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经典纪念屈原《离骚经》1824年及后人研究之九大成果
所谓“回归经典研究屈原”,是指屈原作品25篇:《离骚》、64(《屈原研究页面,下同》)/九歌:《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110/《天问》、202/九章:《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橘颂》 《悲回风》、290/《远游》、326/《招魂》、351/《大招》。其中,以《天问》、《离骚》为代表作。《楚辞》之前,传统称《离骚》或《离骚经》一直到北魏。
这是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形成的一个共识。我在会上提出“五读”,提出“正读”和“誤读”两种学术成果同时存在,同时并进。“九大成果”是:
一、屈原生于公元前331年,自沉于前276年。一说生于公元前341年、前340年、前339年、前359年或是一种“誤读”。自沉于前278年也是一种“誤读”。
二、《离骚》伯庸是楚怀王。伯庸不是屈原的父亲。
三、屈原在楚宫撰写教科书《天问》,主张“大禹治国”,提出天、地、人“阴阳三合”的自然哲学观念和三民的“民生、民艰、民乐”社科哲学思想。
四、怀王受其姊芈月的影响,屈原劝止而不听,于前299年北渡汉水过武关赴秦谈判不归,即所谓“有鸟来集汉北”,次年屈原撰《招魂》,招怀王经湖北口归楚。前297年,36岁的怀王客薨,屈原撰《大招》,说他英年早逝,并以怀王美政田邑楚国疆土大禹为国招之,以怀王天德照明诸侯努力招之。前297年,秦归怀王遗体于楚,楚人如悲亲戚。《大招》点名楚怀王年36过世。时间在顷襄王3年。屈原护送怀王葬百里洲巫回台,一路始撰《离骚》于斯而稿成于湖南。屈原流放汉北或为誤读。
五、前298年,郢中立王(顷襄王)时,屈原感到强烈不安。屈原以“迁臣”的身份回归封地汨罗。屈原流放湖南,或为誤读。
六、 屈原与怀王工作的“郢都”(清华竹简“湫郢”)是湖北枝江(今当阳)不是荆州纪郢(清华竹简“疆郢”)。“秦卑命钟”出土在原宜昌枝江县问安云台公社新华三队。
七、“当陵阳”是当阳城的典故。
八、屈原的国家四极。相览四方,胜观四极(四极,国家四方。东扶桑,西昆仑,南相离,北流沙)啊,忠信为周,流播名声,流誉四方,承前启后,乃至天下。
九、“相约黄昏后”,指受怀王令“墨绳治国到终”。则“同性爱”之说或为谬释。
十、“箭躲论”为无稽之谈。记录“屈原”二字的,第一人是屈原自己。第二人直呼“屈原”的是贾谊(前200—前168),相隔100年。第三人撰写《屈原贾生列传》的是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相隔屈原130年。汉人八大家主要是插入自己的作品,促进了屈原的研究,但“动摇”了屈原研究的正确方向,至《楚辞》形成,后人出现学术缤纷局面,杨守敬海外带回“洪兴祖本”,陈子展《楚辞直解》引导“屈原研究”回归经典。
(文章来自鹰子石平台)
作者简介:杨世灿,男,宜都人。副研究员。代表作中华书局出版《水经注疏补》《屈原研究》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