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死亡前为何都想妈妈?

今天看了德国拍的电视剧,《我们的父辈》。

剧中以德军中尉威廉的视角叙事,但从题目看,显然是拍摄者,在讲述他们父辈的故事。

不过,虽然讲的是父辈,实际上,剧中两个父亲,都又都是不那么合格的。

一个是犹太人维克多的父亲。他是裁缝,希特勒的铁粉,他不愿相信,自己所爱的政府,竟然要把国民里的犹太人,全部干掉。

当儿子拿到签证,可以逃往美国,清早离家之时,母亲早就在门口等着送行,他却躺在床上,没有起来。

(维克多父子剧照)

尽管,镜头里,他侧过脸,泪痕划过,但他内心中,至少还有一半的想法,认为儿子是在背叛。

另一个,是威廉和弗里德黑尔姆的父亲,他对威廉抱以厚望,对小儿子却不冷不淡。

弗里德黑尔姆受枪伤,回柏林养病,见到儿子进屋,他却自顾自倚着吧台喝酒。

母子俩抱在一起,母亲哭得梨花带雨,他完全没有想跟小儿子说句话的想法。

他的冷落,并非作为男人的矜持与严肃,而是真的不喜欢这个儿子。

所以,弗里德黑尔姆往房内去,从他身边过时,说了一句,子弹离心脏还一寸呢——他在嘲笑父亲,你大概是想让我死了才高兴吧?可我偏偏没死。

后来他在酒吧受到小屁孩们的嘲笑,这些喝狼奶长大的楞子们,竟怪挂着好几个勋章的弗里德黑尔姆没用,正是他这样的人太多,才使得战争还没打赢……

这些小孩的想法,跟他父亲,不是一样吗?

最终,还没休完假,他不顾母亲眼泪狂飙,执意要回到战场。

这一去,他就没打算再回了。

(弗里德黑尔姆的父亲)

枪林弹雨之下,没人知道下一秒还能不能活,但使得士兵能够撑下来的,正是家国之念。

如果说保卫国家是懂事之后,才能明白的道理,那么亲情,则是从生下来起,就已然产生了。

上战场的人,不惧怕死亡,却害怕家人的冷落。

战争中,最受欢迎的人,其实是邮差。

据统计,二战时,德国前线后方来往的信任和包裹,达到400亿之巨。

这当中,75%是从后方寄往前线的。

烟草、罐头、衣服、巧克力……哪一样不是家里的温暖?

其他各国,如果战场还能有畅通的邮路,相信也一样,都是士兵之所以愿意待在战场的信心之源。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里,提到这样一件事:

一些德军被南斯拉夫游击队俘虏,游击队用铁丝把他们的手绑了起来。联想到当地深受德军之害,他们大概猜到了自己的命运,窃窃私语。

有人说,如果他们不是绞死我们而是枪毙我们,这对我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安慰;

有人说,我的母亲如果知道我再也回不去了,她会哭死的;

还有人说,如果死前能我妈妈送去最后一个问候就好了。

唯一死里逃生的戴宁,在向作者讲述他的遭遇时,说:

(战场信件)

将死的士兵在告别生命之际,最先想到的都是妈妈。

德国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里,他们在攻入一座房屋的时候,那个垂死的苏军士兵,喊的也是妈妈。

家人是士兵最大的安慰,如果无法连家人都不给他们希望,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