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唐诗解读——杜甫之《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问。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注:

蓬莱宫阙:传说海上仙山有蓬莱、方壶、园峤三座山,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借以指长安唐朝的宫殿。

承露金茎:汉武帝求长生,听方士的话作承露高台,上以铜人捧盘承露,传云饮之可长生。

瑶池王母:神话王母住昆仑山之西。瑶池即王母住处。

紫气函关:紫气,瑞祥之气。函关,函谷关在陕西。史载,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学道成后,著《道德经》五千言。尝骑青牛出函关归隐,守关吏尹喜亦好道,望见紫气,知有异人过关,老子至,尹出迎之,老子遂授以《道德经》。

雉尼:即雉的尾羽,皇帝坐朝时仪仗队所执的东西之一。

龙鳞圣颜:宫廷柱上雕刻的龙。圣颜,皇帝的面容,代指皇帝。

青琐:宫门上刻的连琐,有纵横交错的花纹,涂以青色,叫青琐,此句借以指代朝房。

解读:

这首承第二首,追想盛唐兴旺时期的景象。

唐朝隆盛的时期,于终南山北筑蓬莱宫,又仿汉武帝故事,作类似承露盘一样的事情。

诗前三联极写朝廷昔日豪华气象,境界阔大。先以浓笔重彩追记天宝盛世朝见天子的隆重场景,巍峨的宫阙、高耸的露盘、富丽的瑶池、雄伟的函关、精美的仪仗、威严的天子,这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令人敬畏。但诗人借汉事以讽李唐王朝虽在盛时已有这些荒诞行为。

颔联借上联所谓“瑶池王母”“紫气东来”等神仙传说,诗人记忆深处长安宫殿盛大赛马伟大,然而自玄宗西逃入蜀之后,如今是满目疮痍,真所谓“不胜悲”,思之令人不禁涕泪纵横。

颈联说诗人初次面圣时的情景,这已经是十多年的事情,然当时情景恍若眼前——上朝受到建君王的接见和自己受到的恩宠:皇帝坐朝时,雉尾宫扇等仪仗之盛,象云移动一样;云开日见,阳光照在庭柱的龙鳞上,看到了皇帝的面貌。

尾联则一笔兜转,由追忆往事拉回现实:自己年老孤独,病卧沧江,只能在梦中去回味当年身列朝班时的感受。诗人而对萧森峡江的岁暮景象,有如此厚实的情感积聚,这也得益于他丰厚的人生经历,于今昔对照中深寓时不我待的身世感叹。

同样写秋兴,此首又与前不同,可见诗人情思络绎,笔力矫纵,非常人可及。杜甫每饭不忘君,古人赞为美德,现在则应视为诗人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所以这首诗就没有好多积极的思想,但写兴盛气象却很有气派。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看历史典故,读懂中华沧桑28

    看历史典故,读懂中华沧桑28 115.鉴真东渡 公元713年,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考中进士,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唐玄宗赐名:晁(cháo)衡.同期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丰富的 ...

  • 杜甫《秋兴八首》第五首赏析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其诗歌创作的质量和数量在历代诗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他被历代文人称为"集大成者",如元稹的<杜甫墓志铭>,宋祁的<新唐书·杜甫传赞 ...

  • 陈二虎:古梓州,今三台,诗圣杜甫流浪心灵的栖处|大烟摄影

    孙英杰:穿过夜色的媚,凝结成永恒的姿势|一朵文雪儿摄影 文/陈二虎 图/大烟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这里因爱国大诗人杜甫避难,而拥有了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草堂. 当你踏上三台这片土地,你就仿佛嗅到勃勃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赏析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五 唐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评析 <秋兴八首> ...

  • 千家诗(一百二十三)——秋兴八首之五

    秋兴八首之五 杜  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 ...

  •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其五全诗赏析

    时间:2019-02-17 20:52:49    来源:古诗文网    作者:未知    点击: 146 次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 ...

  •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今韵

    119唐 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今韵 一君木子 秋兴八首·其五 唐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 ...

  • 高二适 草书杜甫《秋兴八首》册页

    東海書畫2019-10-22 03:16:00 款识:凤池先生正之,东台高二适. 钤印:高二适 备注:王凤池上款.王凤池,福建著名收藏家.

  • 【诗咏虞山】隅山主人步韵杜甫《秋兴八首》三叠廿四首

    终归一梦浮云局,翻忆百年持柄时 三叠杜甫<秋兴八首>韵 虞山访胜步杜甫秋兴八首韵 一.海畔名山 海雨江潮育凤林,虞山秋色尚森森. 双陵迹共奇峰秀,一墓风添古道阴. 牛卧曾怀常熟愿,龙潜今有 ...

  • 【诗咏虞山】重磅推出钱仲联步韵杜甫《秋兴八首》五叠四十首

    蹭蹬风尘昌谷马,浮沈江海杜陵鸥 [梦苕盦诗存]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1946) 一叶琅玕陨密林,起觇干象夜昭森. 讹言竞说黄天立,大域偏沦纣绝阴. 谁与生灵持旦气,要从危难砺初心. 长明灯下观三世 ...

  • 重磅推出虞山诗派巅峰之作钱牧斋步韵杜甫《秋兴八首》十三叠一百零四首

    孝子忠臣看异代,杜陵诗史汗青垂 [投笔集] 钱谦益步韵杜甫秋兴八首,凡十三叠一百零四首.另加四首自题共一百零八首,合成<投笔集>.被陈寅恪誉为"明清之际的诗史,较杜陵犹胜一筹,乃 ...

  • 杜甫《秋兴八首》 注释集评

    在近体诗中,七律是块试金石,步韵杜甫<秋兴八首>则是创作的巅峰.明末清初的"虞山诗派",以家国情怀,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诗坛盛事.尤其是钱谦益步韵杜甫<秋兴八首& ...

  • 步杜甫《秋兴八首》韵十六首

    绍前贤文事   续诗道余脉 步杜甫<秋兴八首>韵十六首 作者:西中文  李继东 <秋兴八首>是诗圣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以遥望长安为主题,八首蝉联 ...

  • 【淮滨诗词】步韵杜甫《秋兴八首》 作者 陈景睿/诵读 鲍风波

    文|陈景睿   诵读 | 鲍风波   配音 | 思无涯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 ...

  • 启功 行书杜甫《秋兴八首》镜心

    钤印 启功之印.元白题 识 右杜少陵<秋兴八首>,郝敬曰:秋兴八首,富丽之词,沉浑之气,力扛九鼎,勇夺三军,真大方家如椽之笔,材大而气厚,格高而声宏.如万石之钟,不能为喁喁细响:河流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