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有妈的地方,才有家(外一篇)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如果不是别人提醒,我还真忘记了,冬至到了。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之后就会一天比一天长了,过完冬至也就很快进入下一年。民俗专家表示,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感觉到天气越来越冷了,谁知已到了十冬腊月天。忽然间,想起老家的妈妈,已是满头白发。想吃妈妈包的饺子,似乎已很久远的往事了。妈妈,我第一次呼唤你,是在嗷嗷学语的时候。妈妈,在我委屈无助的走在街头。妈妈,在我溘然失去父亲的那一天夜里。妈妈,我一直不敢轻易地写你,怕我无法把你如实的刻画,不想用我拙劣的笔,把你描画。每次回到家,喊的第一声,就是妈妈。无论我们多大,在你的面前,永远也长不大。离开妈妈那么久,始终感到有妈的地方,才有家。今天很想给妈妈打个电话,想吃她包的野菜鸡蛋饺子。

电话打通的时候,我听到妈妈苍老的话语,她居然忘记了明天就是冬至,居然想不起儿子想吃她包的饺子。然而,妈妈毕竟七十多岁了,毕竟是农村的老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她怎么会想到儿子的想法呢?

记得小时候,农村都很穷。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勤劳朴实的乡下人,扛着竹竿,背着竹篓,拉着架子车,爬上柿子树。把那红艳艳,软乎乎,甜丝丝的柿子,尽收家中。完好无损的柿子晾晒在楼顶上,放熟后享用。带点伤的柿子就泡到水缸里。秋去冬来的时候,酸溜溜,香喷喷的柿子醋香,飘满了农家小院。农村人最惬意的时光,恐怕就是秋种之后,一直到正月十五。享受收获的快乐,农闲时的自由自在,城里人无法体会这种快乐,真是世外桃源,优哉游哉!

转眼又到了冬至,我们农村的孩子利用周末,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寒风嗖嗖的吹过,泥土粘住了双脚,也顾不上这些,猫着腰拔野菜。眼看着满满的菜篓里,一颗颗鲜美的野菜,就要进入肚中,一种英雄虏获战俘,凯旋归来的感觉,油然而生。

看着父母忙前忙后,我们主动去帮忙择菜,然后进行仔细地清洗。姊妹们看到父母喜悦的笑容,再多的苦,再多的累,再多的委屈,都变成了一碗碗香喷喷的饺子。父母幸福的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都化作无穷无尽的的力量和爱护。野菜鸡蛋饺子,再蘸上柿子醋,吃几瓣大蒜,那真是人生的极大享受。如果再喝几杯老酒,就算醉倒在家门口,犹如人间仙境,天上独有。

几回回,梦归故里,喝几杯老酒,吃几碗野菜饺子,蘸着柿子醋。多少次,回到家门口,再也吃不出那野菜饺子的味道。再也看不到父亲忙碌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父亲絮叨的话语,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故乡。只有那孤独无助的老娘,站在寒风凛冽的村口,再也盼不到父亲回来!天堂的父亲呦,让儿为你,再捧一杯哀思的酒,端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爷俩痛饮几杯老酒,相约下辈子再聚首!

又到了红薯飘香的季节

闲暇之余,总爱漫步在社区的林荫道上。欣赏着柳条婀娜多姿,荡漾在风里,像翩翩起舞的少女,不由让人心旷神怡。

长期伏案写作的人,由于缺少锻炼,难免会腰酸背疼,消化不良。于是,工作之余,“管住嘴,迈开腿”,是个不错的锻炼养生良方。

走着走着,也就饿了。忽然,扑面而来的烤红薯香味,刺激了我的食欲。那种甜甜的,绵绵的,香喷喷的红薯味道,对我们这些七十年代的中年人,是那么的熟悉,是那么的难以忘怀,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在豫西的伏牛山区,耕地大多是丘陵地带。独特的旱塬土壤,孕育出甘甜可口,香甜浓郁的红薯。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我们这代人,以及我们的父辈。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在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在那段“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作为主粮的红薯,不仅可以吃饱,还可以保命。副食就是秋冬季的萝卜白菜,这些东西不仅产量高,而且容易“伺候”。

记得那时,过完年开完春,家家户户育红薯秧。挑出去年最好的品种,砌好池子,把牛粪铺在里面,晾晒几天后,把红薯端端正正摆放在上面,然后再盖上牛粪。过上十天半个月,那嫩嫩的肥肥的秧苗,就偷偷地拱了出来,迎着和煦的春风,随风招展。

小时候,最怕干的就是没完没了的农活,既枯燥又繁琐。尤其是栽种红薯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把红薯秧苗拔出来,用绳子扎好,用竹篓背到岭上。父母去到大渠边挑水,呼哧呼哧,大汗淋漓,跳着两大桶水来到地里。也顾不得歇息一会,就挥舞着锄头刨坑,一尺多一个,宽窄长短距离匀称。我们那时年纪还小,把红薯秧苗一根一个坑放进去,把水一瓢一一瓢浇进去。然后,用手把秧苗扶起来,另一只手扒土按实填平。就这样,看着大片大片的红薯秧苗,在落日的余晖下,获得了新生,重新有了家,心里和老人们一样美滋滋的。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成堆成堆的红薯,把最好的红薯储藏在地窖里,全家人一直吃到来年,不用担心过那种忍饥挨饿的日子。那些带伤的红薯,农村人也不舍得扔掉,可以切成薄片晒干,收藏起来,遇到青黄不接的年头,照样可以充饥度日。玉米糁煮红薯干,就着白菜烩萝卜,也是我们经常爱吃的美食佳肴。

勤劳朴实的乡下人,充分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物尽其用。把红薯磨成粉,既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凉粉,又可以漏出又细又长的粉条。到了过年的时候,狠狠心买上几斤大肉,做出一大锅,萝卜白菜粉条炖猪肉,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

走着想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个烤红薯的摊前。摊主是一位熟悉的热心大姐,我们相识多年,交情甚好。王大姐是南阳人,淳朴善良,为人热情大方,一家人经营着一个百货商店,社区的人都乐意到她这里消费。我也常常光顾,时不时的帮忙搭理生意,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人。热烘烘的红薯炉子周围,聚集着许多等待买红薯的顾客。王大姐忙里忙外,招呼着生意。简单快乐的生活,积极向上的工作,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刚出炉的红薯,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热气腾腾的拿在手里,暖在心里。掰开烤透了的红薯,吃上一口甜丝丝香喷喷的,驱除了冬天的寒冷和阴霾。

啊,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在这红薯飘香的季节。我深爱着的故乡,让我怎么不想你,让我怎么能把你忘记!就让我老有所依,回到你温暖的怀抱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建英,河南省洛宁县人,郑州市治安巡防信息宣传员,优秀通讯员。新闻和文学作品多见于《郑州日报》《郑州晚报》《河南科技报》《金水时讯》《豫苑文风》《大美芷江》《天涯知己》《爱北文学》《艺笋》等网络平台,常用笔名佛缘禅心、洛河情缘。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觉得不错,请点赞↓↓↓

(0)

相关推荐

  • 妈妈的饺子

    妈妈的饺子 阿迪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的朋友晒妈妈包的饺子,好生欢喜,我下意识地跟了一句--我也想吃妈妈的饺子. 饺子在今天已是司空见惯的饮食了,可在我的少年时代却是奢侈品.那个年代的农村很穷,一年吃不上 ...

  • 爸妈的饺子

    白利芳 一直春光明媚的老天,灿烂的笑了许久,许是累了.一早,天就开始下雨,初时零星洒落,给干燥的空气,带来些许凉意.继而风来了,雨丝也渐细密.站在窗口,看看天:"快一个月了,该去看望爸妈了. ...

  • |趣读|那些年曾经吃过的代食品(一)

    所谓代食品,这里是指:在通常食用的食品不足以填饱肚子的时候,不得不食用的各种替代食品.因此,代食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食品,而且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特殊时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困难时期初曾提倡" ...

  • 杨晓琴丨想念荠菜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是张洁<挖荠菜>文章的开头.而今我也要借用这个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读到这篇文章时我正上初二.那个被饥饿逼得连蔷薇枝都可入嘴的馋丫头形象, ...

  • 写给妈妈的诗 作者/李建英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写给妈妈的诗 ...

  • 李建英: 举起这杯酒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举起这杯酒 ...

  • 平台作者: 李明英【散文】 懂得才是深爱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懂得才是深爱 文//李明英 一袭微雨,划过微寒的冬日,洗涤岁月的尘 ...

  • 飞翔的舞蹈——论李建英绘画中的飞天形象

    甘肃学习平台2020-11-11 莫高窟 作者:阳飏 有专家称,敦煌艺术是"飘带的艺术",这句话极有概括性. 莫高窟清风吹拂,一个个飞天衣裙飘带随风舒展,上下翻飞.仔细看去,发现随 ...

  • 【诗艺国际】李建明 | 生命中最艳的鲜花(外一首)

    ▼ 生命中最艳的鲜花(外一首) 作者/李建明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李建明,重庆市忠县人,户籍广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曾荣获第五届中华情 ...

  • (北京)建英作品,古韵《七绝·晚霞 》外一首

    号外!号外!号外! 重磅!重磅!重磅!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思归客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家乡美>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所提笔抒情的话题,家 ...

  • ​【三秦文学】孙建英:【渭南游小记】(外一首)

    渭南游小记(外一首) 作者:孙建英 酷暑七月二十八, 古城把人烤焦啦. 举家四逃离城散, 携手结伴游两华. 老妪新朋唧喳喳, 白翁老友嘻哈哈. 华山脚下广袤原, 东府山河美如画! 极目四野天地阔, 绿 ...

  • 李继育:一杯茶的距离(外一篇)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我把心思 放在青色的茶里 冒着甜 ...

  • 安然:那些用心住过的房子才算是家 | 就读这篇

    那些用心住过的房子才算是家 安然 作家刘亮程说,住久了的房子才算是家.他说,如果有可能,一辈子只住一个村庄,只进一扇门,睡一张床,面对一个女人,在一个屋顶下御寒和纳凉.我理解他的情感,他愿意长久地背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