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生命塑造,本体(灵魂生命)善化用体(肉身生命)

宋董逌的《广川画跋》说:“观物者必穷理。理有在者,可以尽察,不必术于形似间也。”

人的肉身是个物。“物”的行为由心智转化而出,自然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对任何物象会产生不同分泌物,这个分泌物就是善恶、好坏、美丑、高低、大小、多少,二元对立的景象住在心间。

二元对立的景象属于矛盾体,却是一体化现象,无法分割的阴阳两气,犹如白天黑夜,太阳月亮,山谷河流,江海湖泊,动植微生物,等等天地间自然万物生命景象。

谁能说,谁的生命高于其它生命?不是大自然的儿女?众多儿女是独立生命体,用尽生命力量,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为天地之间的空旷添加有机色彩。有的生命绽放是白色的,有的生命绽放是黑色的,有的生命绽放是红色的,有的生命绽放是蓝色的,还有的生命绽放是灰色的……等等千变万化之景象。

当人的思想观念,固定在单一模式下。首先发现,自己活的过程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分泌物是单调的人生,是非黑白,没有了渐变人生色彩。缺失柔韧度,以及化解人生问题的能力。于是,生命不快,全然固定在自己设想的牢笼里。

什么时候,自我学会慈悲善爱了,生命就会有了重量,人生就会有了丰富,精神就会有了愉悦,物质就会有了有富足。

“自”是内在生命能量,本体。

“我”是外在生命形态,用体。

内在生命爆发是灵魂世界在主导着人生。“我”有我的人生,“你”有你的人生,“他”有他的人生。我与你他有了生命因缘组成了各自人生过程,以及生命故事。

生命中的人事物,为了唤醒内在生命醒来。有的人用小爱来唤醒自己,当爱力不为自用时。有的人用伤害来唤醒自己,当伤害不为自用时。有的人用牺牲来唤醒自己。

“小爱”是生存之道,“伤害”是生活之道,“ 牺牲”是生命之道。

小爱中有好坏之分的起点,多数通过行为去区分。伤害中有善恶之分的起点,多数通过心智去区分。牺牲中有美丑之分的起点,多数通过灵性去区分。

《道德经》第二章,老子提出分别心来源,“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己;皆知善,斯不善矣。”

看人,看内涵;爱人,爱生命;善人,善人生。

“我”说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是否见到任何人,犹如见到绿叶红花一样充满着爱意,不由自主端详着,喜悦着,感慨着,与我一样。

哪怕,明知自己没有那么完美,还带着善爱如出一辙,看待,对待生命中任何人事物。如果不是,那么,内在生命的完善还需继续。无论遇到谁,心中感谢对方的出现,感恩对方的给予……。

“温暖”是一种有形的值得。

“伤害”是一种无形的赐予。

一束“我”不喜欢的花,出现在房间里,那是为了提醒我,“我”需要这束不喜欢的花。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出现在生命中,那是为了提醒我,“我”需要这个不喜欢的人。一个“我“不喜欢的事物,出现在人生中,那是为了提醒我,“我”需要这个不喜欢的事物。

提醒我的人事物,不是生命之外的人事物,而是内在那个“自”,那个真我,高我,大我。只有它最了解我,懂我,爱我。可以想想,谁会花费时间与精力与我相伴,懂得自我需要生长改变,需要外在人事物出现,给予。

人的矛盾来自于,总想找个理解,懂得,爱护自己的人。恰恰,这个人却是自己。无论,“我”再爱谁,“谁“再爱我,都超不过最爱的自己。

当“我”的认知达不到,自爱生成模式时,所有的付出都会觉得亏欠了自己。于是,活着是一件苦难过程,不受也得受着,受着也得爱着,不是吗?

谁能让“我”的认知达到自爱生成模式属于自然而然的状态,唯有“道”。也就是内在生命醒来的真我,只有它才能化解人生苦难,只有它才能解决人生各种问题。

“自我”成长不会属于任何固定思维模式,而在于自我觉醒。哪怕,每天花上十分钟的时间与精力,不断自问着,“真我”也会与己相近,回答“我”的疑问。

“真我”不出现,思想深度上不来,行为宽度上不去。

《中庸》第二十二章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如果我们把“至诚”两字定为“真诚”,真心诚意而为,那么人的生命力存就有了更宽广的意义所在。

“我”对自己生命存在的真生行为,将是一种涅槃重生的过程。

心不死,道不生。

一个对“爱情”痴迷的人,必然要经历“爱情”的折腾,直到心死情伤,对爱情不再抱着任何幻想。从此,生存上寻求自给自足,生活上寻求自立自强,生命上寻求自解自脱。

以上“爱情”生物条件反射,在当下女性身上特别突出。“女性”的自我改变,说大了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说小了是人文生活下的被逼无奈。

如果,生命中的人事物,从未属于自己。那么,失去就是一种得到,得到的是自与己的惺惺相惜,不在被外在人事物带走,活在自己的人生世界中自得其乐。

没有一种失去与得到是共同存在的,失去就是为得到,得到就是为失去。谁能说,失去与得到不是一体性。只要人无法觉知到失去与得到是什么,继续活在“我执”思维圈内,苦得是身心,难得是人生。

人的慈悲善爱,本质为了放过自己,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人事物,放手不属于自己的人生过程。

以前,总有人问我,“读书”何用?不能解决基本生存能力时,读再多书也是枉然。事实,当人自存能力不存在,或者与时代环境不能相融合,活着的苦难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比死还难受。

而这时,就是人对生命需要发问的时间段。为何?活着如此艰难,死去如此恐惧。说到这里,“活着”并不是“存在”。人生命题放在生存上,就是衣食住行,再多一点欲望就是吃穿住行要个“好”。可“好”是没有尽头的,有如我曾经问过一个女性朋友,她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是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了。

可见“活着”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人人需要的存在感,来自生命价值,人生过程的美妙。这个思想范畴,才是人人所需,目的却是为了寄托“灵魂”生命的存在。

人不能寻求自我精神上的释放,生命解脱之道,连生儿育女都会成为活着的目的。在“自我”人生上不能拓宽轨道,生命价值,寄希望与下一代是件苦差事。用“差事”这个词,并不文明,有点亵渎生命的含义。可我想说,“差事”不在生命最后的结果,而在于人生过程,以及生命流动的波澜起伏。

把“活着”仅限于人生结果,并非达观思想,明智选择。有时,反而会拖累活着的过程,着急忙慌想得到,失去了当下生命体验的风景。

水驻足于鱼是生长之道,鱼驻足于水是成长之德。

天驻足于地是生长之道,地驻足于天是成长之德,天地不可分,何况人乎?生命生长阶段是看不见的道,生命成长阶段是看得见的德。

天地自然万物,没有道的运行化解,就不会有德的生成力量。有形与无形在互动着,道行一秒,德转一分。

天与地之间,物与物之间,老与子之间,男与女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在有形与无形之中相互转化,善用道之人,德就厚;善用德之人,道就大。

人的思想意识是虚化的产物,人的心智行为是实质的产物,虚不是没有,而是实的互动。就好比,两人之间的对话,你一言我一语之间有了互动,才能不断交流。

人的“真我”生命具有无限拓展力,只要己身需要,随时与它沟通交流,“我”要相信,一切思想源泉的显化尽在生命当下,人生过程中。

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将会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

人生所需有些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需要。而生命的独立性又是稀缺物,所以,人的独立自主能力来自于对生命的诉求。

本体生命有着用体生命所不知,不达,不生,不灭的空间范围,当我们把探求当成目标,就从虚变成实。实与实互动无法生出知、达、生、灭,自然性消亡就存在了。

生存需要聪明,生活需要才智,生命需要智慧。

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被证悟,只在生命流动过程中显化,或许是觉知,或许是感知,或许是灵感,只有自与己才能真实感悟得道,别无法相。

有什么不如会什么,会什么不如用什么。

智慧源泉皆在生命流淌过程中,不求目的与目标的自由国度,才是人生追求。

相信善,当生则善;相信爱,当下则爱。

(0)

相关推荐

  • 玩家班课后感言: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对死亡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于是带着这个问题,迎来了2020年9月份的玩家班,得到了紫雨老师经典又震撼的指导. 我们真正恐惧的其实是幻灭感,而不是死亡本身. 从物质的视角来看待 ...

  • 福气的源头来自内在的念头,如何提升福气,请记住三个关键步骤

    文/唐若 唐若心学原创作品,违者必究 一个人的福气来自内在的念头,一个人怨气越深,离福气越来越远.而一个人如果懂得福气的源头是什么,懂得持续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就能轻松收获福气. 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福 ...

  • 【真的不知道我是谁的影子】

    真的不知道我是谁的影子文字/网络  编辑/思思 当我们的本我与自我.本体与影子分开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已在滚滚红尘的七情六欲中悄然而生.或者是为了自我中的柴米油烟酱醋,或者是为了本我中的功名利禄.于是 ...

  • 假如人生没有意义(下)

    文/陈飞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樊浩 在本文的上篇中提到对人生意义的四种解答之道,以下对这四种人生意义进行详解和论述. 01 本体生命繁衍的人生意义 生育和繁衍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特点,也是一种本能 ...

  • 生命浩瀚,灵魂雍容:《自我教练CYP》宁波站

    谢你们赐我新的教学相长, 愿你们不负时光学以致用. 12.15-17宁波首班<自我教练CYP> 圆满结束, 我的工作习惯,老规矩, 课前有学员问卷,课后要有学员反馈, 特分享部分学员反馈和 ...

  • 灵魂深处的写作,感悟生命!深度好文

    写感情,还是写灵魂世界? 读书,读什么,读书为了什么? 坚持写,还是坚持读书,选择为了什么? 写感情的时候,是分析两个人的角度,写灵魂的时候,是分析一个人的态度,读书是为了修缮自己的心,读价值,是为了 ...

  • 贵州苗夫的花园,有创意,有生命,有灵魂!

    多少人有这样的理想:"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远离闹市的喧嚣,择一清净之地,返璞归真,拥抱自然万物,领悟世间奥秘与真谛!" 以下视频来源于 园艺师的世界 去年五月中旬,我应邀请辗转 ...

  • 收藏殿堂 | 远古文明中的生命造形和灵魂

    到底是"人死如灯灭"还是"灵魂永生"?这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根据爱德加.凯西(Edgar Cayce)的人类起源说,人的本质是纯光体的.非物质的.拥有上帝意 ...

  • 【生命】触动灵魂的演讲:爱与生死!(强烈推荐)

    【生命】触动灵魂的演讲:爱与生死!(强烈推荐)

  • 线条是她作品的灵魂,是她作品的生命

    书画论坛liyu2021-03-24 00:11:01 金惠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石齐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漫画家协会理事,现代工笔 ...

  • 遇见生命中的灵魂知己

    我想,和你说很多很多的话,在心里,这是唯一的方式. 但是,常常不知道,你在不在,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间,所以每当心中滋生这样的渴望,都被内心的提醒一次次地克制了. 不刻意惊扰,也不能够忘记,生命往昔里 ...

  • 苏明磊:颜色层次感是作品的灵魂,是他作品的生命【一点资讯】

    中国画在他心中表现一种自我的文化心理意识,制造美感的手法,古今中名家,任何时代所创作的作品不可能脱离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从隐居山林,风光理想王国,借花鸟.山水抒发自我的情绪,都表现出强烈自我的本性.学 ...

  • 《独居日记》:她记录生命,裸露灵魂,教会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没想到就这样完了"这句话来自<独居日记>里一位老人感知天命时常念叨的话,带着感叹和惋惜.在我看来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人对于一天时间.一件事.一段关系.一份执念的被迫或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