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美食说“豆腐”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王建平 

我们老家奉城斑竹乡葛竹再徒步几里,属丘陵高山地带,除了在泥田里种植水稻,靠天公作美时逢落雨,待秋收季节,最常见的种植植物就是黄豆了。

黄豆的生长期,基本上在夏季,至八,九月份,也正是黄豆的成熟时节。收割需待早晚辰光,不然烈日当空,黄豆很容易炸荚,可要损失不少已经到手的果实了。一般至九分成熟,割折归来,用绳索捆绑晾之竹竿上,阳光稍晒,再慢慢用木棒打之,黄豆便颗颗落仓了。

对于普通农家来说,黄豆可是一宝,半年的家菜就在这做文章,未熟时吃青黄豆,收成时吃老黄豆,逢年过节时,用拣选出来的上乘黄豆用水浸之,还可做豆腐。豆腐吃不完,放玻璃瓶里,发酵又成“霉豆腐”,有名的应该是绍兴“咸亨”霉豆腐啰。那可是平日里没菜时补缺的最便宜也不错的下饭菜了,特别是炎炎夏日,一碗薄粥,二三块霉豆腐,吃来倒也是满口生津最是爽口。至于平日里,如果想吃点新鲜的黄豆,只求水一泡晚来,放羹架上与米坂共烧,一碗热腾的黄豆汤就上来,还可以炒黄豆,喝酒者和着吃。那年代过的不富,却入味儿。

七零后的我们,节日与过年才吃得上豆腐,每当家里做豆腐时,是一件高兴事。因为有得白嫩嫩,香喷喷,滑溜溜的豆腐脑可以取来喝。长亭湾堂前门口有一台大石磨,就是用来做豆腐的,先得挑几担水,将石磨里里外外洗净,然后上豆推磨,锡剧里有“双推磨”这一折,“你上豆来我推磨,哩哩啦啦出水来。”好一幅画图。豆经磨挤压,始出豆浆汁来,石磨不及二尺的直径,七八寸高,本就不是很重,加上灌了溜溜的豆子进去。

豆浆磨好了,先加点泉水释稀,用包袱过掉豆渣,将纯豆浆倒入铁锅之中,加水用锅盖盖之,用干柴火烧开,事先还得准备一物,称之为“豆腐娘婆”。既为“娘婆”,说明后来的豆腐全由它所“生”,自是特别的重要。做“豆腐娘婆”的主要成份是石膏粉,按豆子的份量用比例算好,用菜刀把石膏敲得粉碎,待豆浆泡沫漫上锅盖内顶,须得换上文火烧了,这时就得加入“豆腐婆娘”了。

做豆腐绝对是一项技术活,千万不能将之倒在一块,需得高高扬起,均匀而洒开,不然会直接影响到豆腐们的质量与产量。一一“娘婆”放少了豆腐出锅少,洒多了嫌豆腐老有苦味,只有刚够好,做出来的豆腐才会既多又白又嫩,稍待之豆浆逐渐成形,往锅里插上竹筷,如果歪竖,说明“娘婆”还可加点,竖立如旗杆,不偏不倚,那说明火候,用料俱佳。豆腐脑出锅也有讲究,先将包袱在洗净的竹箕上堆放平整,水瓢从锅里往回舀,之后将边角折回上包,压上木板再座上重块,这叫滤水。促其成形,待水滤净,温度冷却,过几小时,方千始万唤出来做成的豆腐,世上一事一物都非易事,没有功夫哪来正品。

其实刚入锅的豆浆稍热,那才是最好吃的,大瓢热腾豆浆,分几小碗,加上白糖或红糖,或拌许盐洒片儿葱花,用匙子拌均匀,慢慢地喝上几口,就是有名的甜豆浆与咸豆浆,奉化人早点的“四大金刚之一”。现在想起来,世上最为白嫩的美食当属豆腐脑了。现在有人写文章描述美女肌肤,就常爱用豆腐来形容,言其吹弹可破,掐出水来,抽出灯芯。每及读至,都会在心中一声默念: “然真是也。”

可惜的是,现在满大街美女如云,或整形许美容,可素颜的豆腐却少了。不但自家做的少,上两年老爸去大姑妈家做了两次,费时费力不说,带回家来豆腐也老了,做的效果不佳自然就少了。搬到方桥来,每天天刚亮,就有骑老式自行车驮豆腐来卖,慢悠悠晃荡着浓重的天台口音,“卖豆腐哟一一”呼啦啦,总有农妇拿碗盘围了过去,对于我们能吃上豆腐也是一种奢侈,接着便听大人呼喊小孩:“去扯两根葱花来!”不一会儿,便会闻到弥漫一种豆腐葱花的清香。如《中华民谣》歌曲中唱得: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哟”。宁波,绍兴两地有人去世,丧事谓之“吃豆腐饭”,一直不明白这种称号与来历,莫不是说明这人走的清清白白,倒也不枉“豆腐”这形容的贴切妥当。

不知从何时起,女人被人沾便宜了,谓之为“吃豆腐”,到底几层意思?是说此女人长的如“豆腐西施”,白白嫩嫩,颇有姿色,还是指“揩一坨少一坨”,成了老豆腐。又有可能说男人们遵照袁枚老先生教导要“嗜素”吃豆腐。因为,袁枚老人家曾说过“菜有荤素,犹衣有表里也。”现在不论是过年,抑或是平常日子,餐桌上都摆着大鱼大肉,时令海鲜,豆腐总是不入眼,可在我们的意念中,却比肉还好吃。

上等菜肴素然无味,过年的味儿也变淡了,莫不是人口味变了矣。文稿写的短自喻为“豆腐块”,此豆腐块与真豆腐块一样,总见得未见火候,一笑而过,没有几多回味,献丑了,权当您不说笑笑就可以吗。

作者简介

王建平,笔名简平,浙江奉化人,已过不惑之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滴点,诗词抒发心意。有拙文,诗作在当地多家杂志,晚报刊岀。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