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成熟,是尊重别人的不同
包容别人的不同,是一生的修行。
有人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是的,优秀的人懂得尊重和理解别人的不同,谁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没有谁必须和别人一样。
懂得尊重不同,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包容别人的缺点、欣赏他人的优点,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婚姻中、与人交往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01
一份《中国95后数据报告》显示,“三观一致”是年轻人最看重伴侣的一个条件。
可见,大家都意识到,两个人若想走得长久,除了有感情之外,三观相合是最重要的。
这也让我想起,自己身边有一些已婚的朋友平时也会抱怨,老公和自己三观不合、频道不同,平时小吵不断、摩擦多多。
要求“三观相合”本没错,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能与你三观一致、一拍即合的人少之又少;
没有一颗包容的心,就容易把生活中点滴小事的差异,都上升到三观不合的层次。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三观不合”。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三观不合?
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段解释,深以为然。
你喜欢看书,他喜欢玩游戏,这不叫三观不合; 你喜欢看书,他说看书有什么用,不就是装文艺。这才是三观不合。 你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他喜欢在大排档里撸串,这不叫三观不合; 你喜欢去西餐厅吃牛排,他却说那玩意死贵,你可真矫情。这就是三观不合。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三观完全相同的人,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不是三观一致,而是在遇到不一致的地方时,愿意彼此尊重,互相沟通和包容。
02
康德曾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
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有着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境遇。既然生活中充满着不同,那我们每个人自然也拥有不同的想法,也有权利做出不同的选择。
台湾作家白先勇和主持人陈文茜是好朋友。
当年,白先勇曾凭借《牡丹亭》轰动两岸三地。但陈文茜对它毫无兴趣。
白先勇知道后,非但没有不高兴,同时也很少在陈文茜面前提《牡丹亭》的演出情况,更不会请她发表意见。
对待《牡丹亭》态度截然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继续做朋友。
陈文茜后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
也许,这就是一种深层次的修养,接受别人的“不喜欢”,也尊重别人不同的喜好。
想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说不难其实很简单,但说难也难。
很多时候,有些人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做一些不尊重人选择的事。
这不仅会让彼此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一个人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如何决定别人、控制别人,而是在于尊重别人的自由选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毕竟,你不是他,无法做到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
03
列夫托尔斯泰说:“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
在你眼中是砒霜,在别人眼中就很可能是蜜糖。生活本就不容易,这时更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在民政局工作的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一天,有两个客户来办理离婚,朋友见两人还在气头上,便问起了缘由。原来,是因为妻子昨天回家后和丈夫抱怨:“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6个客户,似乎一个也没谈成。”
而丈夫却指责是妻子的能力问题。妻子委屈地哭了很久,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的付出,还说风凉话。
丈夫见到妻子这个模样,便更加不耐烦,“你这个人怎么老是哭哭啼啼的,我这不是帮你分析出原因了嘛!”
听完这话,妻子也不示弱:“帮我?你要是真帮我,就每月多挣点钱,算真的帮我了。”
就这样,两个人因为这么一件鸡毛碎皮的小事闹上了,最后一气之下决定离婚。
朋友听完了两人的诉苦,觉得他们的问题,就出在了没有换位思考上。
如果两个人学会将心比心,那原本的局面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妻子说:“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6个客户,一个也没谈成。”
丈夫说:“忙一天了吧,快坐下来喝口水吧!”
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表达,就能避免一次毫无意义的争吵。
就像刘嘉玲曾总结的婚姻相处之道:
“长久的婚姻一定是相互的,你以为自己在忍别人,其实人家也在忍你。”
深谙这一点,婚姻才有可能共挽青丝到白头。
当然,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换位思考都是让人如沐春风的力量。
04
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尊重才能换来尊重,成就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
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让你特立独行;允许别人与你不同,则让你海纳百川。
尊重、包容别人的不同,是一生的修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和感受,如果你不能完全理解,请试着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学会去理解你不理解和不理解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