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民俗丨灯送上元夜—元宵节送灯习俗深度解读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元宵节,在河南省信阳市如商城县、光山县、潢川县等豫南地区与其他地区赏花灯猜灯谜的过节方式有所不同,这里则流行着另一个与灯有关的民俗——上坟送灯。本文为信阳籍在读研究生对豫南送灯民俗的深度解读。
灯送上元夜,先人或可闻
——豫南地区元宵节“送灯”民俗调研手记
文/吴益生
缘 起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众所周知,其他地区元宵佳节的节日定位是我们凡人的狂欢,如闹元宵、耍花灯等。而豫南地区元宵节乃是给逝去的祖辈先人过的节日,在功能意义上,更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清明节。
老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表达了不同的民俗活动主题。正是因为这盏正月十五的“灯”,在豫南地区很多乡亲的心目中,元宵节比春节还更为重要。因为要在这一天完成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送灯”祭祖。
他们认为,人要过节,先人也要过节,给坟茔上送灯,是让故去的亲人拿着灯笼照亮回家的路,就可以和亲人团聚了。故老家有谚语云“哪怕过年不回家,也要十五坟送亮”。
乡民们能理解一个家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可以没有人回来过春节拜年,却不能接受没有人在正月十五回家上坟“送灯”祭祖。那一天,人们无论身居何处,都会风雨无阻地赶回老家。否则,除了乡亲们会指指点点,自己心中也会留下遗憾。
因此,我们看到,每年元宵节前的数日,在商城这个山区县各个乡镇上马路上会再度出现一个奇怪的返乡高潮现象。本来作为外出劳务输出重镇的豫南地区,春节过后本应该是回城务工离乡高峰流。然而,此时却是很多之前没能在家过春节的人自驾或包车回乡的高峰。
当然更多的乡亲宁可放弃及早出门赚钱的机会,即使是向单位请假,也要等到在家完成此夜中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才会在次日开始各奔东西,直至下一年春节的再次返乡。
因此,商城县的民工和学生离乡潮一定是在正月十六及其以后才开始。此外,即便是不涉及往来奔波而选择在乡镇自主创业做生意的乡亲,在元宵节当天也会放弃高额的利润,及早的关店歇业,回老家做着相同的事情。由此可见,老家民众对此民俗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了。
一般来说,从当日清晨家族长辈接家神回家过节的鞭炮声中开始,正月十五的诸多活动就拉开了帷幕。同其他地区元宵民俗一样,中午当然也是全家一起吃团圆饭,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而高潮则是从傍晚开始,全家、全村乃至全县的人们纷纷出动到坟茔去给逝去的故人“送灯”祭祖,让阴阳两隔的人们共度这个人间的节日。整个活动会从午饭后一直持续到深夜。风雨无阻,即便是冰雪天气依然照常,从未间断。
数百年来,流传不断。成为豫南乡土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化石。在笔者的家乡,大别山区深处的商城县这一古老而又独特的民俗保存完整,笔者的调研与追忆也就从这里展开。
2
“送灯”所需的相关用品
首先要说“送灯”前的准备。烟花爆竹和火纸等送灯所必备的祭祀用品一般不难买到。
这里重点说一下最关键的“灯”,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灯裤(即灯罩)、竹签(即灯骨)和蜡烛。传统的灯裤是用各色彩纸粘制而成,主要是给蜡烛防风,同时也可映彩。虽然简易、却大有讲究。
颜色常见的有白色,黄色,绿色、紫色,淡红色等等。可别小看这些灯罩的颜色,这里也有严格规定的:逝者去世的第一年,要送白颜色的灯,第二年送黄或紫颜色的灯,第三年以后送红、绿、粉颜色的灯。听老人说在旧时,是很讲究这些礼数的,马虎不得。
灯签则是用农村常见的竹子劈削而成,做成筷子般长短粗细,一盏灯需三到四根,一般会根据需送的纸灯的多少,准备上百根不等。
至于蜡烛则也是提前购妥,细心的人还会预先将蜡烛头上的棉芯用火燎灼一下,使之变焦变硬,以便送灯时能及时便捷的点燃。
与此类似的举动,也有老一辈的人也会提前将上坟用的火纸稍事挽花折叠或戳上钱印,既讲究又易于焚化。这些活计儿是相沿已久的惯例,一般都会在午饭后陆续做好,算是“送灯”的前奏。
这里也需要说明一下,关于灯具近些年也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由于豫南“送灯”民俗根深蒂固的影响,相应的仪式用品的市场需要自然也很巨大。
一些地方商家抓住商机,用朔料薄膜纸印批量生产成彩色的灯罩,因为省去了自己粘制的工夫,在老家元宵节市场也大受欢迎。
此外,近年来也还陆续出现了省去蜡烛的电子音乐灯具,据说使用起来更加便捷,不过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尚未普及。事实上,这些新出现的各式灯具,在设计上虽然符合现代人追求的省力便捷等消费观念,然而从使用实际效果来看,乡亲们普遍反映似乎并没有传统的纸质灯罩庄重朴实。
因此,在笔者老家,更多的乡亲们还是愿意坚守传统的送灯方式和用具。也由此可见这一民俗传统的生命力了。
3
“送灯”活动的主要程序
说完“送灯”的前奏,接下就是送灯活动的主要程序了。从黄昏开始,乡间的大小路上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的送灯队伍。一般由家族长者领路,家中青壮和孩子们成群结队向祖坟行进。到坟场后会首先在在坟头上压坟头纸,一般压三叠,正中一叠,两边各一叠。
这意味着儿孙们来看望祖先了,也表明这座坟有后人来祭奠。紧接着用带去的锹铲平整坟前的草和土,把灯签按三角或四边形插入土里,约莫灯裤大小,蜡烛固定在中央,按插好的灯签套上灯裤,这便是“灯”了。
一般来说,“灯”的数量要严格按照男丁多少配置,像那种老户、大户的家族公墓,由于墓主所繁衍分出的门房子嗣众多,坟前灯罩多至数排、十数排,达几十盏上百盏乃至更多。不一会儿,红绿粉等各色的灯,一排排地长长地整齐整齐地插满坟地。
然后把各家带来的鞭炮、烟花集在一起,找一个安全高亮的地方,拴挂摆放好,等待夜幕的降临。
天渐渐地黑下来,一轮圆月冒出山头。这时大家分头有序行动。先是大人们开始点亮坟地上所有的灯,方言叫做“发亮”;同时,也张罗着大一些的孩子们开始放鞭炮、炸雷和烟花,这是最热闹的事,也是孩子们最乐意干的事。
接下来是长辈带着孩子们跪在坟前,依次燃纸、焚香,嘴里也依序祷告着:“他老太,他爷,他奶…今天过十五,你们回来看灯吧。这是一点小意思,你们也别嫌少,拿着吧。”一般也会说些保佑小孩子学习进步,全家平安等吉祥话。
此外,长辈们还会为晚辈尤其是孩子们一一追溯墓主先人的往事,不至于因年深日久,后人将先人们忘却了。应该说,这是一种口述的家族史,是一部在那一夜每个后人都要翻阅的家谱。在以前乡下人一年辛劳到年头,难得清闲。
改革开放以来,豫南地区作为劳务输出重镇,人们平时没有时间常回家乡,借此春节假期的元宵节“送灯”机会给逝去亲人说说心里话,排解思念之情,一了祭拜心愿,这才是实情。此时的坟地祷告声一遍,有悄悄哭的,也有沉默不语的;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祷告词。所以说其文化功能类似于清明节。
随着长辈的祷告声,纸灰悠悠的飞上天去;意思是这钱他们已经收下了。跪拜、祷告完毕,炮声响起来,烟花飞起来,各色的灯亮起来;
近年来,在城镇里流行的许愿灯也悄然加入了这一民俗行列。尤其是年轻的一辈也会在乡间坟头放飞一只只寄托着对已故亲人思念和新春景愿的许愿灯。所有送灯的人们都站立一旁,开始看热闹、赏灯。
方才的那份情思,似乎又淹没在这充满欢乐和喜气的夜空里。此刻如果登高远眺,你会顿觉讶然。爆竹霹雳,龙蛇呼啸,火树凌空,遍地银花;五颜六色的灯,琳琅满目,千盏万盏;象辉煌灿烂的花朵,开遍漫山遍野。
烟花绽放染红天际,鞭炮燃放响彻山谷。好不热闹!这时会真正感受到豫南乡土社会中独特的元宵灯节的魅力了。
4
豫南“送灯”民俗的禁忌
在商城老家,正月十五还是有很多讲究的。这天除了要给祖坟送灯外,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要彻夜灯明,总之要最大程度上突出“灯”这一意象。
这项民俗还有一些特别的禁忌,如出门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只有那种娘家出现辍薪绝嗣的情况,才由嫁出去的女儿代为送灯。
所以娘家人最忌讳嫁出去的姑娘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认为这样会使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商城老家有“有女不观娘家灯”的说法。
不过,也有一种例外,如娘家人有长辈故去,嫁出去的女儿可以提前去为逝去长辈的如父母、爷爷奶奶的第一个正月十五,又称头年,去送一盏灯,俗称送“客灯”。
除了要插灯罩,烧纸钱,放鞭炮外,一般还会在坟头挂上一盏红灯笼,不过送完“客灯”后,就要匆匆赶回婆家去了,不能再在娘家逗留。有趣的是,媳妇是可以送灯的,因为她已是婆家里的人。此外没有出嫁的女儿由于还是娘家人,也是可以送灯的。
当然,这种区别是有着传统社会男权主义的心理痕迹的。今天在同情理解风俗禁忌的同时,也应根据男女平等的新时代诉求加以适当的移风易俗。
此外,以前“送灯”后,还有“守灯”一说,即在坟前一直等待灯罩里的蜡烛燃尽,才会离开坟头,回到家中。这既表达了后辈的虔敬,同时,也可因有人看护,而防止蜡烛中途熄灭。古语云“哀我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蓼莪》),对于恩情大于天的父母双亲,此举实乃理所应当。
晚去的人如果看到别人早去已送过的灯罩中的蜡烛熄灭了,一般都会顺便帮其续燃点上,虽是举手之劳犹见乡土人情的淳朴与厚道。
5
其他送灯形式及其意涵
这里还有一些情况不得不特加说明,它们也是整个元宵节“送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常理上说,“送灯”的对象主要是给与自己家族有血缘关系的故去亲人。
然而,人们在送完祖坟的灯回到家后,又往往会到各个与农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点上一两盏灯和烧上些纸钱。如水塘灯:送水神一盏,保佑洗衣服的人和玩耍的小孩子平安无事,不要溺水;路边灯:送给路神一盏,保佑行路的老人和孩子平安,不要摔伤;土地庙灯:送给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一盏,保佑风调雨顺;
此外,还有菜园、田地,水井、猪圈、牛舍前各点上一盏灯,这既是感恩各路神祗上一年的护佑,也是祈求下一年的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路口送的“孤灯”。据说,这是送给那些因已绝嗣无法享受后人香火的孤魂野鬼。
小时候听奶奶说“他们可怜,没人管他们,所以家家户户都送孤灯,请他们来观赏。”人们因不忍看到他们坟头的冷清,故代替其后人表达缅怀之意。虽然朴素的乡人并不一定了解如佛教的超度救拔,蒙山施食等宗教仪轨与法事,但是在慈悲这一精神实质上难道不是一种重合吗?
虽然,这些朴素的行为在一些不知敬畏对一切价值都怀疑态度的虚无论者看来,无疑会被斥之为蒙昧可笑的迷信。然而殊不知其中却蕴含着传统中国人最朴素的天人观念与家国情怀。
试想,当乡人们祭祀完自家的祖坟,拖着疲惫的双腿回来后,还不忘到各个路口给那些颠连无告的所谓孤魂野鬼点上一盏灯,烧上些纸钱,好让他们能和自己的祖宗同享节日的献祭与问候。
这里固然是有着希望自己的家庭后继有人、香火绵延的个人宗族情结,但是里面难道没有某种超越了一家一姓的恻隐与关怀吗?
而给那些土地山神等神祗送灯,这其中不也蕴含着传统中国人的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家国愿景吗?这些朴素、真诚的愿望就这样通过一盏盏虽简易无文但又明亮无比的“灯”代代传承下来了。
之所以说商城老家有“正月十五大于年”的说法,上面的介绍已经相比已经看出大致风貌。可以想象,正月十五傍晚全家、全族、全村、全乡、乃至全县出动的非凡景象。正是在这场狂欢中,劳碌了一年的人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团聚,而且可以借坟山为舞台,尽情展示家庭的兴旺发达,亲子和睦。
你看呀,在正月十五的下午,在坟地或路上,到处是手提着装着灯罩蜡烛篮筐,肩挑着礼花火纸的乡亲们,沿途喧闹热烈,人来人往。一时间,山间路上,人头攒动;坟前屋后,灯火通明。处处鞭炮齐鸣,场面煞是壮观。
只有这一天,平时夜间几乎不敢出门的胆小的人走在坟地也不会感到害怕,也只有这一天,老人、孩子、姑娘、媳妇、妯娌齐上阵,同姓家族共享相聚的温情。身处其中,你会觉得节日氛围比之除夕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一整天的奔波,也是心甘情愿的。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往往元宵节后就过完寒假了。
这一天可是开学前愉快玩耍最后时机,送灯回到家后,大伙都成群结队,拿着各家自制的或买的灯笼出来玩耍,挨家串户,如同拜年,不知疲倦。
而送灯归来的年轻人们,则围坐在火笼前,烤火唱歌,其中有一首民歌就叫《观灯》,著名的商城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调子就是革命烈士王霁初先生在这首民歌的曲调上改编的。
听家里的老辈说,旧时的正月十五夜里,村民们还自发组织玩花灯,舞狮子,舞火龙,如同社火,热闹非凡。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排练时间,而留守在村的老人因年老体衰,已没有过多的精力表演,这些活动已经渐趋消失了。从老人家的言语之间,不无体察出深深的遗憾。
6
“送灯”民俗的地域分布
历史地看,豫南地区的元宵节送灯民俗从文化根源上是来自我国的民间丧葬祭祀文化,是中国古代礼制文化在民间社会的一种民俗投影。
经过笔者的调查,就全国而言,大概也只有江西的新建县及其以北至庐山以南的几个县市、陕西宝鸡局部、河南开封部分地区、黑龙江省伊春市、闽南永定县及湖北少数地区等地有此类似习俗。
不过这些地区灯的形制各异,如面灯,瓶灯,桔灯。与豫南地区流行的纸灯还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这些地区“送灯”的功能与豫南地区大相异趣。
如陕西西安一些地方,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娘家送花灯、宫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实际上表达就是“送丁”祝福了。可见这里的灯也是寄托了人们的良好愿望的吉祥象征。
不过,诚如文章一开始就提到的豫南地区的元宵节乃是给逝去的先人过的节日,因此,不同地区的“送灯”的功能与性质,自然不能随便混淆。虽然我国幅员辽阔,民俗文化遗存丰富。
不过豫南地区元宵节“送灯”民俗还是有其地域与文化特色的。然而这一民俗起源于何时,一直都是一个谜。
作者:吴益生,商城县人,现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阳明学、乡土社会转型问题。本号刊载原文有删减。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