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神剧”来了?

在大家的印象里,“神剧”是什么?最经典的,应该就是“手撕鬼子”的剧情了吧。曾几何时,“神剧”成为一些抗日剧的专属。如今,影视剧都着重于“小人物”的塑造。比如电影《长津湖》,虽然战争立意深远,但却把每个主角塑造得普通又质朴,他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却靠着一个个细节打动我们。
也正是因为影视剧的这一进步,近些年,“神剧”、“雷剧”少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沙雕剧情”。比如《从前有座灵剑山》,虽然剧情很“沙雕”,但故事很欢乐,大家也就图一乐呵。可是没想到《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虽然力图跳出了“沙雕”的设定,却掉进了“神剧”的坑。
《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真的可以说是2021年的第一“神剧”了。

1、不合逻辑的剧情

为什么说《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是“神剧”,而不是“沙雕剧”呢?因为“沙雕剧”只是用一些搞笑的手法解释不合理的剧情,但是它不会想让它合理化,甚至可以说剧情越离谱越好。显然《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不是这样的。
它试图把它讲述的剧情合理化,可是它采取的方式无法说服观众,也非常不符合逻辑,所以才会被称为“神剧”。比如桑祈进国子监读书这件事,明明就是一个搞笑的戏码,它非得牵扯什么让千千万万的女子也能读书。
而桑祈想要进国子监读书,也只是因为哥哥的“遗志”。进了国子监她读书了吗?好像只是跟大家玩乐、谈恋爱、破案了。还不如在山上学武那部分有看头呢!在山上学武好歹有一些学习的镜头啊,这个真的一点镜头也没有呀!
还比如最新剧情里抓桑祈的父亲这个情节,一言不说就抓了,镜头只给到贵妃和卓文远的密谋。这是把皇帝当成“傻瓜”吗?或许是为了让剧情看似合理,很多地方压根都没讲清楚,根本不值得推敲。
剧里还有比较搞笑的剧情,那就是抓了闫琰一家,结果放的时候,只放了闫琰,其他人没放,这是几个意思?总之呢,剧情虽然简单,但是逻辑混乱,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这个锅,编剧得背。

2、毁三观的人设

除了剧情问题,人设也是本剧的一大问题。剧情一开始,桑祈轻功救了宋佳音,结果后来她还需要去学武。理由是他们桑家只会打仗,不会武功。话说,如果不会武功,那桑祈的轻功怎么回事?
对了,我还忘了,女主只是在一开始会轻功,后面出门约会的时候都采取的是梯子加爬墙的方式。
还有,桑祈一开始树立的人设是“人无贵贱”,可是后来又仗着自己是桑太尉的女儿“为所欲为”这是怎么回事?
男主晏云之人设也是立不住脚,堂堂一个司业,居然喜欢自己的女学生,在国子监跟学生卓文远抢女主。这是几个意思?
还有,在古代的设定下,不应该有男主大防的吗?结果两个人未婚,居然晚上在野外的床上睡在一起。更不要说剧中还有桑祈的床下躺三个男人的戏码了。
总之,这些人设也都不怎么合理。当然,最搞笑的,还是配角。宋佳音一个恋爱脑,因为喜欢晏云之便在大庭广众之下一直宣称自己是晏云之的“正室”,过了几天又喜欢上卓文远,便说自己是卓文远的“正室”。居然还同意跟桑祈交换,只是为了嫁给卓文远。
宋佳音再怎么说,也是宰相的女儿,不可能这样“傻乎乎”的吧!就算她是个傻乎乎的人设也可以理解,但是看后面的剧情,她明明不傻呀!
人设分裂,前后不统一,不仅男女主存在问题,配角也存在这个问题。剧情全凭脑洞推动,这不是“神剧”是什么?

3、强行拔高的立意

“神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一定要拔高立意,这样才显得它与众不同。或许是因为知道单凭自己编造的剧情,无法让观众领会它的立意,所以就会把它的立意融入其中。
比如桑祈去国子监读书,编剧一直在强调的观点是,要让天下的女子都能上学。可是桑祈读完书之后,也没发现有这样的行动啊!桑祈带着自家的丫鬟来国子监,还说,将来你也要来这里读书。如果真的是倡导女子读书的话,为啥苏解语和宋佳音都不去国子监读书呢?
国子监作为国家最高学府,应该择优选拔优秀的学生读书吧,而要想让大家都有读书的机会,不是应该设立初级学堂吗?
这个丫鬟除了这点尴尬,就是她的爱情尴尬了。真的不知道这个丫鬟哪里好,就把闫琰迷住了。或许是因为剧里只有这几个女人吧!
这样的剧情也就罢了,导演还非得说什么“爱情平等”。我觉得这样的设定,不仅没有显得这部剧立意有多高,反而让这部剧显得有些好笑。
你觉得《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是神剧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