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大学教授,38岁成通缉要犯,55岁改变了100万个乡村……

英语口·米老师说 

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影响的何止一代人!
人物·教育救国

本文由英语口语(ID:kouyu8)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授权。

100多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
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是他,站出来说:
这病根乃在教育。
当时的中国,有2亿文盲,
有7000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
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
只字不识,寸步难行。
是他,再次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
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
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
如果农村没有改观,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
那时候的他,
在美国和哥伦毕业留学归来,
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
以他当时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
三个月薪水便可在北京买下一套四合院,
但他统统都放弃了,
二话不说,脱下西装,
把目光牢牢盯在中国的最底层。
自此扎根在贫困的普通村落,
怀揣着一个在当时看上去
天方夜谭一般的愿望——
为中国培养100万农村教师!
他用短暂的一生
点燃了平民教育的希望,
点燃了国家振兴的火炬,
他,被毛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被宋庆龄称作“万世师表”。
他,就是陶行知。
01
生于忧患,萌生鸿鹄之志
Born in hardship, he was full of ambition.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安徽歙县。
身为秀才的父亲,为他起名:陶文濬。
濬是浚的古体,意为疏通和深挖。
希望他成为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人。
1905年,陶行知进入歙县崇一学堂,
在宿舍墙上,挥笔写下豪言壮语:
“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
'I m Chinese and I should make contributions to China.'
1909年,陶行知考入南京汇文书院,
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
危厄之局让他对教育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比于钢船火炮,
唯有文化才是自强自立、抵御外辱之道。
在此期间,陶行知开始接触到王阳明的“心学”。
“心学”推崇以实际的行动改变世界、改变自己。
这种积极的价值主张,鼓舞了当时的陶行知。
他直接取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
把自己的名字“陶文濬”改为“陶知行”。
1914年,陶行知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并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
虽以政治为题,但《共和精义》处处指向教育: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
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
党见,非教育不除;
精忠,非教育不出。”
毕业后,陶行知赴美留学。
他先是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
半年后便毅然转学哥伦比亚大学,
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
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后,
陶行知谢绝了导师的一再挽留,
坚持回国。
02
山河破碎,立誓教育救国
The country was broken, 
so he vowed to save it with education.

彼时之中华,满目疮痍。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统治,
但旧日的封建传统教育,延续千年,遗毒馀烈。
科举取士日益僵化,使人脱离实践变成“书呆子”,
不仅跟不上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更谈不上向大众普及。
而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
有七千万儿童,甚至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
如何尽快地把落后的中国变为先进的中国,
当时的先进人士对此有一个基本共识,
那就是:发展中国的平民教育。
陶行知就是一个杰出的践行者。
他振聋发聩地说:
“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
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
到乡下去的教育。
农村若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
那时的陶行知,
本可以锦衣玉食,轻松做人上人。
而他,却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
他一个月的收入,是400个现大洋。
那个时候,想要在北京买整一套四合院,
不过花费他3个月的薪水。
而这一切,陶行知统统不要了。
他脱下西装,辞掉自己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
决心从城市走向农村,推进平民教育。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
编写《平民千字课》,
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
送到各地百姓家里,
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
一次,
陶行知得到1万多元稿费,他回家便锁在柜子里。
操持家务的妹妹希望他留1/4给家里用。
陶行知说:
“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
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
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
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
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
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
在外人看来,留美归来的大学教授陶行知,
在农村与师生同甘共苦,
与农民交朋友是不能理解的。
然而,正因为有陶行知这样的“傻子”,
中国的教育事业才得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03
知行合一,爱与教育静水深流
Unit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his love and education were like still water that run deep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移居到南京郊外的晓庄,
在这个极为落后贫困的中国普通村落,
他住到牛棚当中,和老乡们相识,
渐渐有一个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愿望:
为中国培养100万个乡村教师!
在晓庄,陶行知带领学生们,
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
他说:“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干。”

学校完全贯彻“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常亲身到百姓家拜访学习,
或请他们作“先生”来给学生传授知识。
他也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将所学应用于行,
使课堂变得活泼,也推广了平民教育。
费正清日后评价: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
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
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不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
而是要发展出在人民之中的好老师。
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
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
他身体力行,

跑到广大的农村、市镇、村舍、街道中,

发动并指导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

国难教育、抗战教育等,

推动幼儿教育、儿童教育、师范教育、

女子教育、义务教育和中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

他首创“小先生制”,

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推行平民教育,他真正做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
陶行知逐渐发现了王阳明学说的内在痼疾,
即脱离社会实际,疏远广大民众。
于是,在1927年,他提出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
突出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
并应用到教育工作中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
在1934年,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一文,
并署上了又一次改变的名字:陶行知。
这不仅是“行”和“知”两个字的简单换位,
更是一种思想的飞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陶行知说: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他以睿智的眼光、博大的襟怀,

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

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

1939年,国难当头,生灵涂炭。
在重庆年久失修的古圣寺内,
陶行知为抗战烈士遗孤和保育机构难童,
创设育才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提出'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带孩子们领悟学习自然、文学、音乐、
绘画、戏剧等学科之美。
在艰辛险峻的逆境中,
他对学生倾注了全身心的爱,
竭力将他们平安送达理想彼岸。
有一次,陶行知在保育院发现了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长着瘌痢头,
是在战乱年代被父母送进保育院的。
陶行知无视那一头癞痢,
看出了这孩子有一定的音乐天赋,
于是请来当时重庆最好的医生,将其治愈,
又把他编入音乐组学习。
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首屈一指的音乐大师
———陈贻鑫。
陈贻鑫曾在年过八旬时接受采访,
忆及陶行知四处为学生们寻求衣食的故事,
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激动,老泪纵横。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有着对人性最深切的尊重和关怀。

注重实用,更不忽视知情意和人格的完善。

他的教育方式如春风化雨,无声却能滋润一生。

04
举国欣欣向荣,他却掏空了自己
As the nation thrived, 
his life was drained dry.

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堂在南京北郊偏僻的山村,

树起了与众不同、独放异彩的教育革命的旗帜。

它以其革新的精神闻名中外,

吸引了许多教育家、名流和各界人士,

前往参观、访问和学习。

同时陶行知在教育界的改革,

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心病。

1930年4月,陶行知成了国民政府的通缉要犯。

晓庄师范也因蒋介石的一纸密令,面临夭折的命运。

南京卫戍司令部派出军警缉拿陶行知,要查封晓庄。

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执行命令的军警们发现,

晓庄没有围墙,没有校门,

国民政府的朱笔大封条,

竟不知贴在何处。

陶行知毕生的追求——“没有围墙的学校”,

用这样一种方式留下自己骄傲的一幕。

这就是陶行知,

严于律己,深切爱人,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他不断努力着,

普世梦想的芽,破土而出。

眼见繁花就要开遍枝头。

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

而最后一刻,也累倒在了路上。

1946年7月25日,

陶行知因积劳成疾,

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

那年,他55岁。

当天,周恩来总理从上海发电文,
向党中央报告了陶行知先生去世的消息。
第二天上午,上海万国殡仪馆挤满了悼念的群众。
12月1日,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
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
他们要送这个人,送他回他的晓庄。
沿路上的人们,唱着,哭着:
“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
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
挽联在飘,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悼词:
“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而旁边,是宋庆龄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
“万世师表”。
曾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评价道:
“陶博士并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
在美国,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2007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教授维·汉森,
将陶行知与美国的杜威、意大利的蒙台梭利等,
并列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思想家。
05
他走了,却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瑰宝
He has gone, leaving us
inexhaustible treasure of thought.
陶行知曾说:
“我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背后,是他“爱满天下”的宏达情怀。
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
陶行知矢志不渝的,走过王阳明,走过杜威,
用三个名字,证悟一道“知行难题”。
并于此中,见证我国教育的求索和改革之路,
牺牲自我,完成了一场教育现代化的救赎运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写在最后

知乎一位网友说过一段很感人的话:

“在今天,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变得如此简单,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通过读书,

那些十年之前遥不可及的渴望已经变成了日常。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改变了命运轨迹,

深深感谢为了今天的平等的教育机会

而付出毕生努力的先辈们。”

是的,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个生命不断展开的过程。

Education is never a result, 

but an ongoing process of life.

古代的科举制度,如今的全民高考,

是历史上卓越的教育家用生命铺成了金光大道。

没有他们,就没有人人可得的教育机会。

陶行知曾言:

“我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

这问题便是

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机会受教育的人

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高考陆续放榜,

又要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从此改写命运。

如今再读先生之语,更觉得有千钧之力。

陶行知从最寻常处演化,

直至把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

推向历史的最前沿,

这样的教育理念,穿越数十年,

引一时之风气,立百世之功德。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精神,

如火,如光,

豁然照亮每个人心中。

让我们铭记他的教诲,

知识改变命运不仅是个人追求,更是历史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

点个“在看”,无论你身在何处,

切记拿起书本,从现在开始,

在人生之海扬帆起航。

文 | Yoyo
翻译 | Haile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