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考试中常见的100味中药彩图!
中药彩图图谱是执业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很多考生搞不清楚的地方。今天于老师整理了常用100味中药彩图,帮助大家备考学习,具体如下:
硫黄:自然硫(S),表面不平坦,脂肪光泽。用手握紧置于 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
面呈针状结晶形。
硫黄味酸,性温。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
芒硝:含水硫酸钠 (Na2SO4·10H2O)。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条痕白色,断面呈玻璃样光泽,味咸。
芒硝味咸、苦,性寒。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 用)。
石膏: 含水硫酸钙 (CaSO4·2H2O)。纤维状集合体,条痕白色,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 肌止血。
滑石:含水硅酸镁 [Mg3(SiO10)(OH)2]条痕白色,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
滑石味甘、淡,性寒。利水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收敛。
炉甘石:碳酸锌(ZnCO3)似蜂窝状,条痕白色,有吸湿性。
炉甘石味甘,性平。明目去翳,收湿生肌。
赭石: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铁 赤铁矿,三氧化二铁(Fe2O3)。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
赭石味苦,性寒。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自然铜:二硫化铁(FeS2),硫化物 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具条纹,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断面可见银白色亮星。
自然铜味辛,性平。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雄黄:二硫化二砷(As2S2),硫化物 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深红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
雄黄味辛、苦,性温。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
朱砂:主含硫化汞(HgS)。磁铁吸尽含铁的杂质。条痕红色至褐红色。
朱砂味甘,性寒。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羚羊角:牛科赛加羚羊的雄兽角。“骨塞”,除去骨塞后, 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 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头, 习称“通天眼”。
羚羊角味咸、性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牛黄:牛胆结石。表面有层黑色发亮薄膜“乌金衣”,体轻,断面有细密的同心层纹。挂甲:加清水涂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牛黄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鹿茸:梅花鹿一分枝称“二杠” (主枝称大挺,侧枝称门庄)两分枝称“三岔”。马鹿一个侧枝称“单门”,二个“莲花”,三个“三岔”。
鹿茸味甘、咸,性温。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调冲任,托疮毒。
麝香:雄体分泌物;密生灰白色 或灰棕色短毛,中间有小 囊孔。有脱落的内层皮膜, 习称“银皮”。
麝香味辛,性温。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乌梢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剑脊” 尾下鳞双行。
乌梢蛇味甘,性平。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蕲蛇:来源五步蛇;“翘鼻头”、 V 斑纹“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
蕲蛇味甘、咸,性温。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金钱白花蛇:眼镜蛇科,幼蛇入药。黑白相间,尾下鳞单行。
特征: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蛤蚧:头呈扁三角形,背部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进口蛤蚧多砖红色),四足均有 5 趾,足趾底面具吸盘。尾几与体长相等。
蛤蚧味咸,性平。补肺气, 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鳖甲:鳖的背甲。两侧有对称肋骨各 8 条。
鳖甲味咸,性寒。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龟甲:乌龟背甲及腹甲。
龟甲味甘、咸,性寒。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凉血止血。
蟾酥:呈扁圆形块状或片状。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蟾酥味辛,性温,有毒。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 神。
僵蚕:家蚕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足 8 对,断面平坦外面白色,中间有亮棕色丝腺环4 个。
僵蚕味咸、辛,性平。息风止痉,祛风止痛,止痒, 解毒散结。
斑蝥:背部鞘翅有3条黄色或棕 黄色的横纹。气特异而臭。
斑蝥味辛,性热,有大毒。攻毒蚀疮,破血逐瘀,散结消癥。
土鳖虫:雌虫干燥体。呈扁平卵形, 先端较狭,后端较宽,背 后紫褐色,有光泽,无翅。
土鳖虫味咸,性寒。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全蝎: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全蝎味辛,性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海螵蛸:乌贼的干燥内壳。断面类白色或微黄,粉质, 微腥。
海螵蛸味咸、涩,性温。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牡蛎贝壳。长片状,层状或层纹状排列。
牡蛎味咸,性微寒。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珍珠: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具特有的彩色光泽。破碎面显层纹。
珍珠味甘、咸,性寒。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石决明:鲍鱼贝壳,表面暗红色, 末端有 6-9 个开孔,内表面具珍珠样光泽。
石决明味咸,性平。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水蛭:干燥全体。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 5 条纵线, 两端各具一吸盘,断面胶质状。
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破血逐瘀,通经。
地龙:广地龙,第 14-16 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
地龙味咸,性寒。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五倍子:虫瘿。长圆形或纺锤形囊 状,菱形,表面微有柔毛。断面内壁平滑,有死蚜虫 及粉末状排泄物,气特异。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冰片:右旋龙脑。樟的枝叶提取而成。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 205℃-210℃。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儿茶: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泽,遇潮有黏性。
儿茶味苦、涩,性微寒。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清肺化痰,生津止泻。
青黛: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火烧时有紫红色烟雾发生。
青黛味咸,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海金沙:成熟孢子,手捻之有光滑感,易由指缝滑落。水试: 浮于水面,加热始逐渐下沉;火试:发出轻微爆鸣和明亮火焰。
海金沙味甘、淡,性寒。利尿通淋,止痛。
血竭:酯树脂。果实渗出,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色,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在水中不溶, 在热水中软化。
血竭味甘、咸,性平。内服活血化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没药:油胶树脂,树皮 渗出,不规则颗粒性团块,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
没药味辛、苦,性平。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乳香:油胶树脂,树皮渗出。表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
乳香味辛、苦,性温。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猪苓: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皱缩或有瘤状突起, 体轻,质硬,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
猪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
茯苓:多孔菌科,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抱有松根。气微味淡, 嚼之粘牙。
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灵芝:赤芝和紫芝的子实体。形如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皮壳坚硬, 黄褐色或红褐色。
冬虫夏草: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虫体似蚕,表面 20-30 条环纹,有足 8对,中部 4 对最明显,气微腥。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益 肾补肺,止血化痰。
海藻:有气囊,水浸后膨胀,黏滑。
海藻味咸,性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淡竹叶:禾本科,茎叶。茎呈圆柱形,有节, 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形披针形,叶脉平行,具横向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大蓟:茎圆柱形,有数条纵棱, 被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 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 白色。
大蓟味甘、苦,性凉。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青蒿: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 展平后呈三回羽状深裂, 两面被短毛。
青蒿味苦、辛,性寒。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茵陈:春季采收为“绵茵陈”,秋季“花茵陈”
绵茵陈: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茵陈味苦,性微寒。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穿心莲:茎方柱形,节稍膨大,单叶对生。味极苦。
穿心莲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燥湿。
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表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切面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半枝莲:唇形科,茎方柱形,中空,叶对生。
半枝莲味辛、苦,性寒。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薄荷:唇形科,茎方柱形。揉搓有清凉香气。切面白色, 中空。
薄荷味辛,性凉。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益母草:唇形科,茎方柱形,四面凹下成纵沟,断面中部有髓,轮伞花序腋生。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荆芥:唇形科,茎呈方柱形,表面被短柔毛,叶对生。穗状轮伞花序顶生。
荆芥味辛,性微温。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广藿香:唇形科,茎略呈方柱形,叶对生, 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金钱草:报春花科(广金钱草:豆科,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和褐色条纹。
金钱草味甘、淡,性微寒。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紫花地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淡棕黄色。叶基生, 灰绿色,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或 3 裂。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麻黄:草质茎。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锐三角形,基部成筒状色泽: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益智:呈椭圆形。有凸起棱线13-20 条,有特异香味, 味辛,微苦。
益智仁味辛,性温。暖肾 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豆蔻:姜科,白豆蔻产于东南亚,爪哇白豆蔻产于印尼。表面 3 条纵槽纹。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白豆蔻味辛,性温。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草果:呈长椭圆形,具三钝棱。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纵沟及棱线,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
草果味辛,性温。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砂仁:姜科,阳春砂产于广东。绿壳砂产于云南。呈椭圆形,密生刺状突起, 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 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 分成 3 瓣。
砂仁味辛,性温,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槟榔:棕榈科,种子呈扁球形或圆锥形,有疤状种脐,断面有大理石样花纹。
槟榔味苦,辛,温。杀虫, 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薏苡仁:禾本科,种仁。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牛蒡子:菊科,果实。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瓜蒌: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具焦糖气。天花粉为根。
瓜蒌味甘,性寒。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栀子:茜草科,具有6 条翅状纵棱。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果皮薄而脆,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
栀子味苦,性寒。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枸杞子: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
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牵牛子: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或 淡黄白色。加水种皮龟裂,手捻有黏滑感。
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菟丝子:类球形,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马钱子:产地:印度、越南、泰国等。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味极苦。
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女贞子:木犀科,卵形、椭圆形或肾形。皱缩不平。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连翘:木犀科,初熟带绿色青翘,不开裂;熟透老翘,顶端开裂;表面有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
连翘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山茱萸:山茱萸科,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
山茱萸味酸、甘,性微温。补益肝肾,收敛固脱。
小茴香、蛇床子:伞形科,双悬果。背面有纵棱5 条,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香气特异。
小茴香味辛,性温。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酸枣仁:鼠李科,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养心安神,敛汗。
巴豆:大戟科(大巴),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有纵线6 条,破开果壳,可见 3 室,每室含 1 粒椭圆形种子。
巴豆味辛,性热。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吴茱萸:芸香科,将近成熟的果实。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枳壳:芸香科,江枳壳(江西)未成熟果实。呈半球形,外果皮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切面中果皮黄白色,瓤囊 7-12 瓣。
枳壳味苦、辛,性微寒。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补骨脂:豆科,果实肾形,略扁,具细微网状皱纹。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决明子: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子叶2 片。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沙苑子:豆科,药材略呈圆肾形而稍扁, 嚼之有豆腥味(同黄芪)。
沙苑子味甘、性温。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金樱子:蔷薇科,呈倒卵形,表面有突起的棕色小点,切开内有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金樱子味酸、涩,性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桃仁:呈扁长卵形,密布颗粒状突起。
桃仁味苦、甘,性平。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苦杏仁:蔷薇科,呈扁心形,左右不对称。
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山楂:为圆形片,皱缩不平,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 5 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木瓜:长圆形,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味酸。
木瓜味酸,性温。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葶苈子:呈卵圆形,一端钝圆,水泡黏滑,体积膨胀。水试北葶苈子膨胀度大于南葶苈子。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肾形, 表面棕黄色,有光泽。
五味子味酸,性温。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 心。
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 燥柱头。线形,三分枝, 暗红色。顶端有齿状,内 侧有一裂隙,下端残留小 段黄色花柱,无油润光泽。
西红花味甘,性寒。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红花:菊科红花的干燥花。不带 子房的管状花,表面黄色 或者红色,先端 5 裂。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红花味辛,性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菊花:扁球形,舌状花,管状花大多隐藏。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款冬花:长圆棒状,常单生或 2-3 个基部连生,外面多数有鱼鳞状苞片,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金银花: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密被短柔毛。
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洋金花: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皱缩成条状,花萼呈筒状,花冠呈喇叭状。
洋金花味辛,性温,有毒。平喘止咳,解痉,定痛。
丁香: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上部有 4 个三角状萼片,十字状分开,气芳香浓烈。
丁香味辛辣,有麻舌感。
槐花:花(槐花)及花蕾(槐米)。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 黄绿色,黄色或黄白色,1 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 4 片长圆形。
槐花苦,微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辛夷:似毛笔头,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
辛夷味辛,性温。散风寒,通鼻窍。
艾叶: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气清香,味苦。
艾叶味辛、苦,性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紫苏:叶或带嫩枝。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气清香。
紫苏味辛,性温。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理气安胎,解鱼蟹毒。
以上就是常见的100种中药彩图,大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