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快乐?因被父母的打击支配的童年不断地自我暗示:我不配!

有一个人,Ta十项全能,Ta什么都好,Ta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到大,

父母总说:你为什么就不能像XXX一样?

老师总说:你们班真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少年说》中,一位妈妈面对女儿的吐槽,理直气壮地给出了答案:“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会飘。”

原来,那些对我们寄予厚望的亲人/长辈们都是“用心良苦”——

1、他们相信骄兵必败,为了磨砺孩子,所以不断地打击,令其保持“清醒”和谦虚;

2、他们坚信只要帮孩子把错误和不足挑出来,孩子就能变得更优秀。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认为“打击+纠错”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吗?

《少年说》中,这位女生控诉妈妈总是拿“四项全能”的学霸女闺蜜跟自己对比(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乃至全联盟第一)。

“你看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呢?”母亲的话犹如一万点暴击。

女孩哽咽道:

“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但是你们从来没有改过,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都是先说我的差的。

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妈妈说:“你很棒,但是——”

注意!她要开始纠错了!

“你很棒”只是随口一说,“但是……”后面才是重点。

但是——“我是属于比较客观的”、“你没有get到重点”。

重点是——

“我肯定你”是没有用的,“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才有用。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其实女生在台上的表述很清楚,“我知道别人很厉害,我也很努力,可是为什么你从来没看到过呢?”

她只是渴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被认可,但她的诉求却无法得到满足,妈妈始终在强硬地跟她讲“我都是为你好”的道理,“强行”关闭了沟通通道。

讽刺的是,这位学霸女闺蜜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也不够满意,她选择性忽略女儿已经完成得极好的部分,眼睛看向令她“不够完美”的短处——

“你看看你们班那些同学,每一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呢,什么都不行!”

这类父母有一种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恐惧心理:一个小问题不解决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变成一个大问题。

因此,一些家长常误认为能够及时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代表着一种教育水平,以至于把孩子做对了、做得好的事情当成是理所当然。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们对孩子的观察的确是有选择性的。观察到什么,决定了我们思考或准备什么,最终影响到我们去做些什么。

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这是很多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

亲子沟通是一门学问,父母不会好好说话,伤害真的很大

柔软的舌头有时候比锋利的刀更伤人,有没有一些话,使孩子和你渐行渐远?

1、“我都是为你好!”

此言一出,便是“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万能钥匙,杀伤力太强大了!

一部分孩子乖乖地成为“提线木偶”,主动或被动阉割掉一部分自我,以父母的理想为自己的奋斗的目标。万一做达不到要求,便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觉得自己配不上父母的爱,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要么对父母的挑剔进行激烈地反抗,亲子关系岌岌可危,有些孩子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摆脱控制,比如离家出走,自暴自弃。

2、“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

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在《情感暴力》中对写道: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这句话,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其实,父母自我牺牲式的代价和貌似没有期望的期望,孩子是能察觉到的。背负着父母“劳苦功高”的压力,孩子或者步履维艰地前行,或者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放下重担不再背负。父母之爱,就这样沦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羁绊。

3、冷漠粗暴、甚至辱骂

《爸爸去哪儿》第六季中,“小包总”杨烁凭一己之力,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他用最简短的带感情色彩的词语,用儿子下达指令:

“快点”、“所有人都在等着你啊”、“衣服拉好”、“包背好了”、“走路不会走吗”……

节目拍摄在高原上,7岁的杨雨辰已经步履艰难气喘吁吁,可杨烁嫌孩子走路姿势不对,竟然让他原路返回,从头再走一遍。

如果孩子走在他的后面,也要被罚。

节目中,这个36岁的男人常常对着7岁的孩子,突然怒吼,面露狰狞,仿佛下一刻就要动手。

看到这一幕幕,我一个成年人都害怕了。

小雨辰和别人相处时的样子是温暖阳光的,而他面对爸爸时笑容逐渐凝固,眼睛里的星星消失不见,实名心疼!

4、中国未成年人调查: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话

有5句话名列榜首,这些都是普通家长日常容易脱口而出的话,可能很少人想过孩子的感受。

而另一些伤害性大,侮辱性极强的话也经常在大人们发泄情绪时被脱口而出: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

“笨死了!干啥啥不行!”

“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

……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多关注和认可孩子“做对的事”,因为这些成功的经历和被接纳的记忆,会在未来成为孩子度过某些“艰难时刻”的底气和动力

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

“被表扬、认可、欣赏和肯定是人类正常的且持续一生的自恋需要。

这个需要的满足,就像汽车的发动机,给人提供动力。一个未被足够认可的人,像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汽车,是飞不高也走不远的。总有一股“你不配更好”的力量,犹如千斤顶一样阻止他变得更好。”

“成功体验”对于成年人和孩子都一样,能够带给我们克服挫折所需要的积极态度和自信。

父母的职责之一就是确保我们以及孩子的记忆中,关于成功体验的记忆不会出现“缺货”。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在过去的10年的家庭教育研究中,创立了“优势累积教育法”,简述如下:

1、记住孩子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看到孩子的特点发生在自己欣赏的地方,多肯定或表扬孩子,忽略那些产生自然后果的特点。

2、看到孩子做得正确、可复制的行为,及时给予孩子肯定,正面标签时时贴、多样贴、重复贴,让孩子体验成就,体验被肯定的感受。

3、每星期至少花6个小时和孩子一起做愉快的亲子互动,不谈学习,就是玩玩游戏,让快乐的能量在家庭中流动。


与各位家长共勉!

有多少人至今还记得,被父母的打击支配的恐惧?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话有哪些?欢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