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下的自省——技术传播也有咎(上)
这篇文章估计要招人骂!
食用菌行业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分析其原因的时候,很少人注意到技术界的责任,我个人认为,食用菌技术的廉价传播,也导致了食用菌产业人才的畸形构成,这是降低了产业准入门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否认,这种廉价传播的背后,也有政府行为在助推,但除去这个政府助力之外,业界的技术人员,尤其是所谓实践性技术人员,都自觉不自觉的进行着这种廉价传播,因此加剧了整个行业的低层次技术滥觞。
一、技术的业态
如果说一般情况下各个行业的技术人才结构是呈橄榄形的话,食用菌行业就是典型的金字塔形,而且顶角是钝角。
过剩状态下,并非人人都亏,永远有少数高手和局部盈利。高手的盈利有两种模式:都是真功夫,一种是单位产出成本低,另一种是产品质量优,前者是同价格下同质量下拼产量胜出,后者是同产量下通过质量差异拼价格占领高端。而局部盈利的状况关键点,就是在技术不普及的地方有垄断性——也就是局部不过剩。
而反过来看过剩下的亏损,绝大多数是因为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问题。对个体生产者来说,技术水平问题居主要成分,而对企业生产来说,管理水平是更加主要的问题。当然不否认在某些企业也存在技术水平问题,甚至也很严重,但因为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决定于老板,而是由老板的管理水平决定。
有一个例子,在西北某企业,老板一直亏损,而这个企业基本上是他聘用的总经理在管着,这个总经理没有别的长项,唯一的能力就是会拉师承及会与名人合影。据说总经理先生只是某名校的自费生,当然有人请吃喝的话,先生们也乐意前往助阵营造形象。而合影这件事,老板就太不懂了,和谁合影就表示有资格和谁平起平坐么?笑话!
个体和企业的盲目投入,前提便是不认为技术存在难度和水平差异,也不认为技术是盈利的要点,亦即用通俗表达是“看不起技术”。虽然表面上是这些看不起技术的人吃亏了,但总体看,是这种投入连累了更高水平的业者。这种状况的结果是资本成为关键了。
本来任何产业的正常化,是技术、资本、市场三者的共同构建,食用菌行业的怪诞就在于技术滥觞导致了市场的失衡,故资本才能一枝独秀。而一枝独秀的资本又回过头来产生了更加看不起技术和固化技术人才两个极端,前者进入恶性循环的道路不能自拔,而后者让高层次技术基本上封闭起来不能传播。
二、廉价传播的模式
廉价传播的第一个模式是短训班,这是来源于政府行为的一个做法,早期的技术推广都是这个模式。在只有平菇自然季节生料栽培一个技术的时代,这种基本上顺其自然的技术用这个方法效果还行,但随着这个技术的过时,以及熟料培植的扩张生产季节,培植技术的内涵大为增加,短训班显然不足以传播够用的知识了。
短训班模式之所以行不通,与食用菌技术病虫害的严重化也有关系,在早期(1980年代中后)大体上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那时候可以泡水销售,质量基本上不讲究,所以只要不污染,差不多都是稳定盈利的。后来消费者成熟,挑剔产品,有些这个时代的生产者就很快退出了。真正系统化的,足以应对环境变化的培植技术,短训班是完全不能胜任的,至于个别短训班出身的,能够走到后来,基本上是以自学为主,其代价也很高昂。所以,今天继续存在的短训班,难听点说就是骗局,至于是什么机构做这个,那是没有关系的,知名高校也不行。
那是一个食用菌暴利时代,交通运输不便,许多地方赚钱的关键是能不能买到棉籽壳。由于原料的关系,接下来产生了第二个廉价传播模式,这就是供料加技术指导。
直到现在,这种供料加技术指导的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因为这种原料供应者,别的功夫不一定好,走得多看的多是肯定的,这种技术水平虽然不实用,但对缺乏真正技术的人,多多少少有点雪中送炭的味道,所以还是比较瘦欢迎的,只不过不收钱的事情,也就没责任了。这种情况之所以也不能扩张了,是因为这种技术的口头宣传一旦不兑现,可能连原料钱也收不回,所以必须现金交易,现金交易之下,就没有技术传播的动力了。但同样为了笼络顾客,这种模式也还不能灭绝,因为这种人信息也还是非常灵通,也有些技术信息传播的价值。
第三个廉价传播模式是供应菌种的附加技术咨询指导。
通常制种者多数本身技术水平都会略高,但并不完全如此,尤其是老板不搞技术的,指导就是空话。这种模式的目的性很强,一方面证明菌种质量,避免承担说不清楚的责任,另一方面稳定客户。只是因为菌种业务很宽,实际指导精力也不够用,效果也不一定好,但对于有经验的用户的补充效果倒是不错。另一个问题出现在水平太低的生产者,指导肯定帮不上大忙,而生产者往往还要归咎于菌种,这种事情是这种附加指导的模式最为头疼的问题,然后赊账也为这个模式留下隐患,总之,这种模式也比较头疼。
最后两种廉价传播模式是劳动力换技术和友情亲情传播,这个就无需解释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