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个黑白并不就是人文摄影!浅谈人文摄影的拍摄
................................................................................
................................................................................
................................................................................
................................................................................
在摄影这个圈子里,糖水片、风景片、人像片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着,却有这样一群摄影师,他们行走在街头,甚至破旧的房屋前,利用广阔的视觉,敏感而独特的细致观察,举起手中的相机,为我们真实地还原着生活的枝干末节,他们就是人文摄影师。
人文摄影师镜头下的“人”
大眼睛 解海龙 摄
传承匠心--古法榨油 张镭 摄
人文摄影算是比较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摄影分支了,由纪实摄影演变而来。所谓“人文摄影”,应该就是摄影者通过器材和技术所表现的、被摄体背后的社会意义,是摄影者的思想和思考,追求着最纯粹的记录,他们都热爱----真实。
关于人文摄影,关键词有三个:人类、生活、记录。当然,人文摄影与人像摄影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是不同的划分标准,人像摄影的重点也是人,但人文摄影除了人,还有人所处的环境。如果说人像摄影的对象是单个的人物,那么人文摄影的对象是与环境不可分割的、有人文特征的一群人——即便画面中只有一个,也是这一群人中的代表。
同样是拍美女,人文摄影与人像摄影的重点都是人,人文摄影除了人,多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聊了这么多,人文摄影到底应该怎么拍?
器材选择
人文摄影的一大特质在于真实、自然,捕捉到的瞬间往往动人且直达人心。每个人都对镜头有抗拒心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捕捉最精彩的瞬间是最好的选择。
而对于镜头的选择,镜头的对焦速度以及焦段,决定你能否在短时间抓取你最想要的瞬间,稍微慢一点,就会事与愿违,并且不会有第二次机会。35mm 常被称为“人文之眼”,也被人文摄影者所钟爱的经典人文焦段。
EF 35mm f/1.4L II USM 拍摄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拍摄
而关于长焦,长焦距望远拍摄,可以远离人物主体,获得更自然的画面。
镜头的捕捉能力——什么画面值得拍?
如果说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的重点是摄影技术的表现,那么人文摄影的重点则是敏锐的捕捉能力,对画面的把握。与其说是对画面的把握,不如说是对看似普通的生活景象充满新奇感。
麦克山下 作品
这里说的捕捉能力,并不仅仅指使用相机抓拍的手疾眼快,更主要的是善于发现能够表达和传递某种信息的画面,并迅速和果断地进行拍摄——无论这个画面传递的是一种具象的生活状态,还是更深层的思考,总之是言之有物的。
客观还原别嫌乱——不刻意丑化,也不刻意美化
简洁就是美。那为什么要拍?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们反映了一个地方原生的生活状态,它就是这样乱,我干嘛要掩饰真实?
真实记录就是一种美。
真实记录,不能刻意丑化,但也不能刻意美化。所以,人文摄影也是纪实类摄影,这种题材接近新闻摄影,它不是以“美”作为评价标准的。如果硬要往“美”上靠,那么,真实就是美。
尊重拍摄对象——不招致反感,也可提前沟通
有些地方的宗教仪式是不方便拍照的,有些人也不喜欢被拍照。当遇到明确的不准拍摄的警告时,便不能强行拍照。
大部分寺庙的殿内都不准许拍照,信徒们参与的一些宗教活动,即使在非宗教场所(比如在大昭寺外磕头的信徒),也比较反感被拍摄,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人。
获得拍摄许可,可以拍摄到更生动和真实的画面
是否可以拍,看情况而定夺。有明确禁止拍摄的寺庙殿内就不要去拍了,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虚实结合让画面更有观感
人文照片既要交代人文元素,又要交代人文环境。所以和人像照明显不同。其中不同的一点就是我们拍摄人像往往追求背景虚化,而人文则是一定要交代背景的。不过交代背景不等于画面要都清晰。虚实结合往往会让画面更有观感,让人记得住。对于背景的交代,只要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都清晰。
前景的虚幻,更容易让观者把视线集中再人物身上。
慢门的虚实让主题表达更加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不希望人物看镜头,有时又希望让人物看镜头?
没有一定之规。个人的理解是:看你要表现的是什么,视情况需要而定,如果你要表现的是周边的环境、照片讲述的故事,甚至是人物的服装,看不看镜头都不要紧,因为这些照片用的是全景(全身)或中景(膝盖以上),那个画面是用来讲故事的,不是用来表现表情的。
头像是近景,这时候,眼神,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标配”了。
构图
构图好比素描,其实都是把点线面元素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完成构图后,就要明确分辨哪些元素有用、重要,我们就采纳并强化;哪些元素没用、干扰主体,我们就予之抛弃或者弱化。”在这里,着重强调弱化的方式,比如大光圈的使用、遮挡构图的处理等等。
遮挡构图的处理,使得画面简洁
总结
人文摄影这份简单和美好的初衷,即使偶尔倦怠疲惫,人文摄影者们仍义无反顾地行走在人文摄影的探索旅程,相信只要你热爱真实,你也会喜欢上这种拍摄方式。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