复杂和精细。
3. 你认为参数化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吗?

当然,我认为数字科技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在建筑还是其他行业。但是,如何去推进它还有很长一段路去走。即使,我在UCL接触到最先锋的数字科技,在实际中进行下去仍是困难的。在学术上,一代代人经年累月的参数化研究才能往前推进一小步,并且也会面临失败的风险。
4. 在此项目实践中,你调研了十余种材料,对他们的保温性、延展性、灵活性、透明性、价格、重量等特质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当时为什么会想尝试不同的材料?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木材?

关于材料的故事非常曲折但有趣,对于材料的分析也是我思考中多样性的体现,最终选择木材是一个有趣的结果。一开始,我想选择用铝做磨具进行塑料浇筑并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但是由于尺度问题,厂家和学校都无法提供模具,导致很难往前推进。
在对各个材料对比中,我发现木材是非常好的材料,是一种除了重量问题以外无可替代的建筑材料。木材不仅廉价常见,形态灵活,并且在防火节能方面都有很完善的研究,是一种很成型的建材。相比之下,塑料浇筑是一个全新的建筑材料,未来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完善。于是,我们就选用了木材,并使用榫卯结构进行插接,作为这个项目的巧思之处。

5. 建筑师对材料的敏感度对建筑设计有哪些帮助?

作为建筑师,做任何建筑都需要思考空间、材料和光影,这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三要素。材料是建筑实体的展现,不同材料的虚实感不同,对空间的内外感受有很大的影响,对整个建筑的表达也会呈现巨大的差异。

6. 在进行这个课题中,你掌握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这对你今后的建筑实践工作有何帮助?

在刚接触“Discrete Design离散研究”时,我适应了很久,不断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离散?离散有什么意义?通过导师的引导,我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几个小设计,才逐渐明白其意义。有了论点后,我开始研究论据,运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如何组合小块,我用box去打包固定这些小块,然后再次组合、打包、固定这些box,逐步构建出建筑形体。
同时,我运用了拓扑优化的逆推思维。正常情况下,拓扑优化是从实到虚的过程,从整体出发,用减法去优化出它的形态。而逆推是从虚到实的过程,我用小分子去打包组合成新的整体。

7. 小组合作课题怎样分工并高效完成工作?

大的设计基调是小组成员一起集思广益讨论出来的,但是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一共4个成员,我负责前期生成逻辑研究,第2个同学负责编程技术,第3个同学负责建筑材料研究,第4个同学负责插接和机械臂的部分,最后的搭建是我们一起完成的。

QUESTION 5

G:除了做设计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兴趣爱好?

Z:我平时喜欢看各个类型的展览、写文章和画画。艺术装置类的展览对空间设计有很好的启发;而写文章时,我们需要大纲、重点、高潮,做建筑也需要;画画时,我们可能会扣细节而忽略整体,在建筑设计中也经常会出现这个问题,盯住某个点不放会让我们忽视整体的把控。其实,这些兴趣和建筑设计的原理都是相通的。

QUESTION 6

G:最喜欢的建筑师是谁他/她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Z:我没有最喜欢的建筑师,最近比较关注李兴钢做的教育和文化类建筑,天津大学综合体育馆的外立面非常有趣。BIG也是我非常关注的设计公司,其强大之处在于能够持续多年产出有趣的设计。无论是建筑生成、表现还是落地方面,BIG都表现得非常有创造力。在我工作后,我深知完成一个建筑项目是一个团队工作,而不是某一个建筑师。即使是明星建筑师,如扎哈和马岩松,可能在实际项目中也是更多起到导向和主要把控的作用。因此,我也更倾向于喜欢设计团队而非某个建筑师。

▲天津大学综合体育馆

QUESTION 7

G:现在在带的课程介绍、最近在研发的课题、学生能从中获得什么?

Z:我刚刚加入LAC,主要负责学生作品集的指导,目前带的学生都刚开始一两节课。作品集是一个很好地体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机会,在指导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整体思路的把控,先理清大纲、设计思路、并配合文字找一些意向图。作品集中包含4个主要部分,场地、生成、展现、表达,但每个项目都会有不同之处。在场地分析中,我会先列大纲,并提出具体思路(如区域性、经济性、政治性),学生会根据课题寻找侧重点,按大纲整理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同步进行设计内容的排版、分析和表达,完成一个“从骨到肉”的过程。

目前,我也在准备公开课的内容,选题会比较倾向于设计的逻辑大纲和Fabrication(建造)两部分。很多学生在做大纲后,缺乏方案深化的能力,我会逐个点提供逻辑性设计思路,帮助学生深化方案。在实践类的课题中,学生会去做不同的模型模拟实际生产、搭接和建造。我认为,如何利用逻辑性的思考生成建筑,如何选择材料去生产、建造和落地装置类作品等研究性的课题会让学生受益良多。

QUESTION 8
G:带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特别有意思、好玩、印象深刻的事?

Z:曾经有一个学生用莫比乌斯环做了一个墓地设计,非常有趣。在工作几年后,我的思路有时也会受到局限,再次和学生一起思考、探讨和交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启发我。

更多导师信息可进入LAC STUDIO官网查看
http://www.lacstudio.com/teachers/

▲戳上方图片链接可查看其他导师采访录

推 荐 阅 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