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八六:信教的后果,不知道很可怕!.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
咨询师不得因咨客的性别、民族、国籍、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任何因素歧视咨客。
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对咨客存在的潜在影响。不得利用咨客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努力保持与咨客之间客观的咨询关系,应避免在咨询中出现双重关系,即避免与熟人、亲友、同事等建立咨询关系。
一旦咨询关系超出了客观的界限,如发展了朋友、合作伙伴关系或异性的亲密关系等,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咨询关系。
当认为自己,已不适于对某个咨客进行工作时,应对咨客做出明确的说明。并应本着对咨客负责的态度,将其转介给合适的专业人员。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李女士,58岁,农民。几年来,一直到教堂做礼拜。一年多来,天天外出,很少在家,几乎不做家务,更不带孙子。夫妻因此经常争吵,关系恶化。
诊断
家庭关系(信仰)问题
信仰宗教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如果因此影响到了家庭生活、工作事业、身心健康,甚至危害社会。
这就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问题,如果偏执于此,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任何劝告。很可能已经被洗脑,甚至有可能误入邪教。
据统计,信教的人群中,妇女老人占80%以上,他们信教的动机主要有:
1,因疾病和迷信而信教
由于自己或家中有慢性病人,信教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祈求家人和自己身心健康。
2,因贫信教
因物质生活的贫乏,导致许多困难和问题,他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
教会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平台,使他们感觉到精神的富足,远比物质的富有,更有意义。
3,因挫折信教
人们遇到不利事件无法解决时,就会有强烈的挫败感。他们最需要心理的安慰、倾诉和适当的鼓励。教堂就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
4,因空虚而信教
妇女老人大多空闲时间比较多,如果没有自己固定的兴趣爱好,就会感到空虚,需要填补和抚慰。
教会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填补精神空虚,消除寂寞,打发多余的时间。这些都是他们非常需要的。
5,因好奇而信教
很多妇女老人会觉得教会很神秘,抱着好奇心信教。
注意事项
1,正常的信教活动,对人体有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对慢性病和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起到一定的调理和治疗作用。
但必须明白,其治疗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对急危重3病人没有作用,必须立即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所谓包治百病的宣传和承诺,不仅有悖科学,甚至有邪教的嫌疑。大家要警惕。
2,信教只是一种信仰,既不能包治百病,也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收益。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美好生活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获取。
3,避免邪教化倾向
敛财目的:如果经常要求会员“奉献”,且数额远远超出正常的支出时,应予注意。
伪科学:经常宣传神灵保佑,可包治百病,不需求医问药的宣传。要提高警惕。
隐秘不公开:不在公开教堂,多在家里等隐秘场所,不与其它教会交流。
信教人员的言行,严重损害了家庭生活,工作事业,甚至危害了社会正常秩序。要及时远离。
要多关注妇女老人的心理需求,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诉求。
经交流沟通,李女士回归家庭,到教堂的次数显著减少。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常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