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裆”你练对了吗?
会阴(位于两便之间),称作裆。经络学说任督二脉俱起于会阴,百会穴的“虚领顶劲”下与会阴相呼应,是一种自然接通任督二脉的锻炼方法。裆要圆,又要虚,不可夹住象人字形的尖裆。胯根撑开,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裆自然能圆(即使两腿微向外叉开,而两大股外往里合,胯根撑开,同样能起到圆裆的作用。会阴处虚虚上提,这部分皮肤有不使下荡的意思,这样裆自然能虚。裆的虚圆协调能使两髋关节撑开,旋转圆活,是使腿部可能由弧形转换虚实的唯一基础,腿部动作是与臂膊动作协调一致的,手臂是顺圈,手臂下的腿部也是顺圈;反之,手逆圈,腿亦逆圈。所以只有在屈膝圆裆之下,才能节节贯串地劲起脚跟,发于腿,上升腰脊,形于手指。从前也有人把圆裆称作“吊裆”或“调裆”;太极拳以松圆为主,故以称作圆裆为合适。
腰胯松沉,臀部内敛,裆劲自足,裆 劲下足后,膝节更有力,足底也更沉实踏地而桩步稳固。下裆劲和沉气的动作是协调的,因此,小腹更为充实,重心也更为巩固。裆一虚,那就是实中有虚转动就显得灵活。下部裆劲下好上部顶劲领好,身法自然端正,能起到身肢中正而又放长(即对立拨长)的作用。所以前辈太极拳家把“提顶”和“吊裆”相提并论,作为身法之一。
在动作中,遇到隐于内 或显于外的发劲时,则必须有腰裆部变换来助势,这样才有利于正确地发劲和沉着的松静,并增加其“曲中求直”的直射的速度。腰裆 的变换对于稳定重心和协调重心,对于身法,手法,步法变换的灵活和配合能起调节作用。身体中正下蹲时,裆根撑开,裆口就放宽撑圆,容易使裆劲自尾闾上升。但下蹲时,裆的高度不能低于膝盖,否则运动量降低,就会形成与尖裆相反的荡裆,裆劲不能收敛上升,两脚外侧也因而虚浮,虚实变换因而不灵。
腰的变换虚实同裆的开合虚实必须密切配合,动作变换时,必须腰裆 松活,这样动作方能灵活而不重滞。推手时化劲的顺遂,重心的平衡,方向,力点,角度的变换主要依靠腰裆的变换,两手与胸间的运化居于次要地位。“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技巧,在上肢为螺旋劲的运用,在下肢为腰裆的变换,潜移默化达到内动不令人知,因此,拳论指出:“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发劲时(不论是隐于内或是显于外),尤须扣裆拧腰,内劲方能沉着透达。腰裆不松不活,内劲运转就会显得迟钝;腰不塌,裆不扣,不论隐于内或显于外的发劲都会显得浮而无力。
其一,自杨露禅、经杨健侯辈、至杨澄甫辈,祖孙三代练拳、传拳,都是口授身传,不立文字、未留系统拳照。至杨澄甫才首次以亲自示范的成套拳照为基础,撰述成专著。由口授到有书为据,这是一个转折,或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其二,《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作者在《例言》中强调:“太极拳祗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眩聪明,妄加增损。”要提防“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这种情况,是人为地对原传拳架的改变。就拳架传承的一般情况而言,拳架在自然传承中出现变化也是难以避免的。由于传习者各自的武术基础不同、文化素质不同、社会阅历不同、性格和体质不同等,对原传拳架的理解不会尽同,采取的修练方法也不会尽同,于是,形成的擅长技法(所谓“绝招”)和练拳风格必然有异,这就难免所习拳架和拳式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