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科|教你认识“僵蚕”

内容来源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日常生活中

总会接触到许多中药材

你都能认清吗?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

特别打造

“中药百科”专题

带大家认识生活中的中草药

敬请关注

▼▼▼

来      源

本品为动物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nbyx mori L.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淡色丝菌科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aillant.而致死的全虫体。

别       名

白僵蚕、天虫、姜虫。

产       地

产于浙江、江苏、四川等养蚕区,主产于江苏的吴县、无锡、镇江、苏州、南通等地;浙江的吴兴、德清、海宁、嘉善、桐乡;安徽的泾县、宣城等地;其次四川的宜宾、乐山、绵阳也有分布。

性状鉴别

僵蚕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僵蚕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僵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易折断,其显著的鉴别特点有个专有名词“胶口镜面”,指白僵蚕的横断面, 其外层白色, 显粉性, 中间棕黑色,光亮如明胶的平面, 内有四个亮圈, 为丝腺环。质优良一等品要求抽样检测断面亮黑色丝腺环比例数≥85%。僵蚕气微腥。味微咸。
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虫体表面无白色粉霜,破碎者、中空者不可入药;注意其他原因病死的蚕体不能做僵蚕入药;另有模压的伪品,体粗,断面无“胶口镜面”特征,注意鉴别。
此外,列出本品粉末鉴定的一些特征供参考: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菌丝体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中。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弧状,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圆形毛窝,边缘黄色;刚毛黄色或黄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未消化的桑叶组织中大多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

性味归经

咸、辛,平。归肝、肺、胃经。

功       效

息风止痉,通络定惊,化痰散结。

性能主治

《神农本草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黯,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痒病。”《名医别录》:“治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为末,封疔肿,拔根极效。”《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本草纲目》对僵蚕功效主治做了全面而具体的总结,言其:“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1、多种肝风内动证

 所谓肝风内动,中医学认为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以眩、麻、抽、颤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上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诸种。

(1)、急慢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甚至可威胁小儿生命。所以,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如《东医宝鉴·小儿》云:'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临证常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临证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细致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急惊风来势急迫,以高热伴抽风、昏迷为特征。

本病现代医学称为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如脑膜炎、脑脓肿、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高热惊厥;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慢惊风多出现于久病中虚,或大病之后,以抽风、形瘦、腹泻等为主要证候。

亦多见于3周岁以内的小儿。慢惊风来势缓慢,以反复抽搐为特征,基本上没有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惊风辨证属阴属虚。

僵蚕咸辛平,入肝、肺二经,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定惊,故对惊风、癫痫而挟痰热者尤为适宜。常和清热化痰,息风止痉药蝉衣、钩藤、菊花配伍同用。

僵蚕治急惊风,痰喘发痉者,以僵蚕同全蝎、天麻、朱砂、牛黄、胆南星等配伍,如千金散(《寿世保元》);僵蚕若用治小儿脾虚久泻,慢惊搐搦者,又当与党参、白术、天麻、全蝎等益气健脾,息风定惊药配伍,如醒脾散(《古今医统》)。现代临床仍常用本品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如95版药典小儿惊风散,小儿至宝锭等均以本品配伍清热化痰,息风止痉之品而奏功。

(2)、癫痫 

上述僵蚕息肝风止痉挛而能化痰的效用,对于癫痫发作之手足抽搐神智不清亦常用。常与天麻、全蝎、半夏、钩藤、珍珠粉等同用,如定痫丸。现代临床以本品配胆南星、川贝母、石菖蒲治疗痰热壅盛之癫痫时发,疗效满意。

(3)、破伤风 

破伤感受风毒邪气而致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症状,可用僵蚕与全蝎、蜈蚣、钩藤等配伍治疗,如撮风散(《证治准绳》)。史氏家传五虎追风散由僵蚕、全蝎、蝉蜕、天南星、天麻等组成,治疗破伤风有效。白僵蚕(直者)不拘多少生研为末。每用生姜自然汁调 以鸡翎于伤口上扫之勿令干;仍以生姜汁调2.5克服。(《圣济总录》白僵蚕散)

2、经络痹阻证  

本品有祛风通络的功效,临床应用颇多而效。

(1)、风中经络,口眼喎斜 

肝阳暴张,凤阳升动,卒中脏腑,可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风中经络则致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不利等。僵蚕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可治“中风失音”,常与胆南星、白附子、石菖蒲等同用以祛风除痰开窍,如解语丹(《永类钤方》)。治瘫缓风手足不遂、言语不正:白僵蚕(炒)、乌头(炮裂、去皮、脐)、没药各50克、蜈蚣(炙)25克。上四味捣罗为末,酒面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薄荷酒下日三。(《圣济总录》僵蚕丸)现代临床以马钱子、僵蚕、当归等药物组成的马钱子汤治疗脑出血、脑梗死致中风偏瘫有效。

(2)、头痛 

风热或风寒侵袭或痰瘀阻络或肝阳上扰清窍等,均可致头痛病,不时发作,经久难愈。僵蚕辛散,入肝、肺二经,有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功,止头痛功效。僵蚕用治肝经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肿僵蚕痛、迎风流泪等症,常与桑叶、木贼、荆芥等疏风清热之品配伍,如白僵蚕散(《证治准绳》)。若痰热盛,配伍制南星、全蝎、川芎、天竺黄、丹参等;若外风盛情志郁痛连眉梢,配伍防风、荆芥、羌活等;三叉定痛汤以本品配川芎、钩藤、菊花等活血通络、息风止痛,治疗三叉神经头面疼痛效佳。

3、风热袭表证 

本品既能祛风,又有明目、利咽喉、止痒之效,“僵蚕感风而僵,凡风气之疾,皆能治之,盖借其气以相感也。”可用于治疗。

(1)、僵蚕用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可与桔梗、薄荷、荆芥、防风、甘草等同用,如六味汤(《咽喉秘集》)。

(2)、僵蚕治疗风疹瘙痒,如《圣惠方》用僵蚕为末,内服,治风疮瘾疹,可单味研末服,或与蝉蜕、薄荷等疏风止痒药同用。

(3)、风热目疾,常配伍木贼草、桑叶、荆芥、青葙子等同用。

4、瘰疬和痰核

僵蚕味咸,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故可用治痰核、瘰疬,可单用为末,或与浙贝母、夏枯草、连翘、玄参等化痰散结药同用。僵蚕亦可用治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疔疮痈肿等症,可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同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以僵蚕、白芥子、肉桂、莪术等治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以及一切表面皮肤变肿硬聚结的阴疽证,如回阳软坚汤。

5、疮痈肿毒 

僵蚕味辛咸性平,可解毒疗疮,可治热毒蕴结、疮疡肿毒诸证,可内服可外用。

(1)、疮疡

以本品配黄芩、连翘、玄参等清热解毒之品共用,如普济消毒饮;配伍川芎、桂枝、附子等用于阴证疮疡,如阳和解凝膏。

(2)、乳房痈肿

本品常用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所致的乳房硬结肿胀甚至成脓,常配伍天花粉、漏芦、浙贝母等通络理气活血之品同用;以本品配桂枝、当归、乳香等温经活血散结止痛,外敷治乳癖疗效较好。

(3)、痄腮

对于外感风温时邪内有郁热而致的痄腮、发颐,可用本品配伍板蓝根、连翘、赤芍、蒲公英等同用。

讨论:僵蚕与地蚕的鉴别

1、来源不同: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因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云:“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即暴燥,都不坏。今见小白色,似有盐度者为好。”

地蚕:为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的块茎。别名土石蚕,白虫草等。

2、功效不同:

僵蚕性平,味辛咸,入肝、肺、胃三经,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多种肝风内动证、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等。

地蚕味甘,性平,归入肺,肝,脾经。具有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的功效。

3、性状不同

僵蚕见下图,性状见前文详细描述;

伪品地蚕:为植物块茎,呈纺锤形,两头尖,似蚕状。长2-5cm,直径3-8mm。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略皱缩而扭曲,具环节4-15个,节上有点状芽痕和须根痕。不可见虫足。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颗粒状,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微,味甜,有粘性。本品放水中浸泡时易膨胀,结节状明显。

炮制品规 

1、僵蚕

收集病死的僵蚕,倒入石灰中拌匀,吸去水分,晒干或焙干后去杂质,即可入药。

2、炒僵蚕:

中火将锅加热,均匀撒入麦麸,待起烟时加入净僵蚕,照麸炒法炒至表面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生僵蚕辛散之力较强,用于惊痫、风热、肝风诸症;麸炒后走表之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用于瘰疬痰核等症。僵蚕属于动物类药材,生者腥膻之味较重,一般动物类药材常用酒、麦麸等炒后入药,有矫臭矫味便于服用的作用,这也是中药饮片炮制的常用制法。

用法用量

煎剂:5-10克,丸散:1-2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体虚者不宜,凡阴血亏虚之虚风内动者慎服。
《本草经疏》:凡中风口噤,小儿惊痫夜啼,由于心虚神魂不宁,血虚经络劲急所致,而无外邪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