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库胡同往事》连载(3)
名人笔下的地安门
米粮库胡同距离地安门仅一箭之遥。早先地安门在百姓口中还有个俗称——后门,与正阳门的称呼的前门相对应。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就住在后门内路东的慈慧胡同3号。他撰写了精美散文《后门大街》,曾发表在《论语》1936年半月刊上。
明国年间的地安门外大街,远景是鼓楼
朱光潜说:“北平的精华可以说全在天安门大街。它的宽大,整洁,辉煌,立刻就会使你觉到它象征一个古国古城的伟大雍容的气象。地安门(后门)大街恰好给它做一个强烈的反衬。它偏僻,阴暗,湫隘,局促,没有一点可以叫一个初来的游人留恋。”但,因为朱光潜住在地安门里的慈慧殿,要出去闲逛,就只有这条街最近便。朱先生无论是阴晴冷热,无日不出门闲逛,一出门“就很机械地走到后门大街”。因而,朱先生说道:“它对于我好比一个朋友,虽是平凡无奇,因为天天见面,很熟悉,也就变成很亲切了。”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和他的女儿
因着对这种“自由而诡秘的意味”的恋念,后门大街成为了朱光潜先生最重要的消遣去处。虽然旗人破落了,后门也破落了,但是“那些破落户的破铜烂铁还不断地送到后门的古玩铺和荒货铺”,所以,没有半里路长的后门大街却有十几家古玩铺和一家旧书店。朱先生就常常拉着沈从文一起在这里淘宝。他说自己在后门大街逛古董铺和荒货铺,“心情正如钓鱼。鱼是小事,钓着和期待着有趣,钓得到什么,自然更有趣”。
同样住在地安门帽儿胡同的清史专家朱家溍,1914年生于北京,绝对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心中的后门就有些历史的纵深感。
“国宝”级史学大家朱家溍
朱家溍撰文说:“地安门俗称后门,因而(万宁)桥也就随着叫作'后门桥’,这座桥和正阳门五牌楼下的正阳桥、天安门前金水桥、太和门前内金水桥,是同在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座大石桥。我少年时还看见这座桥完整的白玉石雕栏,东西两面桥礅上石雕形状的水兽,伏在闸口俯视着桥下从西往东流的水。”其实,细究之,这个后门看似与前门相对,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熟悉,更是因为热爱。朱家溍也经常在地安门大街上“闲逛”。他甚至能在晚年的回忆中,依次说出地安门外大街上每家店铺的位置;哪家挨着哪家,哪家店铺的字号和特色。夜深人静时,常想起老人说的话:“别闹了,该睡觉了,故漏斗打鼓了。”那年月,躺在家中倾听着夜空中传来的阵阵鼓声,总觉着心里特别踏实。
在余钊撰写的《北京旧事》中写道:“根据1934年《北京市商会会员录》记载,从地安门外到钟鼓楼,有参加同业公会的商号137户,以经营粮食、布匹、油盐、干锅杂货、煤炭为主,还有十八家古玩店,主要集中在烟袋斜街(地安门外)。当时北京城里不少八旗贵族家庭没有了俸禄,又没有谋生的技能,靠变卖家传的古玩混日子,古玩店的货物主要来自这些人家。在民国后期,随着王府井、西单等商业区的进一步繁荣,鼓楼一带的商业不如往日那么兴旺了。”当时,由内城到外城,只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个城门洞,而正阳门洞还不能走。所以,交通堵塞早在百十年前就是个大问题。正源于此,地安门外的繁荣也就不足为奇了。
胡适与夫人江冬秀
胡适先生在《丁文江的传记》中写道:“当时北平城里和清华园的一些朋友,常常在我家里或在欧美同学会里聚会,一起讨论国家和世界的形势。俞平伯常从清华南院'秋荔亭’,乘车到后门内米粮库胡同参加讨论。在交通不发达时代的北平,那是很遥远的路程。”当年从清华园到地安门远近先不说,但最终要想到达目的地——米粮库,地安门则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门;那是必经之路,必进之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