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为何如此珍贵:看看这些墓葬出土就知道了

收藏家聚乐部

收藏家自己的家园!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代。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

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汪兴祖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大纵横》
收藏大纵横

尽量多给藏友一些收藏参考!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第2处,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1389)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罐残高33厘米,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出生两月受封鲁王,15岁就藩。
罐的颈部缺损,罐的青花发色比较鲜艳,主体纹样为四爪云龙纹,龙的形象矫健,小头细身,胫部的莲瓣纹中夹有大括号样的莲瓣尖。
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
第3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25年(1392)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195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通体五层纹样,绘画精美:肩部为杂宝覆莲纹和缠枝莲纹,腹部绘萧何月下追韩信纹,绘有萧何、韩信和艄公三人,画面点缀芭蕉、竹石、松树和梅花等纹饰,胫部饰卷草纹和花卉仰莲瓣纹,有大括号式的莲瓣尖。
这件梅瓶完整无缺,是国宝级文物。
沐英墓出土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藏家天下》
藏家天下

给藏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
公众号
第4处,安徽省蚌埠市明洪武28年(1395)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1973年出土,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汤和生于元泰定3年(1326),卒于明洪武二
十八年(1395),墓中出土了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和玉器100余件。
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第5处,湖北省钟祥市明永乐12年(1414)郢靖王墓出土的两件青花梅瓶,2006年出土,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座合葬墓,墓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栋夫妇。朱栋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卒于明永乐12年(1414)。
出土的二件梅瓶,一件是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青花发色浓艳,有铁锈斑痕,绘画画笔比较粗犷,一共绘有四层纹样,肩部是杂宝莲瓣纹和缠枝牡丹纹装饰带,腹部主题纹样为四爪云龙纹,龙纹形象威猛,细颈,胫部绘莲瓣纹。
朱栋墓出土青花龙纹梅瓶
另1件是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发色较云龙纹梅瓶稍微显得淡雅一些。
朱栋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
第6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乡尹西砂石厂明永乐14年(1416)王氏墓出土的元青花凤穿花纹梅瓶,1990年9月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王氏是明孝陵卫指挥使萧氏的妻子,这是一座分室合葬墓,萧氏墓已经被盗,墓中有精美的青花残片出土。
第7处,南京市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出土一件青花莲池鸳鸯纹碗,1960年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碗高13.4、口径30、底径9.3厘米。
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宋晟、叶氏为明永乐朝的皇亲国戚,其子宋琥为当朝驸马。宋晟墓中出土了白釉瓷和龙泉青釉瓷169件,另外还出土了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等随葬品。宋晟夫人叶氏墓中出土了白釉瓷、龙泉青釉瓷、黄釉瓷、青花瓷,一共33件瓷器。值得一提的是,宋晟儿子宋琥和长孙宋铉夫人墓中各出土了一件釉里红松竹梅纹梅瓶。
第8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应塘村明正统4年(1439)沐晟(沐英之子)墓出土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1959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沐晟墓出土青花牡丹纹梅瓶
第9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季桥乡颜刘村凤凰墩明成化6年(1470)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1980年出土,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博物馆收藏。
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藏界看点》
藏界看点

小小收藏界,看点却多多。
公众号
元青花的主色调以蓝白为主,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因为蒙古人喜欢白和蓝,而蓝色又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13世纪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进入中国,其中有工匠、天文学家和医学家,他们带来了西域文化。
元朝建立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创了一代中国人审美的先河。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现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元青花后期有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二是因为元朝后期,朱元璋长期驻扎景德镇,他对战争和人物题材的偏爱影响到了元青花。
元青花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它与唐宋年间的陶瓷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使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其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
元青花价值连城既有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的自身工艺也达登峰造极的水平。无论是颜色、画艺、质量,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其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弥漫的雄霸之气,强烈地震撼着每个喜爱元青花的人。
元青花之所以如此珍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存世量极为稀少。正宗的元青花已知的全世界不过300件,画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为稀缺,全世界已知不足10件,都藏于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
而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乃至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没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可见其珍罕的程度。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重点》
收藏重点

关于收藏,重点全在这里!
公众号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掌柜》
收藏家大掌柜

关于收藏,还是听听大掌柜的吧!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国内出土元青花(一)

    元代  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1985年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藏 元末明初  青花鸳鸯纹大碗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M6宋晟夫人叶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藏 元末明初  青 ...

  • 南京出土的那些梅瓶 ,最便宜的也得过百万吧

    古代艺术 <饮流斋说瓷>中道:"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 图1 上 ...

  • 考古队员意外摔了一跤,却捡漏一件40亿国宝,盗墓贼估计要被气晕

    每次古墓的发现之后,我们考古队似乎都能看到盗墓贼的影子,要么发现了盗洞,要么是古墓被破坏的很是严重,遇到这样的情况,的确给古墓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放弃,毕竟盗墓贼也不是万能的,除非遇到像 ...

  • 元青花为什么这么珍贵?看看这些墓葬出土的就懂了!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代. 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 ...

  • 元青花为何如此珍贵:看看这些墓葬出土的就懂了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代.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 ...

  • 元青花为何如此珍贵:看完就懂了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代.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 ...

  • 这种元代瓷器:居然比元青花更珍贵!

    一.古老的民间制作工艺"沥粉" 中国的沥粉贴金工艺源远流长,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 ...

  • 这种瓷器:居然比元青花更珍贵

    一.古老的民间制作工艺"沥粉"   中国的沥粉贴金工艺源远流长,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 ...

  • 用镜头揭开比元青花更↙珍贵的元代卵白釉沥粉涮金高足杯的神秘面纱

    元代卵白釉沥粉瓷器就是在瓷器胎釉上,采用矿物原料作为"粉"剂,以线描堆垛成各种图案经烧造呈色而形成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元代沥粉瓷器.元代卵白釉沥粉涮金瓷器存世极其稀少.本高足杯为私人 ...

  • 比元青花更珍贵:元代沥粉贴金瓷

    一.古老的民间制作工艺"沥粉"   中国的沥粉贴金工艺源远流长,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 ...

  • 元代沥粉贴金瓷:居然比元青花更珍贵

    元代沥粉贴金瓷:居然比元青花更珍贵

  • 只知元青花珍贵?这类元代珍品更是价值不菲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但当时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创新良多,成就斐然,产生了诸如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红釉瓷.蓝釉瓷和孔雀蓝釉瓷等全新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