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版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养生粥

改良版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养生粥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1917~2015),江苏镇江市人,熟谙中医经典,通晓中医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于临证,医术超群,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他在养生方面也颇有心得。

一碗喝了70年的养生粥,使他在90岁高龄时,依然精力充沛,一周三次门诊,每次看二三十个病患。这碗粥主要由生黄芪250g、绿豆50g、薏苡仁50g、莲子50g、白扁豆50g、大枣30g、枸杞子10g组成(5人量)。具体做法是:把黄芪放到砂锅里,加适量水先泡 20 分钟,然后煮15 分钟,把水滗出来,再加一碗水,煮开之后也滗出来,最后把这些水合在一起,用这个水去煮粥。把绿豆、薏苡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进砂锅,再倒进黄芪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煮 40 分钟,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再煮 10分钟即成。

在这里:绿豆入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莲子味甘涩,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固涩下焦的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功用有四:利湿、健脾、排脓、舒筋,生用利湿、排脓、舒筋,炒用健脾。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功能健脾养胃,消暑除湿。它补而不腻,化湿不燥,对于脾胃虚弱或大病后,初用补剂时,先用白扁豆最为合适,能调养正气而无饱闷之弊。白扁豆和薏苡仁均能健脾,但白扁豆偏于消暑除湿以健脾,薏苡仁偏于淡渗利湿以健脾,两者健脾机理略有不同。大枣性味甘温。能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有止泻、生津、补养强壮等作用。并能缓和药性、解毒、保护脾胃。龙眼肉和大枣均能益脾,但龙眼肉偏于养心补血,治心虚,而大枣偏于补脾和胃、治脾虚。枸杞子味甘性平(张锡纯认为其性微凉),功能为滋补肝肾,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久服之,延年益寿。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利小便。生黄芪对于衣食无忧的当代人来讲,个人认为并不是很合适。尽管其性微温,但对于身体无恙或稍微虚弱的人来讲,生黄芪还是会使人出现口臭、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不良症状。与大枣、枸杞子搭配更是“火上浇油”。有人可能会反问:这里不是有绿豆、薏苡仁、莲子等偏凉的药材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只能说个人体质不同,反应也不同。个人认为,对于仅有保健养生诉求的普通人而言,绿豆、薏苡仁、莲子的凉性还不足以制约黄芪的热性。

我们暂时把目光转到朱良春应用这款粥的背景上来。1938 年,朱良春跟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恰逢当地霍乱盛行,求诊者络绎不绝,朱良春每天都要看上百号病人,渐感体力不支,总是觉得疲惫,人也瘦了。在这种情况下,朱良春和母亲一起创制出这款粥。母亲每天给他做一碗,吃了几个月以后,精神逐渐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一吃就吃了 70 年。

也就是说,朱良春是在身体工作强度大,身体虚劳的情况下创制的这款粥。如果您不是有这样的工作和身体背景,或者说您的工作强度较小,或者精神压力较大,但运动量不大的话,并不建议原方照搬。我本人在服用这款粥时,将黄芪改为了山药,这样仍有健脾补肾补气的作用,但没有了黄芪的燥性。同时酌情选加陈皮、炒山楂、砂仁、鸡内金等药食同源、消积导滞的食材,避免出现脘腹胀满等不良反应。

最后再啰嗦一句:这款粥不建议天天吃,一周有个两三次足矣!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健康饮食,快乐生活!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尘缘无碍的后续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