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秋的几则短医话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立秋了,我整理了几则关于立秋的短医话,请各位品阅!!
●医话之一:俗话说“秋瓜坏肚”。虽然初秋还是比较热的,但像西瓜这类寒凉之物,要渐渐退出舞台了。夏天食瓜已经让很多人的脾胃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了,加之天气转凉,吃多了生冷的瓜果,脾胃可能会受不了。虽然像西瓜、甜瓜、哈密瓜要少吃了。但是像丝瓜、冬瓜这类蔬菜依然可以常吃,唯须熟食,生食会引起滑肠泄泻。丝瓜味甘淡而性凉,能化痰清火,对于那种嗓子感觉老有痰,又有些虚火的症状的最为对症。另外丝瓜又能通络行乳,润肠通便。冬瓜也是甘淡偏寒的,养胃生津,清热除烦,同时能利小便、消水肿。对于热病发烧,口渴心烦,小便又不通的人,最适合吃冬瓜。
●医话之二:“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孙思邈·《千金·食治》。因此,秋季当少食辛味的食物,多食酸味的食物。因为辛味是散的,它和收敛肃降的秋气相反,故要“省辛”。而酸味性收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又与秋气相应,故要“增酸”。“省辛增酸”的目的是为了养肝气,养肝也是养肺。肝主疏泄和藏血,增辛则助疏泄,增酸则助收敛。若肝气疏泄太过,肝火过旺,就会造成肝木反侮肺金的情况(虽说金克木,但实际木反侮金的情况更常见,因为肝木挟火,火克金之故),而肺最苦气上逆了。所以在春天我们要鼓舞肝的疏泄,以应春生之气。而在秋天我们要侧重敛肝,以应秋收之气。
●医话之三:立秋后不少人应该都会感觉身体格外健康,“秋高气爽”嘛!从中医来看,立秋后金气当令,金性逐步收敛,整个夏天外浮的暑火内收,内阳充足,自然健康。养生,亦当顺应天时,立秋后以收敛为主。酸主收,适当吃酸可以帮助敛阳归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获让人喜悦,喜悦可以畅和心气,心和则平肺,使人不至于逢秋生悲!我们大家有时间时可以登高远足,秋季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于群山环绕中,置身天地间,可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岂不惬意?
●医话之四:到了秋天,人似乎容易变得伤感,古人就经常写悲秋的诗句,心情很是忧郁。这也不无道理的,《黄帝内经》记载:“肺在志为悲(忧)。”秋季人容易忧郁,往往和肺有很大的关系,而秋季是肺易发疾病的时期,如果肺气虚,身体就会对一些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因而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而我们都知道,心情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健康,因此,立秋后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心态,多运动,多交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心情愉悦起来。
●医话之五: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苦夏的煎熬,人们的脾胃普遍较弱,所以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因此,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赤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医话之六:立秋时,一般人身体会出现三个问题!!
1,脾困!湿邪困脾,人会感到肌肉手脚无力,并腹泻头晕,咽喉肿痛。小心痢疾。
2,皮肤症状。夏天空调太过的人,此时易出现皮肤症状,红疹斑块及瘙痒。《黄帝内经》中说:“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就是说夏天不出汗,秋天就会形成风疟。这就是种因果报应,你先前种下什么因,以后就得到什么果。
3,立秋后悲情已起,肝气旺的人易怒,湿重的人易悲。兼之夏季大热大汗耗散心液太过,心脏夙有疾患者犹当慎之,七、八月份会成为心脏疾患的高峰期。此节养生宜心静,适当锻炼,多喝葱姜时令青菜汤,内暖肺胃,补液,助消化,外宣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