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友——三 用 堂

永远的铁道兵

三 用 堂

——连队生活琐忆之七

三用堂,是铁道兵的产物。

什么是三用堂呢?其实就是连队的饭堂,同时兼会堂、课堂。一堂三用,所以称为三用堂。

三用堂,无疑是存在于那个特殊时期那支特殊部队的特殊产物。与全军其他兵种相比,铁道兵是工程部队,但与其他工程部队相比,铁道兵又是流动性最大的工程部队。人家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铁道兵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铁道兵是流水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铁道兵的特性决定的。

但铁道兵又是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专业,不能沒有课堂和会堂。而铁道兵常年钻山沟,住帐篷,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又不可能建正规的会堂、课堂。因此每到一地,就需因地因时因陋就简地建起一个吃饭、上课、开会的共用公用场所,“三用堂”应运而生。

我们连就是这样。1970年我们刚当兵时,连队在前锋火车站施工,开始是住在一个刚搬走的连队腾出的营房内。三用堂是用竹子编的墙外面糊上泥,上面油毛毡,冬冷夏热。但空间足够大,我们除在里面吃饭外,还要在里面上课、开会。每次课前集合,我们都要背着武器,手提木制折叠式马扎,在指挥员的统一口令下,整齐划一的打开凳子、放下凳子,然后坐下听讲。

后来,我们搬到了车站内已建好的正规设施内,条件就好多了。全连住在两栋办公和宿舍楼内,二楼有一间大的会议室,足够全连上课和开会用。炊事班则搬进了车站的正规食堂内,有伙房还有大餐厅。虽然开会、上课不用到这里了,但大家仍习惯的称它为“三用堂”。

再后来,我们搬到西安了。连队住在东门外东关大街东头的一所院落里,南边的一所大房子被分割成班排的住房,北面的几间小房子为连部和勤杂人员住处,中间的院落除了一个篮球场外就没有多少空间了。连队临时在东头搭了一个伙房,我们也称它为三用堂。

对三用堂印象深刻,还在于那时在里面开展的一项特殊活动,叫“开展三用堂活动”,有的战士图省事,就叫它“开展三用堂”。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吃饭的时间,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以扶正祛邪,保持连队良好的风气。这是一项思想领域里的斗争,它的作用大概等同于实际行动中的大小劳动一样。

当时连队的饭可以随便吃,菜则在炊事的窗口打。饭前在窗口前集合,唱完革命歌曲就开始依次到窗口打菜,到吃完饭大概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间,就是大家自由发言的时间。发言时一个挨着一个,争先恐后,主要内容一般都是当天的事,表扬好的,批评差的。发言者一般是针对自己要讲的事,先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有针对性的讲出某件事,大部分都是就事论事,也有就事论理的,还有的则直接指名道姓,这就有点火药味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众目睽睽之下,一切事情都暴露在大家的面前,就等于一天工作的讲评。

这种活动的效果,可以说是立杆见影。特别是在炊事班,因为班里有个红管家李万杰,69年入伍四川兵,面对浪费现象,他可是“六亲不认”,一旦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他就会马上站起来发言,指名道姓,上纲上线,引用的毛主席语录,一般都是“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这种氛围下,谁还敢马虎呢?

三用堂活动,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我不得而知。但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我却是亲历者。那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创四争五”活动停止了,阶级斗争、路线教育等不搞了。连队的政治空气渐渐淡化,“三用堂”活动也逐渐式微。等到1974年我们搬到西安后,曾有一段时间没有三用堂,大家打饭后分散吃,活动也就沒法开展。后来三用堂盖起了,但这个活动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2021..3.13于泉城济南

责任编辑:秋韵

(0)

相关推荐

  • 【赣雩文艺】作者:岳清国《“八一”想起连首长》​总第991期④2021年第197期④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八一"想起连首长 作者:岳清国 --感谢新兵连和老连队连首长们对我嘉奖鼓励的感恩之情!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勾起我对接我参军的王德学连长和分 ...

  • 我的连队我的兵(一)

    我的连队我的兵(一)

  • 我的连队我的兵(二)

    我的连队我的兵(二)

  • 摘录留言,这是战友们对青藏高原的怀念及眷恋。。。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走近我的老连长

    原创: 范海兴 十月中旬,与夫人一同起程去看望分别47年的老连长,从徐州坐动车到宜昌,又从宜昌坐船,一路逆流上行,两天后到达山城重庆. 久仰的重庆,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加壮美,特别是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 ...

  • 从吐鲁番到库尔勒的铁路

    南疆铁路是一条连接新疆吐鲁番和新疆和田的电气化铁路.分两段进行建设,其中东段(吐鲁番至库尔勒)于1974年开工:1984年建成投运:西延段(库尔勒至喀什)于1996年9月开工,1999年12月6日建成 ...

  • 沈子友——疫情过后要谨防三个陷阱

    疫情过后要谨防"三个陷阱"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状肺炎疫情,阻断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 ...

  • 沈子友——云和梯田.云上的梯田

    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 --云和梯田印象 4月27日早8时,小雨. 离开泰顺,经过景宁.云和两次长途汽车一次城乡公交车,于下午1点到达云和梯田. 景点沒有过度包装,下公交车即是景区的入口.但天上 ...

  • 沈子友——方 岩:名山之旅

    4月30日,晴. 永康市方岩山,为本次出行的最后一站.我的心情也与天气一样大好:一则昨晚即由缙云赶到永康城内入住,今天上山时间充足:二则当晚便可乘车赶回暂居地诸暨,结束与"五.一" ...

  • 沈子友——从桔子洲到岳麓山

    从井冈山下来,追寻领袖的足迹,我来到了湖南长沙.这里,是青年毛泽东求学励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在这里,我游览了桔子洲和岳麓山.一水一山,共同创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重要的城市名片. 首先, ...

  • 沈子友——杨维桢 . 诸暨三贤之三

    杨维桢.诸暨三贤之三 楊维桢   --诸暨三贤之三 楊维桢(1296一1370),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等,诸暨枫桥全堂(现全堂村)人.元末明初"文章巨公"."诗坛盟主& ...

  • 沈子友——陈洪绶.诸暨三贤之二

    陈洪绶 --诸暨三贤之二 陈洪绶(1599一1652),字章候,号老莲,又号老迟.悔迟.悔僧等,诸暨枫桥陈家(现陈家村)人.明未清初著名画家,诗人,儒客大家. 陈洪绶少年盛名,富有创新精神.在当时画派 ...

  • 沈子友——再到韶山.红色文化的召唤

    再到韶山 --红色文化照片一百幅 那还是1978年的秋天,我曾利用在部队出差的机会,第一次到了韶山.从此,那片红色的沃士便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40多年过去了.那红色的记忆又在我的脑海里重现.从 ...

  • 沈子友——善 报: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善  报 --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善恶有报,因果定律,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又是一种我们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尽管人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祸福吉凶,事在人为,一切 ...

  • 沈子友——诚 信

    诚 信     --女学霸为什么面试被拒 一个中国的女孩到法国留学.由于家庭不太富裕,她半工半读. 四年后,她出色地完成了学业.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名牌大学毕业的背景下,女孩决定留在法国,在法国找一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