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唐诗解读——杜甫之《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问。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注:
蓬莱宫阙:传说海上仙山有蓬莱、方壶、园峤三座山,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借以指长安唐朝的宫殿。
承露金茎:汉武帝求长生,听方士的话作承露高台,上以铜人捧盘承露,传云饮之可长生。
瑶池王母:神话王母住昆仑山之西。瑶池即王母住处。
紫气函关:紫气,瑞祥之气。函关,函谷关在陕西。史载,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学道成后,著《道德经》五千言。尝骑青牛出函关归隐,守关吏尹喜亦好道,望见紫气,知有异人过关,老子至,尹出迎之,老子遂授以《道德经》。
雉尼:即雉的尾羽,皇帝坐朝时仪仗队所执的东西之一。
龙鳞圣颜:宫廷柱上雕刻的龙。圣颜,皇帝的面容,代指皇帝。
青琐:宫门上刻的连琐,有纵横交错的花纹,涂以青色,叫青琐,此句借以指代朝房。
解读:
这首承第二首,追想盛唐兴旺时期的景象。
唐朝隆盛的时期,于终南山北筑蓬莱宫,又仿汉武帝故事,作类似承露盘一样的事情。
诗前三联极写朝廷昔日豪华气象,境界阔大。先以浓笔重彩追记天宝盛世朝见天子的隆重场景,巍峨的宫阙、高耸的露盘、富丽的瑶池、雄伟的函关、精美的仪仗、威严的天子,这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令人敬畏。但诗人借汉事以讽李唐王朝虽在盛时已有这些荒诞行为。
颔联借上联所谓“瑶池王母”“紫气东来”等神仙传说,诗人记忆深处长安宫殿盛大赛马伟大,然而自玄宗西逃入蜀之后,如今是满目疮痍,真所谓“不胜悲”,思之令人不禁涕泪纵横。
颈联说诗人初次面圣时的情景,这已经是十多年的事情,然当时情景恍若眼前——上朝受到建君王的接见和自己受到的恩宠:皇帝坐朝时,雉尾宫扇等仪仗之盛,象云移动一样;云开日见,阳光照在庭柱的龙鳞上,看到了皇帝的面貌。
尾联则一笔兜转,由追忆往事拉回现实:自己年老孤独,病卧沧江,只能在梦中去回味当年身列朝班时的感受。诗人而对萧森峡江的岁暮景象,有如此厚实的情感积聚,这也得益于他丰厚的人生经历,于今昔对照中深寓时不我待的身世感叹。
同样写秋兴,此首又与前不同,可见诗人情思络绎,笔力矫纵,非常人可及。杜甫每饭不忘君,古人赞为美德,现在则应视为诗人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所以这首诗就没有好多积极的思想,但写兴盛气象却很有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