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丰富的人一定有这两种习惯

精选问答
问:老师好,我想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怎样才能使心灵丰富呢?
'

周国平:欣赏艺术,欣赏大自然,情感的经历和体验,这些都很重要。

除此之外,我提两点一般性的建议。一个是要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上面谈智力教育时,我说人应该养成过智力生活的习惯,现在谈灵魂教育,就是要养成过心灵生活的习惯,优秀的人应该有这两种习惯。

我们平时总是在和别人一起聊天、谈话、办事,但是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什么事也别做,什么人也不见,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这叫独处。
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现在的世界太喧闹太浮躁了,人们都生活在表面,生活在外部世界里,我觉得这很可悲。这个时代大家都很看重交往的能力,我曾在北京机场的书店里看到一本书,书名叫《能说会道者赢》,我一看就感到别扭,能说会道也就是做一个推销员罢了,那算什么成功。
我承认交往是一种能力,但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是更大的缺陷。一个人不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难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内涵的,他对别人也不会有多大益处,他到别人那里去对别人只是一种打扰。一些没有自己心灵生活的人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交往就无非是利益关系,就会互相争斗。
另一个建议是读书,读好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有用的书”与“无用的书”是统一的。一定要读好书。我比较爱读书,但还是有许多好书没有来得及读,也许永远来不及读了,这是特别大的遗憾。当你读了从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人文经典,你会发现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没有读,你是蒙受了多大的损失,可是正因为没有读,你还不知道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人类的精神宝库属于每一个人,向每一个人敞开着,你不走进去享受里面的珍宝,就等于你把自己的权利放弃了,那是何等可惜。
'
问:周老师好,我想我们现在社会,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道德的缺失,道德在我们生活或者人生中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
'
周国平:从人性看,道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人的社会性层次,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个是人的精神性层次,道德是灵魂的追求。这两个层次都不可缺少,但精神性的层次是更为根本的。
康德说,人能够为自己的行为立法,就是说的这个层次的道德。人有超越于生物性的精神性,它是人身上的神性,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这个神性部分,并且按照它的要求来行动,这是道德的本义。
这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它的基础是人身上的神性,是人的灵魂的高贵,它是真正自律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只在社会层面上谈道德,道德就仅仅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是他律。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在行为中体现出这种高贵。什么是灵魂的高贵呢?就是有做人的尊严,有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亵渎人身上的神性的事。
一个人为了满足物欲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泯灭,只剩了兽性,就已经不是人了。事实上,那些做出了道德沦丧之事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不知人的尊严为何物。有的人真的不拿自己当人,遇到这种人你就很难办了。一个自己不懂得做人的尊严的人,一定也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他和人打交道永远是不讲诚信的,不过我认为我们对他还是要讲诚信,就是老老实实告诉他:我不跟你打交道!
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这实际上就是信仰了。信仰主要不在于信不信教,你可以不相信神,但是你一定要相信神圣,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所以要有所敬畏,要知道有些事情你做不得的,有些原则是不能触犯的,触犯了就不是人了,要有做人的原则。
所以说到底,有灵魂的高贵,有做人的尊严感,你就一定会自律,道德和信仰就都有了。如果没有,道德和信仰就都谈不上,你标榜的道德和信仰都是表面的,都是假的、靠不住的。
'
问:老师您曾说过教育应该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算打好这个基础呢?
'
周国平:非常简单,就是看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幸福而有意义。用生长的眼光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阶段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
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把学生时代仅仅看作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它的全部价值似乎只是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我们今天的教育基本上是在这个错误观点的支配之下,以未来的名义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
卢梭说:为了某个不确定的未来而剥夺现在,这种做法是残酷的。依我看,这种做法其实也剥夺了未来,一个人在童年和青年时代过得不幸福,他的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凶多吉少了。另外,我觉得还应该用精神的尺度来衡量教育,大学要培养的是优秀的头脑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就是精神贵族,不只是所谓有用人材,有知识的打工者。大学大学,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就是精神高贵的人,精神贵族。
当然,我们也应该用社会的尺度衡量教育,但这个社会尺度应该是广阔的而不是狭隘的。罗素说:由本性优秀的男女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社会的成员都受过真正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本性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那么,他们互相之间就必定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欣赏,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的高级属性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和发扬。
相反,如果在学校里只是学一点知识和技能,学生一心想的是谋一个好职业,精神上贫乏而狭隘,那么,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只有低水平的竞争,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当然不是一个好社会。
'
问:您很强调要做守望者,您认为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就是做一个守望者吗?你认为你是一个合格的守望者吗?
'

周国平:我不认为做守望者就是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但我认为这是知识分子不可缺少的使命,当然不是惟一使命。知识分子完全可以投入时代潮流,但你必须有跳出来的时候,有与这个时代潮流保持一段距离审察它的时候,没有距离是无法审察的。站在什么立场上审察?就是站在人类基本精神价值的立场上,看时代潮流是否偏离了这些基本价值。我说的守望者是这个意思。至于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守望者,我觉得我自己很难做这个评价,但我一直在要求自己这样做。

'

配图:法国艺术家 Maurice Deni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