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去补课,为什么不许?
文/莫小年,学吧写作组成员
作为教育军备竞赛的衍生,补课对于学生的分量与日俱增,想了解教育的观念和实践,补课俨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了。
最近听到一则有关补课的“纠纷”,原委如下:步入初三高三,有学生为提高成绩,选择一对一补课,但因平素时间紧张,便会翘掉晚自习。某校晚自习一共三节,一晚二晚有教师上课,三晚为学生自习,去年换了校长后狠抓学校教学,反映在初高三年级组,便是学生请假不上晚自习而出去补课的做法,遭到了拒绝,学校老师给出的理由包括如下四点:①学校有好老师,干嘛出去上?②学校的课不好好学,还出去补课,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③落下学校的课怎么办?④准了一个学生,就带动别的学生也请假。
话虽如此,却消解不了学生补课的动机,于是学生多以病假取代事假,借复查、推拿、针灸等长期性的由头,为晚自习请假补课争取到“合法”的空间。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会叮嘱没有“经验”的家长:千万别说实话,编个理由。
学校、学生和补课班的“斗智斗勇”构成初高三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些可乐,也于心有戚戚。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印象中,学校教育和培训教育并不冲突,前者是整体性的、全面的,后者是单一的、针对性的,而且都在关心考试成绩,那又为什么会出现学校禁止请假补课、培训机构分秒必夺的“厮杀”呢?对这一疑问,需要回到学校给出的四点缘由中。
其一,学校老师好、补课是芝麻和补课会落课的观点,将学校教育与培训教育相对立:补课是因为学校教育不好,既然学校好,为何还出去补课?学校教育才是关键,请假补课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学校教育被视为制度性的文化资本,培训机构每年以多少学员考入名校作宣传的策略,便反映出培训教育是在围绕学校教育而运作,“影子教育”的修辞更直白地显示了二者的不同。但另一方面,当学校教育认可培训教育的考试,并通过“点招”等接受培训教育的优秀学生时,又表明培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那么,两种教育之间的地位,究竟是主从性还是平等式呢?
学校将在校学习和出去补课相对立的态度,表明学校教育与培训教育在目标和资源上趋同,因此二者构成了竞争关系,换言之,学校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差别,远没有它们的同质突出,两种教育都是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只不过培训教育的市场性更加突出。那么造成这一局面的根由何在呢?
新制度主义关注制度对于组织的影响,制度环境规范了合法组织的定义,制度逻辑影响着组织行为的开展。我们熟悉的教育是“选拔人才”的修辞,反映出教育的彼此较量而不是自我实现之目的,或许是因为不确定的风险将资源分配的博弈极化,一方面改变生活轨迹的灵活性凸显,一方面好学校、好工作、好人生的连贯性加强,学生竞争的压力愈演愈烈,教育的单维性也越来越强,“升学”不啻社会流动的前奏,挤到一条跑道上时,学校教育和培训教育的目标都导向了提高考试成绩,二者的同质引发竞争,彼此冲突便多了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时间、精力被学校教育和培训教育“围剿”与“割据”。
但是用竞争来解释学校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对立,总不能构成充分的理由,毕竟学校的市场导向弱于补习班,培训班难以撼动学校在教育官僚系统中的“独大”,这时不妨再来看看学校给出的另一类理由——请假补课,一个带动一串。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关键机构,不仅教学,亦要育人,此时纪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纪律是形式,在有纪律的架构和秩序中(如全景敞视监狱),教育得到灌输,纪律也是内容,塑造了学生遵守的习性,制造出驯顺而有用的个体。
同辈群会影响中学生的言行,在学校看来,一个请假补课,会“鼓励”学生都如是,对带动效应的忧虑,其实是对可预料到难控制的“都”的担心。
“群众的眼睛”“法不责众”等俗语表明了人数的动力学,似乎人数具有自证预言的效果,人多本身就是对于合法性的证实,而学生“都”请假补课,无疑于对学校合法性的撤销。面对请假去补课的做法,学校但凡“开了口子”,就等于认可了这一行为,而这种做法是对学校教育的“越轨”,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这样做时,学校的教育秩序受到威胁,因此只能将之遏止于“萌芽”,从而重申学校的纪律。
与培训机构的竞争和维持纪律的需要,导致学校对学生请假以补课的拒绝,给一个学校扣上一个“异化”的帽子固然容易,但想想,学校有时候也不过是“替罪羊”,毕竟锦上添花或为虎作伥,从来都易过逆流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