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师手札(二十四)——游戏:毒药还是良方?游戏教学的一体两面
众所周知:康复师X反对桌面dtt的教学方式,由此造成了一个错觉,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我们注重游戏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其实是对我们极大的误解。
也看到很多家长因为育儿的本能觉得桌面反人性,就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亲人性,互动性,每天上大量的游戏课,美名其曰增加孩子对人的兴趣,似乎对人有兴趣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实际上我们康复师X从始至终都非常反对游戏教学。(自闭症康复师手札(九)——游戏教学真的OK吗?!)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对我们发出灵魂拷问:孩子不都得玩游戏吗?难道我们要禁止玩游戏?仿佛我们提出反对游戏教学就是苛待孩子,这让我想起我们以往与某些机构老师、机构负责人的辩论,我们提出反对桌面dtt教学,反对抛开孩子发育本身谈ABA,于是就变成了康复师X反对ABA,恰如我们说反对游戏教学就变成了反对游戏。
而真的当我们非常有诚意的提出论据论点的时候,杠精们死死抓住“你反对ABA”,“你反对游戏,而孩子需要游戏”用文字游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我们进行批判,仿佛我们说什么都成了政治不正确。
今天索性把这个事聊聊清楚,康复师X为什么反对游戏教学,同时重申一点,是反对游戏教学,不是反对游戏。
皮亚杰认为游戏阶段理论中游戏的发展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不同游戏阶段代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水平:
1.练习性(感官类游戏)0-2岁
练习性游戏也称为感觉运动游戏,是儿童产生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与感知运动阶段相对应。这个阶段的游戏最初是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不断反复练习已有动作,从简单的、重复的联系中,尝试发现、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例如:小孩子会不断地把玩具扔在地上再捡起来。
2.象征性游戏2-6岁
象征性游戏又称符号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与前运算阶段相对应。这个阶段的游戏中出现了象征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来使用。比如:过家家时,用树枝代替筷子。
3.规则性游戏6岁后
规则性游戏是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与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组织游戏。例如:跳房子、跳皮筋、下棋、打牌等。
了解了正常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我们来看一下机构的游戏课对孩子做了什么,我大概了解下,机构的游戏课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对一游戏课:
一个老师一个孩子,一个三五平的教室,一节课45分钟左右,收费200-500不等,对于一些早期干预特别是零基础的孩子,基本上是老师一个人的自嗨,偶尔孩子被老师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吸引,老师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看,只要方法对,就不信孩子不看人。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孩子来说,就是疯玩,怎么开心怎么玩,怎么滑稽怎么玩,一节课下来老师嗨,孩子也嗨,家长看到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开心灵动,对此深信不移。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年过去,孩子越来越难逗笑,认知没有得到发展,情绪问题愈发严重。
团体游戏课:
一群能力差不多的孩子,参与排队走圈圈、抢椅子、丢手绢等简单游戏规则的游戏。能力好一点的孩子听到老师的指令就会去做,能力差一点的就茫然的跟着家长的操控,仿佛牵线木偶,对于孩子而言所谓的参与游戏就是执行老师的指令,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也都可以学会,但是毫无乐趣可言。
老师会分析孩子没动机,介入一些强化物来让孩子能够参与进来,但孩子也仅仅是因为强化物而参与,而非游戏本身的乐趣。
社交游戏课:
当机构评估孩子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开始开展社交游戏课。提前设计好台词和场景,
A:你好,我是小A。你叫什么名字?
B:你好,我叫小B。我们一起玩吧。
A:好的,我们去玩积木吧。
B:我们去玩积木吧,真开心。孩子当然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表达,更多的时候是老师辅助下的仿说,密集教学了两周,孩子终于学会了对话。
到游乐场,看到某个孩子,家长颠颠带过去,美其名曰:泛化。
在家长的提醒下,孩子说出了社交课上学到的台词:你好,我是小A,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看了他一眼,没理他,小A急了,我都说我是小A了,你怎么还不回答?继续说:你好,我是小A,你叫什么名字。小孩跑掉了,小A直接崩溃……
以上三个例子涵盖了大部分机构的游戏教学模式,为什么我们如此旗帜鲜明的反对游戏教学,因为游戏的发展是基于孩子的认知能力,脱离了认知去发展游戏,无异于去建一个空中楼阁,看似美好,但现实极其残酷。
逗弄孩子、以孩子兴趣为中心的游戏方式会人为的提高孩子对外界反应的阈值,强烈的刺激对孩子犹如毒品蚕食着孩子本该对外界的正常语言的反应;因为孩子能力的不足,老师或是家长对孩子做的事都有可能演变成为错误链接;孩子认知没发展到假想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时候,强行去教,甚至用强化物去诱导,导致孩子在游戏中全程关注点都在强化物上,丧失了孩子本可能独立发展出来的游戏能力。
游戏、社交方式千千万,大量的重复式的训练只会导致孩子对社交、游戏的理解更加单一刻板,当孩子在正常的社交环境中呈现出错误的不合时宜的状态时,我们是否也该想到这究竟是自闭症的因,还是错误干预的果?
在我们康复师X的体系里,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游戏发展过程,和正常孩子唯一的不同在于认知及心理年龄的差距。所以我们的参考值可以用四阶图,正常孩子一阶段完成1岁半到2岁;2阶段完成2-3岁;三四阶段3-4岁。那么我们关于什么阶段玩什么游戏就很清晰了。
一阶段:练习性、感官类游戏阶段
亲子之间的肢体游戏、积木搭高推倒、乱涂乱画、多米诺骨牌、荡秋千、扔石头、跳台阶、扔海洋球、骑平衡车、亲子跑步、举高高等等都属于感官类游戏的范畴。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喜欢到处扔东西、开关门、看广告牌,这是孩子发展不能跳过的的必经阶段,有了科学依据,就不会再把这些行为定义成自闭症孩子特有的所谓刻板行为,我们只需要让孩子的认知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中得到发展,孩子会自然而然的渡过这个阶段。相反,用一些所谓的ABA手段强行干预,反而使得一些孩子迟迟不能消退。
二阶段:感官类游戏➕想象类游戏
经历了一阶段多样本多场景多事件经历的片段,孩子习得了名词规律,名词规律代表着孩子获得了最早期的归纳和提取功能,这是玩想象类游戏的前置能力。
我记得越越第一次想像游戏是学会了150个名词后,一次搭积木的时候告诉我他搭的是一个快递柜,因为发生的频率足够高,足够熟悉,参与的足够多,没有任何引导,水到渠成的从感官类游戏过度到想象类游戏。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发展到后期,一些nt的乐高课、绘画课、科学课、绘本课都包含着大量的构建想象,与其花钱去上百害无一利的机构游戏课,不如将孩子能力提升到二三阶段的时候去上这些课程。
三四阶段:感官类游戏+想象类游戏+规则游戏
孩子每提升一个能力阶段,就能解锁更多的游戏,到了三四阶段,很多游戏已经不能单纯的认定它属于哪一类游戏。
比如捉迷藏属于规则类游戏,但当孩子被捉到的那一瞬间,又属于感官类游戏,如果我们带入一些老虎去找小白兔,也可以属于想象类游戏。
当孩子能力达到这个阶段,我们的生活体验需要更加丰富,包括生活事件、动画、绘本的多方位体验。
在这样的游戏里,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以往的经验,提供一个环境引导孩子在游戏里遇到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基本干预到这一步,孩子去和小一两岁的孩子玩就不太需要大人的过度参与了,只需要在孩子遇到困境的时候,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孩子就会从这些经验中获得成长。
干预是个技术活,既需要家长有全局观,又要对孩子有着细致入微的感知和了解,还要从千千万万个信息中筛选出真正对孩子好的,着实不易。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可以让家长对干预中游戏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有了这个衡量标准,我们至少知道我们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补充一句:游戏的本质是娱乐,是每个孩子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它能提供一部分优质样本,但不能取代生活成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更不能强行的抛开游戏本身的娱乐性去空谈教学。关于游戏,其实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现在已经在构思阶段,先在这里立个flag,激励自己尽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