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 我们每个人都要觉察自己表现出刚强时,那些可能会被别人利用的欲望

入睡之前,枕着《论语》,睡出更好的自己。(本文内容节选自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108期)。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有一天,孔子说:“我从没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有啊,比如说申枨。”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会刚强?”

01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强,那么他就有被人利用的地方

之前的几篇内容,都在讲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单看其中某一篇,你会觉得这是孔子对某种品格的描述;把这几篇连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孔子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去琢磨每个学生的根器、本质,然后因材施教。这也是孔子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的原因。

人和人真的不一样。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很难改变一个人,最多只能把他的人格里优秀的部分发展出来,再让他觉知自己不好的一面,然后寻找相应的合作伙伴。

品鉴人这件事,其实是中国学问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

在今天这一篇里,孔子讲什么呢?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有一天,孔子很感慨地说:“我始终没有见过一个称得上刚强的人。”(“刚”不是说脾气大,而是指方正不阿。)有人说:“不对吧,申枨不是这样的人吗?”孔子说:“申枨啊,他的欲望很强,怎么能做到真正的刚呢?”

我们人在很多时候,会表现得很有力量感。有些可能是被欲望激发出来的,有些则可能是被恐惧激发出来的。当然,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恐惧和欲望双重作用的产物,我们如果不是因为想要得到一样东西,而采取行动;就一定是因为恐惧害怕出现某种自己不喜欢的状态,而采取了行动。

所有的广告背后都在讲,你买了我的产品会有什么好处;你不买我的产品会有什么坏处,很多保险公司都是恐吓营销的高手。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强,那么他就有被人利用的地方,就做不到方正,他的刚毅勇猛就是假的。比如有的人很爱钱,大部分时候虽然表现得很刚正,但一给他钱,尤其是给他足够多的钱时,他还能怎么刚?

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不跟皇帝合作,对社会发展坚持己见,看似一股清流,其实他们有别的欲望,他们的欲望是什么?被承认。

所以,有的知识分子就吃礼贤下士这口“软饭”,获得尊重后,最后还是会为朝廷卖命,这也是内心欲望太强的缘故。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刚”应该来自与天道同齐,明心见性之后,不是因为欲望,而是因为德行、因为觉知,而能专注地做一件事。

仅仅是因为他认为这件事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不是为了自己欲望的彰显,不是因为自己的恐惧而做。这样体现出的中正、平和、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量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刚”。

当然,要想做到这点实在太难,谁不是活在欲望中呢?人总是有缺点的,总是想要得到点儿什么。

02

不能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

如果你也喜欢读古龙的小说,你会发现古龙经常会用这样的手法:第一页只写着几个字——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没有欲望。翻到第二页,上面写着——死人,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行——王路,是唯一一个既不是死人,也没有欲望的人。他喜欢用这样的语句营造一种很奇妙的人格。

小梁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痴迷古龙,以至于错误地以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古龙笔下的人物存在。后来才知道,这些作品完全是古龙写给自己的爱情小说。

这是蔡澜先生跟我说的。蔡澜先生和蔡志忠先生都是我的老师,他们说:“古龙完全把自己想象成了笔下的那些人物。”古龙在他的笔下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理想人物,但现实生活中哪儿有这样的人?

所以,不能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必须和真实的人交谈,知道那些创作出若干伟大文字和思想的人,是怎么了解这件事的,你就会“尽信书,不如无书”。

孔子在这一篇讲到,他的一个学生很刚强,但因为欲望有点儿多,所以他并不是真正的、执着的、温柔而坚定的刚强。

从这件事上来说,我们看见了什么?我们看见的不是孔子高高在上地指点别人,而是他对内在的反省。一定是孔子有时也希望获得点儿什么,而不得不做出了某种妥协。在他成为一个长者之后,作为过来人,坦诚了这一点。

当我们理解了这段话后,就能理解孔子的可爱与伟大之处了。他不是那个在彼岸的人,不是那个出污泥而不染的人,他说的这些话题都是借由亲爱的学生,来讲述自己对内在的反省。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的学生是老师的投影,一个人的老师也是他自己的投影。

每一年,在太安私塾的课堂上,小梁都会“扮演”一段时间的老师,很可爱的同学们“扮演”一段时间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家相视一笑,有位同学说:“师父,上辈子你拜过我为师,这辈子我拜你为师,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所以,每次我给同学们上课的时候,都会跟他们说:“你们会在这个班级里看见很多人,会发现有些人跟自己不一样,对此不要感到不解,其实每位同学都是小梁的人格投影、性格投影,因为每位同学是我面试的。

如果你们之间有矛盾,其实是小梁内在矛盾的外化,谢谢你们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内在的分野。”

03

我们每个人都要觉察,自己表现出刚强时,那些可能会被别人利用的欲望

当我们理解了这些之后再去看孔子,就会发现,孔子每每借助对同学们的表述,其实是在表达对自己的反思。如果孔子真的像我揣测的这样,在小梁心中,他会更加可爱,更加真实,更加温暖,因为那是一个真正的人。

就像孔子和学生子贡聊到颜回的时候,孔子说:“颜回真的好厉害,子贡你认为自己和颜回比怎么样?”子贡说:“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了解全部;而您给我一个指令,我只能推导出另外一个结果,由此及彼。”孔子听完后很高兴地说:“是啊。”这个“是啊”不是说子贡不如颜回,而是说,你和我在某些地方都不如颜回。

我特别能理解孔子的这种快乐,因为当他看见学生比自己更优秀,那种发自内心的欢喜是真实的。孔子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父亲和孩子一样。

有一天,儿子跟我说:“爸爸,现在我的英语比你好,数学也比你好,我以后一定会超越你。”

我看着他小小的身躯,有点儿挑衅的眼神,突然有种强大的幸福感。我跟他说:“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你爸爸我,才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你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超越我,希望你每一样都比我好,完全不会有一点点的妒忌和憎恨。”

所以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不是一种藐视,而是一种尊重。有儿子的男人都知道,他的人生理想最高境界就是培养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的儿子,这才是一位父亲应该做的事。

孔子在本篇说的话,其实包含了三层含义:

第一层,欲望可能会被利用,所以这样的刚强并不坚定;

第二层,我希望学生能戒除,或者起码可以觉察到自己有明显的、可以被人利用的欲望;

第三层,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甚至现在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觉察自己表现出刚强时,那些可能会被别人利用的欲望。

读书的快乐,真的不在文字上,而是把自己融入那个时空的场景,感受对话人之间微妙而又有张力的情绪。尽管我们很有可能会因此误读那个时空,但那不重要,因为每段圣贤的文字、每个经典的场景,都是我们借以了解自己的道具和模型。

同一段文字读几十年,每每都会有新的体会。这种“温故而知新”——在旧的句子里感受到新的生命体验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小时候,你最喜欢的

一部武侠小说/电视剧

叫什么名字?

现在你还能想起

里面的哪位人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