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铤而走险,罗斯福想和稀泥,张伯伦做错了吗?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叫嚣战争。

战争就是老年人动动笔标子,年轻人却要去送命。

两句话,都有道理,却未必完全正确。

比如,希特勒经历过战争,还中过毒气受过伤,却在叫嚣战争。

还是他,威胁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割让苏台德地区,就诉诸武力时,也不会49岁,算不得老年人。

(慕尼黑1938)

但,年轻人要去送命,是真的。

所以,如果谁家有十几二十岁的孩子,是不会希望有战争的。

当年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也不希望有战争。法国总理也不希望有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不希望有战争——他们都经历过一战的惨烈,不再希望自己国家的年轻人,被送进绞肉机。

据纽约时报1938年9月26日——也就是希特勒要求英国首相转交最终备忘录的当天——罗斯福总统向希特勒总理和贝奈斯总统发出个人呼吁,建议通过谈判解决德国和捷克之间的争端。为此,他提到了两国根据《非战条约》应承担的义务。

不过,9月27日,纽约时报评论道:

在伦敦,几乎无人相信阿道夫·希特勒总理会对这位民主党总统的呼吁有多在意。此前,罗斯福总统经常谴责希特勒不择手段,但在现在这样的紧急时刻,却寄望于希特勒的理性。

他们还把罗斯福的呼吁,类比对侵略者和受害者不作区分毫无逻辑的《中立法》。

说白了,就是认为美国在和稀泥。以为不付出任何代价,只要说一说战争的可怕,就能阻止战争,就能阻止又一代欧洲年轻人命丧疆场。

现在有人认为,如果当时英国和法国强硬一点,希特勒就不敢铤而走险。

这种想法,一是苛责古人,对当时那种战争边缘的气氛,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二是对希特勒存在浪漫希望,觉得英法强硬他就软——如果,他不呢?大战不就在英国和法国未能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提前爆发了吗?

因此,如果我们看清这些点,就知道,张伯伦和达拉第为何愿意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了。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人可能以为,苏台德地区,是块方方正正的区域,就像我们平常理解的那样。

(苏台德区)

实际上,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拼搏的地区,像个柠檬一样。三面都与德国挨着。

苏台德地区,就是一个月牙形状。

这些地方的人,多操德语,跟德国更亲近。有强烈的分离倾向。

将不稳定因素割让给德国,既能使捷克更加安定,又使和平能够来临,何乐不为?

捷克虽然少了国土,且一切财产,包括农民的鸡鸭牛羊都不许带走,但总比将年轻人送上战场好吧?

说白了,当时的情形是——

保护捷克的领土完整,导致大战提前爆发;

还是牺牲捷克一些利益,保证所有国家的年轻人,不会送命?

只要稍微理性一点,就不难选择。

(慕尼黑1938)

这也是为何作为最大受害者的捷克,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按着血气澎湃的搞法,他们不该甩开英法,自己跟德国开战吗?

英国和法国,都希望《四国协定》能带来长久和平,但,也就是希望而已。

9月30日,纽约时报写道:

一度一触即发的欧洲战争得以避免,张伯伦首相追求和平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他也得到了慕尼黑百姓最响亮的喝彩……在伦敦,尽管紧张气氛得到了缓解,但预防措施仍在实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