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上海话”不该出现在城隍庙
昨天说了,我到城隍庙去谈工作,顺便看了看周围的小街。虽说周边变化较大,豫园商城大门里头倒还是热火朝天。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关系,城隍庙暂不对外开放,现在警报解除,善男信女又有地方可以烧香磕头了,只是手续麻烦点,量体温、查健康码是正常手续,还要网上预约。寺院道观的周围总是最热闹的,南京有夫子庙,苏州有玄妙观,香港有庙街。上海城隍庙不遑多让,来沪的游客都要来的。想想也是,我们出国旅游不管去哪里,也是看看教堂寺院,然后去集市体验民生,最好捡点便宜货。城隍庙及周边本来也是集各种旅游要素于一身,现在把周边居民都迁走,不晓得打的什么主意。可能想消费升级一下,但来城隍庙旅游的多是外地游客,上海人来得少。升客人的级,人家是否买账天晓得。
上海城隍庙
去湖心亭必须从豫园商城内部经过,现在还是正月里,过年的气氛还有,我注意到不少霓虹灯和广告牌上,写了一些上海话的常用语,不看也罢,一看,我觉得有些问题。于是拍了几张照。
图1
图2
图3
图4
众所周知现在上海文化式微,上海小孩不会说上海话,已经成了社会问题。豫园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在灯会上主动推广上海的语言,初衷是好的,值得赞扬。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我认为有不少上海话写得不标准、不规范,会对受众产生误导。如第一张图中“来切年夜饭”中的“切”,很显然不管普通话还是上海话,这都应该是“吃”。口语交流的上海话里“吃”字的发音听上去和“切”有点像,但在标准上海话中根本不一样。“吃”是团音(qi),“切”是尖音(tsi)。这是不能混淆的。第二张图中的“讨额好彩头”,“额”字规范的读音是“nge”,也是不能取代“个”字的。同理第三张图中的“切萨”(吃啥),而第四张图中的“哈赞”,“哈”应为“瞎”,“赞”的写法有人写成“崭”,有人写成女字旁加个赞(我的字库里找不到这个字),总之“赞”字的上海话发音是类似展览的展,是不能用在这里的。当然“味道”写成“米道”也不对。
上海话需要普及推广,这是没错的。但有两个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故意把上海话抬得很高,要么就是生造外来语,如把“门槛精”说成“Monkey精”,似乎有个外国爹,档次也不同。要么就是从古书中找输入法中找不到的字,人为地“复古”,把上海话的拼写变成谁都看不懂的东西,外地人不会看,上海人看着也累(其实也看不懂)。这样的普及推广只能是少数人的自嗨,等于是把普通上海人拒之门外。
二是把一些本来不上台面的江湖切口标准化,比如有人为“戳那”这句脏话“正名”,也有人编造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的“语录”堂而皇之地在正式场合大讲粗俗上海话,如“乃伊做特”。还有就是上海话拼写的萌化,吃写成切,否写成伐,“侬吃得消否”写成“侬切得消伐”……等等诸如此类。
我不是老学究也不是小混混,只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市民。如今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自己的自媒体(社交账号),每个人都能享受表达的自由,比如我的好朋友@畸笔叟 老师,他把“很”字写成“狠”,还写了一篇长文专门论述起合理性,我是支持他的。但如果出版社因此在公开出版物中把“很”字印成“狠”,我就会觉得有问题。豫园、城隍庙,是上海文化的根源所在,这里写的、挂的上海话,应该标准。这是上海的脸面。
不规范的上海话摆摆噱头白相相可以,但在豫园出现的上海话,还是请教一下专家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