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月球的质量、体积、地表特征等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月球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天体,人类的脚步已踏上月球,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的科考。有关月球的数字:1.距离:384400KM月地距离的测定可由月球的地平视差(ρ=57′)得出。但随技术的发展,目前可通过激光测定月球的距离。激光测月的误差仅为几厘米。2.大小:线半径R=1738KM=27.25%R视半径ρ=15′33″3.质量:7.196*1025g=1/81M月地距离384400km线半径1738km视半径15′33″月球质量7.196×1025g因质量小,因此不可能保有大气。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液态水,没有天气变化。月球的面貌总是保持不变,月球上是一个无声的世界。由于月球质量小,产生了一系列后果:——重力小。月球表面重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无大气。重力小,便不可能保有大气。由于没有大气存在: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可达120度以上,夜晚则可下降到-180度以下。月球的天空不分昼夜,即使在太阳照射的“白天”,月球上的天空仍然是黑暗的。太阳与星星共存。阳光照射处很亮,背影处则是伸手不见五指。无水分。由于没有大气,也不会存在液态水。因此也不会有天气变化。没有风霜雨雪等天气,在内力作用十分微弱的情况下,月球面貌总是保持不变。月球表面不存在液态水并不等于月球不含有其他形式的水分,科学家认为在月球土壤以及岩层中应该有固态形式存在的冰层。如果确实的话,我们可以利用其分解出氢气和氧气,并进一步为建立月球基地提供条件。据上海网上天文台2006.10.8航天动态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将于2008年发射探测器撞击月球南极,其任务之一就是确认月球上是否存在冰层。由于月球的视半径与太阳相当,在天空中非常引人注目。面对一轮明月,古人常有许多遐想。他们将其称为水晶宫,认为上面有嫦娥、玉兔,还有一颗生长不息的桂树。当然现代人已知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但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呢?月面概况:1.月海和月陆月面上存在着明暗对比明显的两类区域:明:月陆,隆起的高低,由较浅的岩石构成,反照率高,故明。暗:月海,广阔的平原,由灰黑的岩石构成,反照率低,故暗。月面上海陆分布不均,正面月海较多,反面月陆较多。2.环形山四周凸起,中部低洼的环形隆起。数量众多,大小悬殊。直径200KM-几十厘米。成因:大——火山爆发而成。小——陨星冲击所致。主要环形山:第谷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开普勒环形山3.内部结构:月壳,月幔,月核。月球有和地球类似的圈层结构,也可以分为月壳、月幔、月核三层。月壳为0~60KM,月幔60~1000km,月核1000km以下。月壳和月幔组成坚硬的岩石圈。月球起源:“月球起源”是个十分古老的问题,但今天天文学家对此仍然是众说纷纭。18世纪以来的月球起源假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类,即同源说、撞击分裂说和俘获说。1.同源说认为月球和地球具有相同的起源。地球和月球是在太阳星云演化中同时产生的两个天体。但自从“阿波罗计划”之后,科学家获得了大量令人震撼的照片和382千克月球的土壤岩石。月球起源“分裂说”逐渐占据了上风。2.撞击分裂说据一些科学家推测,在地球生成的早期,曾经有一个相当于火星大小的星球撞击地球,造成的碎片后来聚集形成了月球。如果情况的确如此,月球的含铁量将会比地球低,而镁和铝这样的轻元素的含量则会高一些。3.俘获说月球和地球是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地球把运行到附近的月球俘获,成为自己的卫星。据上海网上天文台报道,2006年9月初,欧洲宇航局的绕月航天器“Smart-1”已完成对月球表面化学成分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月球表面含有包括钙和镁在内的一些化学元素。这些数据将帮助科学家追溯月球表面地理形态的演化过程以及月球的起源。月亮的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兔(阳鸟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歇后语: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初七八的月亮——半边阴。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大年三十盼月亮——妄想。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上弦的月亮——两头奸(尖)。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月亮跟着太阳转——借光。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月亮跟着日头走——惜光宇航员上月球——破跳高世界纪录坐火箭上月球 ——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