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精神心理问题——看胡大一教授怎么说

本文来源:胡大一.充分重视精神心理问题的医生教育和科普——让“双心医学”服务模式落地[J].中国全科医学,2019.[Epub ahead of print].[www.chinagp.net]

充分重视精神心理问题的医生教育和科普

——让“双心医学”服务模式落地

谈到健康中国,实现健康中国梦,就离不开精神心理健康,因为健康指的是心身全面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我看到的一些全国的和区域性的健康规划,主要或仅仅谈的是精神心理专科医疗机构与专业医务人员的缺口巨大,很少谈及甚至完全忽视了大量存在于非精神心理临床科室的精神心理问题。

我国培养的医生绝大多数是在传统单纯生物医学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对慢病的精神心理因素所知甚少,甚至缺失。因此非精神心理专业的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推行的仍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不重视或忽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慢病的影响。片面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表现仅限于情绪心境的低落或亢奋,而不了解焦虑/抑郁可表现为广泛存在的躯体不适,突出表现在胸部与腹部的不适感。胸部不适可有胸痛、胸闷、后背疼、心悸、出汗,甚至有濒死感,遇到以这些症状就诊的患者,医患几乎立即形成共识,应去心内科看病。腹部症状可有腹胀、腹痛、腹泻、便急,有了这些症状,自然在消化科就诊。而心内科与消化科诊治的常态是先考虑本科器质性病变,问诊仅有几分钟,甚至三句半,就让患者做大量辅助检查,可能没查出血管狭窄仍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或小血管病。

这种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俗套,一是不能正确诊断疾病,无法让患者解除病痛;二是浪费大量医疗卫生资源,钱花烧越多,病越治越重;三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在不断制造“医源性疾病”。检查得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许多毫无临床意义的检测结果,使患者产生疑病的焦虑情绪,甚至使部分患者心情越来越差,悲观情绪日见加重。

如果不落实非精神心理临床科室的心身医学模式——“双心(心脏心理)”医学服务,这些以胸部或腹部不适为躯体表现的焦虑、抑郁患者长期在心内科、消化科或其他科室频繁就医,仍走不出困境。患者几乎不可能自己主动去寻求精神心理专科的医疗服务。心内科和消化科医生也很少把这些患者转向精神心理专科。即使转了,患者也往往不去;即使去了,也不一定解决问题。例如女性患者有期前收缩,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段非特异性改变等,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也不好判断是否存在病变,难消除患者疑虑。

我从1995年开始执着探索并全力推动“双心医学模式”。区别于国外精神心理科医生为主导的Psychocardiology,更倾向于Cardiopsychology。倡导(1)对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全员的精神心理常识教育与培训;(2)在心内科培养既懂心血管病专业知识,又经过专业精神心理进修学习的“双心医生”。他们能在心内科解决大多数轻中度的常见心理问题;(3)与精神心理专业医疗机构医生形成联络会诊与转诊合作制度。

我在开展志愿者走基层,进社区,下农村义诊、会诊和查房中,深感焦虑/抑郁精神心理服务开展不足,在农村、县乡镇村和绝大多数县级医疗机构中,精神心理服务不是薄弱,而是根本没有。我近5年来在推广全面组建的以预防、康复、老年医养一体化健康慢病管理服务“4S店”的服务模式中,涵盖五大健康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含睡眠)和戒烟限酒。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无论在什么级别的医院和专科行医,都要把精神心理常识作为不可或缺的终身学习内容,并将之用于医疗实践。我从医52年的一个深切体会是:如果一名医生,连基本的精神心理常识都不懂,他很难理解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感受,并得到患者的信任。他将大量使用患者不需要,甚至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的不恰当诊疗技术,去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甚至恶化医患关系。

在充分重视医生继续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开展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健康科普教育。让社会上认识到焦虑与抑郁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这种病很常见,没有什么耻辱感,而要勇于正视,敢于面对。

对于广大公众,应教会其及早及时识别焦虑与抑郁的表现,尤其了解其躯体不适表现。当患者因胸痛、胸闷在多家医院经多位专家诊治过,但又没有心血管病时,应知道变个思路,去看看精神心理医生。

充分重视精神心理问题的科普和对非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的精神心理学教育,推动双心综合服务模式落地,这应是实现健康中国梦,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不能不做,不能不做好的一件大事!

(本文编辑:赵跃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