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天地不仁第五

【明论】常常听人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真的能逆天改命吗?人对于天地而言,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天地爱人吗?天地恨人吗?天地会含情脉脉地看着人类在这芸芸世界里翻滚吗?看完本章的内容,或许能找到答案。

上一章讲述了道创生宇宙万物的原理和过程,本章接着说,天地效法道,圣人效法天地,生养万物,却又视万物如草芥。天地、万物和人,都不过是处在“道”这个生生死死的永恒循环之中。对于天地和圣人来说,万物和百姓,都不过是像稻草狗那样渺小和轻贱。
说明:蓝色字体为道德经原文,黑色粗体为徐大椿注,其余为子归明注释。
【原文】道德经注(徐大椿  撰)
 
天地不仁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用以祭,祭毕则弃之。天地生万物,过时而毙焉,与刍狗无异,绝无留恋之意,故曰不仁】
【白话】刍狗,稻草扎的狗,用于祭祀,祭礼完毕后就烧掉。天地创生万物,待天时一过又摧毁万物,就像人们对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天地对万物没有人类的那种爱惜留恋之情,所以说“天地不仁”。
【注释】
①刍[chú]:指喂养牲畜的草。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稻草扎成的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养万民,化成而忘焉,绝无留滞之心,故亦以百姓为刍狗也】
【白话】圣人养育万民,待百姓生活安定后就忘却了百姓,而没有留恋和居功自持之心,所以说“圣人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囊之无底曰槖。籥,乐器笙萧之类】
【白话】没有底的袋囊,叫做槖。籥,笙萧之类的吹管乐器。
【注释】
①槖[tuó]:古代一种鼓风用的风箱。
②籥[ yuè]:亦作"龠",是配合“槖”用于生火的吹火管,后发展成一种乐器。
虛而不屈,动而愈出【静则常空而不敛,动则声出而不穷】
【白话】天地静默时,显得空虚而又充满天地。天地运转时,万物就像听到指令一样涌现出来,生生不息。
【注释】
①屈:古代读[jué],竭,穷尽的意思。现一般统一读[qū]。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微妙难言,言则愈多而愈晦。默会于中心,则道反湛然而可见也】
 
【白话】道,微妙难言,越是想要描述清楚,却越显得晦涩难懂。人们意会并契合天道,长守天道之中正,道反而会显得清澈而似乎可见。
道德经原文】天地不仁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虛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白话】天地并没有所谓的仁慈心,它们视万物就像祭祀用的稻草狗一样。圣人也没有所谓的仁慈心,他们视百姓就像稻草狗一样。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鼓风用的风箱吗?它静默时,显得空虚而又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运转时,万物就不停地涌现出来,生生不息。要怎么描述“道”,以及道创生天地万物的状态呢?好像怎么说也说不清,怎么数也数不尽。如果以伪巧的人智去言说和执用天道,不如长守天道之虚静和中正。

(0)

相关推荐

  • 老子的道德經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360docimg_0_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虚用第五

    虚用第五 原成:凡物动则虚,静则实.虚,空也.持续不断之空谓之虚.空虚者,运动之谓也."道"以"无"与"有"的运动方式衍生并约束万物,故曰虚 ...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到底讲了什么?

    我读<道德经> 0 6 天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jué),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1 第一句话:天地不仁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古之善为士第十五

    上一章讲,道是什么"样子",圣人如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本章接着讲,为道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   在先秦语境中,有志于道者称为士,为士和为道是一个意思.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法在生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致虚极第十六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超凡入圣的得道之人是什么样子,本章接上文,讲如何才能超凡入圣,具体讲圣人如何明道察物,如何以道治天下.   本章内容还涉及道家养生和修炼的基本原理,可以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道可道第一

    [原文]道德经注(徐大椿  撰) 上经 道可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常者,本然之谓.道本无名,指为道者,非道之本名.所谓"强名之曰道",非道体常然之称也]   [译文]常,是&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视之不见第十四

    [明论]前面几章都在讲,要弃人道,行天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道德经>在行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五色第十二

    [明论]上一章讲到,以无为用,以道统御万物之利的道理.本章承接前面数章的意思,再次强调,圣人治世应当去人复天.   先来简单梳理一下这几章的思想脉络:   上善若水第八,从正面主张效法天道利万物而不争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三十辐第十一

    上一章讲到,圣人应该无离.无疵.无为.无知,以此去人道而复天道.本章接着讲,天道贵无.以无为用的道理.天道集虚,有无相生,利用相成. 本章的内容,对我们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对于我们经营家庭和组织团队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载营魄第十

    上一章讲到,圣人应该弃人道.循天道,功成名遂之后,则退身守道.本章接着讲,具体该如何去人复天.本章的内容,十分精妙,既可用于治世,也可用于指导人们养生.修身,值得反复研读,仔细体会.   [原文]道德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宠辱第十三

    [明论]上一章讲,圣人治世应当去彼取此,去人道而行天道.本章接着讲,圣人宠辱不惊,不以己身为身,而以天下为身,则可以替天行道,居天下之王位. 本章主要讲"圣王一体"的合法性问题,也 ...

  • 音频版|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

    子归明 袭明堂 昨天 根据原注解内容制作音频版 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原文链接: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凡例 来自袭明堂 00:00 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