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逻各斯——逻辑——辩证法。中和哲学的名实辩证宗法的渊源。哲学总论13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官网"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我们一起颠覆式破解《道德经》全部奥秘,复兴黄老正统传统文化,欢迎加盟合作!
B,中和哲学是运用高度严谨的数学名实辩证宗法创立的理论体系。
a,中和哲学的名实辩证宗法的渊源。
1,道——逻各斯——逻辑
⑴,道,即古希腊语中“逻各斯”(logos)。
“道者,万物之奥",译为:道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一般认为:中文中的 “道”,作为哲学范畴,是一个与西方的逻各斯大致对称的概念。
百度百科:逻各斯,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一切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
从语源学上,海德格尔对逻各斯曾有考证。他认为,古希腊语中的“logos”,起源于“legein”,而“legein”,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说话”。另据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考证,在古希腊,自赫拉克利特最初把“逻各斯”引入哲学中。
公元前6世纪,赫拉克利特首次将逻各斯引入西方哲学。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代表着世间万物变化的尺度和准则,是支配宇宙的理性原则。不断运动变化的万物皆因普遍的逻各斯而相互关联并井然有序。
智者把“逻各斯”的使用语境向其衍生词——“逻辑”和“逻辑的”——的现代用法方向推进。
从智者开始,本体论内容逐渐淡出逻各斯的语义,取而代之的是逻辑,他们在“话语”“论证”以及“论证所谈论的东西”等多重意义上使用“逻各斯”。这样,“正确的推理”就倾向于既被应用于正确的论证或理论、理性结构,也被应用于论证或理论涉及的理性结构或原理。从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斯多葛学派的奠基,使得逻辑最终从逻各斯中引申出来。
⑵,虽然从这些材料中不能确实中国老子哲学的道与古希腊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是足以证实“言"与“逻辑学"的必然关系。言有宗——言之宗——语言的宗法——哲学理论的宗法——逻辑学原理它们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言有宗”进行数字化绎(引出头绪,寻求事理)演(引申发挥)的过程中,把东方哲学的名实辩证宗法与西方哲学的逻辑学原理的联系在一起,这绝对不是公刘在此牵强附会。
2,逻辑——辩证法。
①,西方的原始辩证法。
百度百科:辩证法(dialectics),即辩证的方法,是西方哲学的专有名词之一,出自希腊语δνaλεxειx τέχνη,即语言的艺术,一般所认为是指对逻辑过程的抽象,即对语词,推理,描述,概念,解释过程的研究。
公元前 6世纪,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一些哲学家围绕各种哲学命题进行了争论,产生了辩论的方法。辩证法也被称为辩证的方法,希腊时期的辩证法类似于辩论,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持有不同观点,希望通过合理的讨论来获得真正的知识。
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各派论争之风盛行,哲学家们都比较注重争论的技巧和方法。这时,人们把论证或分析命题中的矛盾,以及在谈话中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叫做辩证法。
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看作是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智者派则把辩证法作为一种据理论证的艺术而广泛运用。柏拉图除了根据传统含义,把辩证法看作是通过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加以克服的方法外,还把辩证法看作是认识“理念”过程中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他认为,借助于辩证法可以由个别理念上升到普遍理念,又从普遍理念回到个别理念,因此他把辩证法作为“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阶段的内容。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法”一词也较多见于柏拉图的著作中。
②,中国的名辩学。
百度百科:名辩学,是中国古代名学和辩学的合称。代表著作是《公孙龙子·名实论》、《墨经·小取》和《荀子·正名》。名学亦称为“正名学”,主要指中国古代有关名实关系和正名的理论,内容涉及正名的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所为有名”)、正名的认识论基础(“所缘以同异”)、客观标准、基本原则(“制名之枢要”)和制止乱名(“破三惑”)等。
辩学亦称为“论辩学”,指中国古代关于辞(命题)、说(推理)和辩(论证)的学说,主要包括辩学的一般哲学基础、“以辞抒意”的命题学说、“心说出故”的推理学说、“以辩争彼”的论证学说、论辩的基本规律和规则等。名学和辩学均系阐述名、辞、说、辩等内容的学说,故两者的有机结合可总称为“名辩学”。
③,古印度的因明。
百度百科:因明,梵文 Hetuvidyā 的意译,指古印度的逻辑学。它与声明(语言文字学)、工巧明(工艺历算学)、医方明(医学)、内明(各学派自己的学说,对佛教来说则指佛学)合称“五明”,为古印度的五门学科。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指显明、知识、学问。明导源于古印度的辩论术。相传,上古时代的《奥义书》就已提到了因明。释迦牟尼幼时,也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过五明(当时的“内明”系指婆罗门教的“四吠陀”),这中间包括了因明。不过,因明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立完整体系,则是公元二世纪左右的事。当时婆罗门教内部出现了以《弥曼差经》为根本经典的弥曼差派、以《奥义书》为根本经典的吠檀多派、以《数论经》(又名《僧佉经》)为根本经典的数论派、以《瑜伽经》为根本经典的瑜伽派、以《胜论经》(又名《卫世师经》)为根本经典的胜论派、以《正理经》(又名《尼夜耶经》)为根本经典的正理派等六个学派,合称“六派哲学”。其中正理派特别重视正理(相当于因明)的研究,古印度最早的因明学专著——《正理经》就是此派的创始人足目撰写的。
综上所述,最原始的辩证法就是在哲学命题的真理性争论中用来证明哲学命题真理性的有效方法——逻辑学原理——辩证法——辩证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