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中医验方笔记
鼻出血---驗方筆記
症狀:鼻腔及口腔流出大量鮮血,或是鼻出血時嚥下大量血液,再由嘔吐嘔出腥臭血塊及食物。
原因:孩童為鼻炎引起,青年是為創傷所致,老年多見於高血壓及動脈硬化。
內治︰
鼻衄--成人鼻衄,鮮茅根90煎水,鮮小薊45搗汁,以茅根水兌入小薊汁中,喝下立即止血。另以黑山梔少許,搗碎,紗布包裹納入鼻中,吸氣入肺。此方屢試屢驗。湯藥:金銀花10、桑葉8、鮮茅根30、丹皮8、生地12、生甘草10、川貝8、鮮小薊8、藕汁引,水煎服。【唐福舟醫驗匯粹93】
鼻衄--止血散;制大黃、醋煆花蕊石、三七各15,研細末,每包5克,出血急者,每服一包,兩小時服一次。不急者,日三服。【北方醫話387】
鼻洪--桑白皮20,煎水服。孔伯華經驗。實證可單味重用,也可加入辯證方中。【相濡醫集319】
鼻衄--火乃氣之餘,氣降火無源,火消而氣難逆。丁甘仁:天下無逆流之水,人事無倒行之血,水之逆流者因之風,血之倒行者因乎氣,氣逆則血溢矣。【李孔定醫學三書165】
陰虛諸衄--生地30、桑白皮30、白茅根30、黨參10,三七、阿膠、丹皮、赤芍。【黃河醫話322】
牙齗、鼻腔出血、及月經過多,仙鶴草25、丹參10、黃耆30、白芍15、紅棗20枚、連皮花生20粒,文火煎三次,晨服頭煎、午服二煎、晚服三煎,飲湯並服紅棗、花生。【臨證用藥經驗228】
太陽病鼻衄:風寒表證,兼以鼻衄不止,此為傷寒失汗,邪無出路,因由血分淺而為衄,此名為紅汗,以李東垣麻黃人參芍藥湯,麻黃3、桂枝9、黃耆9、黨參15、當歸9、白芍9、麥冬9、五味子3、炙甘草3。【南鄭醫案選72】
外治:
塗藥法
材料:生蒲黃2錢、血竭2錢。
用法:生蒲黃、血竭研成末,用棉花棒沾取少量塗入鼻內前緣,1日1次。【臨證碎金錄61】亦有此方,但蒲黃須炒黑,劑量蒲黃5、血竭1。
敷藥法
材料:大蒜2瓣。
用法:大蒜搗爛貼足心,紗布蓋住,以透氣膠帶固定,睡前敷藥醒後除去。
鼻衄--蒲黃炭、槐花炭各12,研末塞鼻。【黃一峰醫案醫話集55】
鼻衄--站姿,以手掌重扣擊雙側委中穴各三下。【黃河醫話515】
鼻衄--毛巾用冰水浸溼,冷敷於後腦部極頭頸部,再用熱水浸雙足。內經所謂從上引下。【姚貞白醫案100】
注意
1、 鼻黏膜發炎導致紅腫、充血的微血管擴張,形成潰瘍而造成出血。兒童鼻出血以鼻前端的感染為主,所以須先治療鼻部感染,才能根治兒童的鼻出血。
2、 鼻前部出血可用手指壓住鼻翼止血,或是塞住濕棉花5分鐘。
3、 鼻中隔彎曲使突起的黏膜張力太大,易受刺激產生潰瘍,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所以須檢查是否為鼻中隔彎曲或是鼻部腫瘤。
4、 老人鼻出血多見於後鼻腔,出血會從鼻咽部往下流而嚥下,鼻後出血不容易由患者自行壓迫鼻翼來止血,必須送醫處理。
5、 若是鼻外傷引起的鼻出血,則須注意是否有鼻部、顏面部骨折、鼻部移位或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