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里头遗址来看夏朝时代的文字,才知文明发源的艰难!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夏王朝中晚期都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中后期都邑已得到国内众多专家认可,但二里头遗址是否是夏朝都邑以及夏朝是否存在在国际上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已有的考古发掘成果中仍缺乏成体系的文字出现,毕竟文字是成熟文明的标志与火种。
目前考古成果里仅发现了一些像似文字的符号,但数量少,仅有24个(如下图),不成体系,这为证实夏朝存在以及二里头是夏朝都邑带来了困难。
研究夏朝并证实它的存在,意义重大,这是要解开中华文明来自哪里?它的初始状态是什么样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是3500年,而是更久远的5000年?
研究夏朝,不仅是要让世界了解与认可华夏文明5000年历史,更重要是我们自己也要搞清楚,也必须搞清楚,不然你我他来自哪里?这个问题就无法解答。
在上世纪90时年代初,国家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利用各类现代科学与技术,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结束后,成果丰硕,但争议却一直存在,质疑声不断,尤其是夏代,对夏代的断代还是缺乏强有力的直接证据,史记中记载的很多事件发生没有?发生在什么时间?整个夏代各王的纪年,也都还不是很精确,很多只能划定在一定时间区间里。
司马迁的《史记》距夏朝接近2000年,《竹书纪年》,《尚书》距离夏朝也有接近1500多年,即使最早记录夏代大禹功绩的青铜器“遂公盨”也是在西周铸造,据夏朝也近1000多年历史,那个神秘的夏朝仍然有待我们的研究与发现。
如果能在二里头能像殷墟遗址那样发现大量文字载体甲片,哪无疑会对其历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与铁证,还能为夏朝最精确的纪年断代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殷墟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证实了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的历史,并为其断代提供了详尽和有说服力的证据。
我认为文字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古代人类在长时间的社会经济实践中积累、使用与演变而来的,二里头目前被认定为夏代中后期都邑,它的时代距离商代殷墟时代不远,两处地点很近,都在河南,这就不得不让人相信两处文明应该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和传承。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高达15万片,文字成体系而且数量众多,可以想像他的形成一定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不可能凭空飞出来,它一定有来源,有演化。
二里头遗址距离殷墟遗址间隔时间也就四五百年,两地地理位置又如此相近,一个在河南安阳市,一个在河南偃师市,距离270公里,直线距离更短,两者都是王朝都邑,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权力中心,二里头与殷墟遗址均发掘出了大量的陶器、玉器、青铜器,骨器,作坊,都发现了大型宫殿遗址,二里头宫殿遗址的形制与规制与商周乃至后面朝代极为相似,如果这些夏朝文明成果都能传承到商朝,同样作为文明符号的文字就更应该如此。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殷墟甲骨文的来源应该与二里头的文明有关,夏朝无疑也应该有自己的文字,或许字有所变化和不同,或许更加原始,数量更少,使用范围更小,但一定有,而且还与甲骨文存在某种关联与传承。
上图为距今至少3700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目前二里头考古经过半个多世纪发掘,也只是发掘了其中很少一部分面积,相信终有一天随着考古的持续推进,二里头会为我们带来更大惊喜,包括夏代文字的发现,届时经过实证的中华文明又将向前推进471年左右,夏朝17位帝王的神秘面纱将会逐渐揭开,变得越来越清晰,大禹治水就将不是神话,而是中华文明精彩纷呈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