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个月,压轴聊它
近日,随着颁奖季临近,多家“奥斯卡前哨”已陆续放出风声。
如美国电影学会、多伦多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等知名机构在复盘年度片单的同时,也提前预定了明年冲奥的种子选手。
她主演的两部新片《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婚姻故事》大多榜上有名。
不仅如此,在新鲜出炉的第77届金球奖电影类提名名单中,后者又以6项提名领跑。
如此“盛况”或许会激发不少人的好奇心,为什么一部爱情片这么能打?
今天,就趁势来一探究竟——
《婚姻故事》
本片不仅在各大影节上战绩惊人,媒体口碑也同样稳到不行。
在烂番茄,266家媒体打出了96%新鲜度的好评。
心明眼亮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本片在收获Metacritic94高分的同时,还附带了“Must-See”必看标签。
近期有过同等待遇的还有《寄生虫》《爱尔兰人》《利刃出鞘》等——都是在中文互联网被封“神作”级别的影片。
说到这里,你可以先考虑把本片加入“假期必看片单”,然后再往下看。
话虽如此,对于部分口味挑剔的观众而言,该片的观影优先级可能并不算高。
尤其与同期的“竞争对手”相比,它既不彰显尖锐的阶级矛盾,也并非昆汀、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大导献给黄金时代的一曲挽歌。
这部被戏称为《美国式离婚》的电影从头到尾只聚焦一对夫妻,以136分钟的篇幅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应对离婚,以及找回生活重心。
乍一看,毫无优势和噱头可言。
就连某家外媒也忍不住感叹:“关于破碎婚姻的小小故事,竟然成就了年度最佳电影之一。”
人不可貌相,电影也不该只看梗概。
片中既无刻意煽情,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生离死别,但它的冲击力不容小觑。
依托于最真实琐碎的细节和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人性的复杂、婚姻的本质以及生活的真相被逐一道尽。
这么说吧,《婚姻故事》就像一杯长岛冰茶,看似寻常,实则后劲十足。
倘若你也是个感性的人,那么大概率会和我一样,久久难以忘怀。
01.
在外人眼中,妮可(斯嘉丽·约翰逊饰)和查理(亚当·德赖弗饰)是对志同道合的眷侣。
女方是事业小有成就的演员,男方则是纽约知名的戏剧作家兼导演。
在合作的过程中,两人携手奉献了多部出色的先锋戏剧,成了享誉业界的夫妻档。
但现实并不总像童话那般美好。
自从成了丈夫的御用演员,妮可几乎快要沦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让她如同处于溺水状态,时刻被窒息、痛苦、焦虑的感觉所包围。
幸好,她及时接住了一家制作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慢慢找回了自信。
当事业迎来第二春,自我意识随之萌芽,过去那种甘为附庸的日子自然变得不可忍受。
她下定决心要离开查理,转而在洛杉矶谋求发展。
问题来了,两人的事业重心一个在洛杉矶,一个在纽约,远隔千里。
这意味着注定要有一方做出牺牲,否则就等于放弃孩子的监护权。
面对僵局,两人选择让律师介入其中。
离婚很快从拉锯战演变为一场恶战,彼此的隐私和温馨回忆都化作互相攻讦的武器。
在律师罗杰的描述中,妮可曾经是个一脱成名的不入流演员,而她后来能够崭露头角则全归功于丈夫对她的提携。
光是否定事业成就还不够,还必须批判对方的人格。
经过律师的大肆渲染,妮可被塑造成时常酗酒,连下楼都站不稳的失职母亲,而查理则是个出轨、忽视家庭的渣男。
双方律师在法庭上越是唇枪舌剑,两人的表情就越是窘迫。
直到此刻,他们才清醒过来。
一旦诉诸法律,夫妻情分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于是两人终于达成一致:放弃诉讼,否则迟早会被巨额律师费拖垮。
至于结局,两人都重新调整了生活轨迹,各自安好。
只是这种“我依然爱你,只是我们不再是彼此最亲密的人”的氛围却让人胸口一闷。
纵观全片,剧情的起承转合都紧密扣题,叙事手法也并无花哨之处。
更值得讨论的,显然是那些导演精心雕琢的细节。
首先,是两性视角的对比。
假如从男女主角的角度分别出发,重新捋一遍剧情,你会发现电影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一个关于“痛与醒悟”,妻子“自愿”被丈夫耽误事业,最后果断摆脱束缚,重新走向人生巅峰。
一个关于“爱与忍耐”,丈夫试图挽回婚姻,又想用亲情和陪伴补偿儿子,为此付出大量努力。
刻意为之的双视角叙事,恰好反映出导演对“婚姻”理解之透彻——
自我与他者的不同视角,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想法。
在一次争吵中,查理怒吼道:“我那时非常出色,我想和每个人上床,但我没有。我当时甚至不想结婚,我还有很多事没做。”
这段对话的信息量很大。
对他而言,和妮可组建家庭意味着“牺牲”,为了结婚约束性欲就等于“负责任”。
而且,他最看重的始终是事业,而非妻子的内心世界。
感情对他而言,仿佛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存在。
最致命的是,查理对自己的傲慢和自私一无所知。
常言道,爱如饮水,冷暖自知。
正是情感和认知上的错位,才造就双方的分歧,最终走向悲剧。
其次,是对重复意象的迷恋。
影片中关于查理理发的场景,共有三次。
第一次,妮可在浴室给父子二人修剪,查理的状态放松且享受;
第二次,面对动作依旧娴熟的妮可,查理抱紧双臂,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第三次,是查理坐在理发店的椅子上,一言不发。
正是不起眼的日常琐事,折射出这段情感关系中的动态变化:从亲密到疏离,最后划清界限。
为什么说是动态变化?
因为人的情感存在惯性,离婚并不意味着立刻一刀两断,从此陌路。
相反,这种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退化到更合理的位置:比普通朋友更熟悉亲密,但也仅限于此。
与之相似,主角二人对话的桥段也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查理掌控谈话方向,妮可负责倾听;
第二次,由于还惦记着好聚好散,双方都心平气和;
第三次,妮可忍不住指责查理出轨的行径,矛盾开始爆发;
第四次,彻底撕破脸皮,争吵持续了整整6分钟,以查理崩溃大哭作为结束。
无论是情绪的发酵过程,还是二人之间话语权的扭转,都通过几段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转念一想,如此强调“反复”的叙事方式倒与古典乐中的“赋格”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都是通过巧妙的处理手法,使原本简单的旋律在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华丽的盘旋。
最后,是含义丰富的视听语言。
“空间”,一个贯穿全片的关键词,它指代二人之间心理、生活、自我意识间的距离。
一旦提起“空间”,查理要么暴躁,要么就感到不可理喻。
换言之,他对妻子宁愿离婚也要争取的距离感和自由毫无概念。
为了强调这一点,电影在构图上做足功夫。
无论是法庭、地铁,还是理查的公寓,电影多次以物理空间的分隔展现二人在心灵上的背道而驰。
不止如此,片中还出现了更多根据“空间”延伸而出的喻体。
例如,“房屋”之于“内心”。
查理在洛杉矶的公寓空旷、色彩单调,缺乏家具的点缀,象征着他在这段关系结束后内心的空荡。
以及,“婚姻”与“墙壁”的联系。
墙壁上原本挂满各种照片(回忆),但查理却在情绪失控时砸出一个破洞,毁了它原本完美的状态。
正如破镜难重圆,无论怎么修补和掩饰,被砸破的墙(婚姻)都不可能恢复如初。
再分享我最喜欢的一处镜头。
因为停电,查理赶到妮可新家,两人一起推着公寓的大门。
前一秒,他们的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等待诉说。
后一秒,短暂的共鸣和联系被再次切断。
这扇紧闭的大门无疑是在预示两人越是努力,就离分道扬镳越近。
爱是绵长、温柔,可现实却是残酷、不容抵抗。
此种反差,最是令人心生酸涩。
在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叙事框架下,导演诺亚·鲍姆巴赫无疑将“以情动人”发挥到了极致。
靠的,正是这些意韵悠长的细节。
02.
有的电影用登峰造极的特效技术和叙事技巧让你从现实生活中抽离,而《婚姻故事》则恰恰相反。
正所谓“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确实无限接近于生活本身。
正因如此,它才能精准地挑中现代人的敏感神经,唤醒我们对爱情、婚姻、人生的全方位审视与思考。
毕竟,这些真实笔触本就有迹可循。
电影中这对夫妻的形象分别投射自导演诺亚·鲍姆巴赫与他的前妻詹妮弗·杰森·李。
现实中,两人从2010年起就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来回拉锯,直到2013年才尘埃落定。
在那场长达3年的离婚持久战之后,身心都饱受折磨的诺亚·鲍姆巴赫决定以此作为创作灵感。
不过,聚焦家庭关系、注重私人化表达、构建丰富的解读空间,这些都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导演的拿手好戏。
早在14年前,他就根据父母离婚的经历创作了《鱿鱼与鲸》。
有趣的是,藏在片名中的“子弹”,直到最后一幕才从枪膛中射出。
华特站在博物馆大厅,凝视着分别象征父母的大王乌贼与抹香鲸。
势均力敌、互相缠斗,既是这对海洋生物的命运,也是诺亚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
同样是讲述离婚风波,一旦把两部电影摆在一起,你便能察觉到显著变化。
当年,诺亚·鲍姆巴赫是站在孩子的旁观视角来展现亲密关系是如何走向崩塌。
在他看来,离婚不仅意味着法律意义上二人关系的变更,更多时候还意味着“切割”。
除了要瓜分财产,还有工作问题、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生命中的一切都要重新洗牌。
甚至,就连家里的宠物猫也要跟着两个孩子一起“流浪”。
现如今,有过亲身经历的他更倾向于揭示婚姻关系中“相爱相杀”的本质。
因为曾经亲密无间,所以深知哪个角度能刺痛对方——
“想到和你上床,我就想剥掉自己的皮。”
“每天醒来,我都希望你死了。”
“如果我能保证亨利没事,我会希望你生病,然后被车撞死。”
可以想象,这些极端恶毒的话语在说出口的一瞬间,内心必然是痛快的。
与此同时,这种行为又相当于七伤拳,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而理查接下来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
离婚、打官司、长时间的来回奔波,最多只是令他疲倦。
反而是这些报复性的狠话,却导致他瞬间崩溃。
他不仅暴露了内心深处真实而隐秘的恨意,更意识到自己的姿态有多狼狈。
不少人把本片定性为“婚姻劝退指南”,但我却不这么想。
诚然,电影中有大量对人性阴暗面不加掩饰的描写,让人不禁联想到婚姻对个体的压迫和损耗。
但同样的,电影从未回避二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深夜赶来的身影、始终随身携带的钥匙圈、脱口而出的“宝贝”、信中那句“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爱他”、俯身为对方系鞋带的动作。
一笔一画,都是爱过的痕迹。
不得不承认,既有互相伤害,又有相互扶持,本就是婚姻的常态。
就像查理崩溃大哭时,妮可毫不犹豫地选择安抚他——即使见识过你最丑陋不堪的一面,我也愿意包容你的尖刺。
正是这割舍不下的爱与温柔,狠狠击中了观众的泪腺。
因为易碎,真情才愈发显得宝贵。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更要重视彼此,珍视对方的付出,不要等到无可挽回才开始后悔。
这才是导演藏在画面背后的潜台词。
03.
古语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多数时候,夫妻关系会被视作带有依附性的亲密关系。
仿佛越是恩爱,双方就越是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错觉——婚姻中同样存在权力关系的强弱。
要想达到“如胶似漆”的程度,往往需要借由某一方牺牲自我来成全。
明明应该互为彼此事业上的助力,但不知不觉间妮可成了丈夫的附属品。
在外界眼中,她的光芒被查理盖过,成了其他人口中“演过那个谁的女演员”。
在家庭内部,她的声音被无视,丈夫从未把她的建议当做一回事。
支撑她离婚的最大冲动,就是想摆脱查理对她的控制。
在这个“断舍离”的过程中,妮可身边的女性被分为两大派系。
她的母亲和姐姐,代表着家庭与传统社会的压力和束缚。
她们依然心存幻想,希望二人能重归于好。
而律师诺拉(劳拉·邓恩饰)这个象征着女权意识的角色则促成了她的觉醒。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大众对两性角色的双标——
一方面,是对女性的过分苛责,要求母亲必须完美无缺,否则就是失职。
另一方面,却对父亲的失职视而不见,仿佛那些缺点在父亲身上就是理所当然。
诺亚作为男性导演,却愿意高举女性主义的旗帜,以角色名义批判父权社会的不公,而且句句戳心。
不得不说,相当难得。
▲诺拉的台词绝对有实力参与年度金句的角逐
说到这里,我还想抛出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像妮可与查理这样的夫妻档,留给女方的命运难道真就只有甘当绿叶和离婚两种可能?
嗯,其实也不尽然。
前阵子《小欢喜》热播,陶虹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然而在此之前,她曾经历长达10年的“淡季”。
外界都传她是牺牲事业,转去做徐峥的贤内助。
对此,陶虹总是很淡定,不仅澄清了大众对她的误解,坦言当初是因为遭遇家庭变故才主动放缓工作。
甚至,从她身上你看不到任何焦虑:“我现在还在干很多别的事,我喜欢的事情。”
纵然抛开她的“佛系心态”,她的成功也与丈夫徐峥没有太大关系,从来都是凭实力圈粉。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比如徐帆、梁静、蒋雯丽,还有孙俪,她们都是所谓“导演背后的女人”。
但事实上,她们能够为观众熟知,靠的依然是演技。
由此可见,要是不想被某个标签束缚,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就。
假如,必须要为本片给女性观众留下的启示做个总结。
那么李银河的这番话应该再恰当不过:
“双方的爱是平等的,作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去爱对方,而不是完全依赖对方。只有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保持独立性,才能给予自己、给予对方安全感。”
无论多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
保持自我,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