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这个办法你或许没想到
过年的时候,我和朋友约着一起带孩子聚聚,她家女儿娜娜今年初二,在海淀上学。
吃饭时,两个孩子说起各自的学校生活。
娜娜说,他们班主任特别好。
怎么好呢?我问。
娜娜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我们老师特别重视做人。”
哦?此话怎讲?
“她会关注每个人的情况,比如谁遇到烦恼了,谁不敢举手发言了,她都会找他谈心。还会关注到很多细节,比如说话不能带脏字,要双手接老师递过来的东西。”
娜娜妈妈还举了个例子:娜娜和邻班一个男生关系比较好,其实他俩并没有什么,但邻班的班主任就如临大敌,还告诉了娜娜的班主任。
班主任找到娜娜,问清情况,说:没关系,很正常的。
一点也没有大惊小怪。
母女俩说起来滔滔不绝,我和橙子也听得入了神。
我俩都有些被触动:原来,真的可以有这样的老师。
这次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收获。
因为关于学习和做人这件事,我们之前也和橙子说过。
橙子今年上初一,学习的劲头很足,成绩也还不错。
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隐隐感到,在特别重视学习的大环境下,他有了一点“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不用管”的苗头,认为学习好就代表着全部。
我和橙子爸爸都觉得,学习固然重要,但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养成也很重要,如果眼里只有分数,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时和他聊起这个话题,他就有点委屈和不耐烦:
我这是学习好,你们才这么说。我要是成绩不好,看你们还这么说吗?我都这么努力了,你们还不知足!
换位思考一下,小孩的委屈我们也理解。在他现有的认知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
所以,靠单纯的说教是没用的,只能在生活中找机会,慢慢让他明白,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
没想到,这次聊天,小伙伴的一番话,让橙子发现,原来还有不天天只抓学习的老师,原来也有人和爸妈想的一样,认为做人更重要——而且这个人还是老师,还真的这么做了。
我想,当他有了这样的发现,可能对我们说的话就会少一些抵触,也许会有所思考。
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他不再是那个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小家伙了,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他开始对父母的话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不耐烦:天天都是这些陈词滥调,整天讲大道理,好烦。
甚至,当父母说的多了,他会拒绝与父母交流,关上房门和心门。
父母被挡在门外,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我们不妨试试这个办法:借助第三方的力量。
什么是第三方?
就是除了父母和孩子以外其他的人或物。可以是孩子的同辈,可以是他信服的人,也可以是图书、电影等媒介。
第三方的特点是:
要么比较客观、中正,没有预设立场(比如图书、电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
要么和他有相似的处境,有共同语言(比如同辈、同学)
要么是孩子所认同、信服的(比如榜样、偶像)
这几类人(或物)说的话,孩子更容易接受。
所以,我们不妨找到合适的第三方做我们的代言人,向孩子传递一些观点和看法,间接起到教育、引导的效果。
就像这次吃饭,小伙伴的一席话橙子就很容易听进去。
同样的话,是谁说的,这非常重要。
如果是父母说的,不管说得对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本能的抗拒——你们这么说,又是想教育我,我不听!
如果是同伴或者其他人说的,因为外人并没有存着一颗要管教的心,说这些话没有预设的目的,孩子卸掉了防御,就更能听到心里去。
我认识一位很有智慧的妈妈,儿子上了中学后,她逐渐摸索出一个有效的方法:
每当儿子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选择,她一般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先找到合适的人沟通,让这个人再来和孩子谈。这样,孩子就比较能接受。
她找的都是儿子很佩服的人,比如孩子喜欢的老师、优秀的学长、家族里的长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
对这些人,儿子先有三分敬重和信服,他们说出的话,孩子更能听进去。
用这个方法,孩子从中学到大学,每次做出的选择都还不错,她和孩子的关系也一直很好。
(当然,前提是这位妈妈确实很开明,一直抓大放小,只在关键节点上下功夫。)
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拓展孩子的认知,让他看到生活的丰富性。
对于还在上学的孩子来说,每天学校和家两点一线,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平时接触的也只是家人和同学,视角难免单一,看问题容易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会有意识地让橙子参与我的一些社交活动,为他引入更多高质量的“第三方”。
不再像他小时候那样,纯粹带着他玩,而是有意识地让他多听多看,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给他提供不同的坐标系,尝试从多个视角来看待问题。
比如这次和娜娜妈妈聚会,本来我们俩可以单独约饭,我想着让橙子感受一下海淀同龄人的生活状态,就提议都带上娃。结果证明,双方都收获很大。
这个方法看上去挺简单,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法。
首先,和其他的教育方法一样,这个方法最重要的是发心。
一个人的发心如何,别人是能感觉到的。
如果你把这个方法当作教育孩子的手段,孩子就会感受到浓浓的功利味道。
一次两次还可以,等他醒过味来,就会反感你的别有用心,抗拒这种有意的安排。
结果就是,不仅这个办法失灵了,你和孩子的关系也更远了。
不如放松心态,就当成带孩子长长见识,重心还是放在自己身上。
孩子能有所领悟更好,没有领悟,也没关系,开心就好。
就像和娜娜见面,那天,我们不仅聊得很嗨,吃了美食,还桌游大战三百回合,大人孩子都开心得笑弯了腰,两个孩子也成了朋友。
教育不是正襟危坐讲道理,而是在细节中点滴渗透和影响,你的心态越放松,孩子也会松弛下来,抗拒就越少。
其次,这个方法,其实对父母是有要求的。
作为父母,你的社交圈里是否有认知维度高的人?是否有让孩子信服的人?是否有有趣的人?是否有让孩子心生向往的人?
如果没有,那些人说的话和你平时唠叨的一样,那些人的生活状态让孩子不以为然,你又怎能让孩子听得进去?
见贤思齐,是人的本性。
我们自己也一样,更愿意向我们佩服的人征询建议,而不是向不认同的人或者还不如自己的人征询建议。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所有的教育方法,都离不开父母自己的提升。父母提升了,社交圈也会随之提升,孩子也会随之受益。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很多父母会感慨:自己说了一万遍,天天念叨,都不如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有管用。
与其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如因势利导,借助这个“别人”的力量,也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当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改进教育方式,让自己成为孩子信服的人,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