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泊然无所蒂介,昂然无所畏惧
所记之事生于农历丁酉年
八月十七日 周五
作者私信:Yxdniaoer
今天是国庆长假倒数第三天。按计划回云水做客。
去九宫车站坐班车时,路上遇到一辆车突然减速。副驾驶位上的玻璃摇下来,是在学校工作的秋子老师,向我挥手问好。
她灿烂的笑容,瞬间灿烂了我的脸。
上车后,把位置让给了一位孕妇。手抓着吊环,看熟悉的路上的风景。突然听到人在说:“马上要摘茶籽了。今年县里统一安排在寒露节开摘。”我寻声望去,是一对老人,娭毑坐窗边,老角坐过道边。
娭毑的右手搭在老角的肩上,眼睛看着老角。这幅情景瞬间温馨了我的心。
在大坝下车。一同下车的还有东爹。我们走到大坝中部时,意外发现水文站牌坊的铁门虚开着,有两个人在里面罾虾。
我们推开门进去,里面的两人朝我们看看,似乎想提醒我们出去。我连忙大声对东爹说:“十几年了,今天是第一次进来!上回进来的时候前面的亭子围栏还是开放的,现在包成了一个整体,想去那里转转也不行了。”
难得进来一次,特意请东爹给我照几张相。我手指着西边半山的白色楼房告诉东爹,“那里是囤谷园,帮我照进来。”我也给东爹照几张相。
此时的云溪湖无风不起浪,水平如镜;两岸山峰被云雾盖着,只能看到肚脐以下的青绿。
“云遮山半截,风静一水统。”冒出这两句诗后,觉得好,却无论如何续不上来了。嘿嘿,权当是写了一副云溪洞风景对联。
还只有9点多,做客还早,我于是上囤谷园。父亲母亲都在家里,竟然在看《朗读者》。母亲说朗读者其实好看,还介绍谁谁是杨利伟。
麦子也在家,应该是刚下班回来不久。母亲抓了一只公鸡,宰了,说是给麦子吃,“他连中秋都上班,厂里也没什么好吃的。”
我随手拿起电视机边的野生猕猴桃。听母亲说是下屋友爹送来的。猕猴桃松软了,可以轻易剥下皮来。瓤青绿色,水汁很多,咬一口,甜甜酸酸的。连吃了两颗。
想起来苏轼的《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时的惠州,为偏远蛮荒之地,荔枝乃山野之果,上不了大堂,能大啖荔枝的苏轼想必是饿疯了。
《宋史》本传说苏轼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介,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嘿嘿,遭贬谪而能静心,是和荔枝日啖不尽有关吧?
没有什么烦恼能抵挡一颗吃货的心!呵呵。
11点多,吃客饭。座上多是乡邻,大家开心饮几杯小酒。
饭后,坐老同事葛的车回城。看到他头上增多了白发,我问是不是教高中当班主任累了的。他说不是,“可能是前几年在实验室工作,熏了的。”
我这两年的白发也增多了不少,心常戚戚然。我素以为自己会像父亲那样,花甲古稀之年仍然满头青丝如少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何以解忧?且背背李白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成都的蝴蝶看了《昨日记||老家娘家故乡,后来都成了感受》,今天在森林城市群里@广场有鸟:
关于第1点:乡愁在文学概念里,是个永恒的主题。每个人都有故乡,也会或长或短或近或远的离开故乡,对故乡人事风物的记忆便构成了乡愁的主体。我认为一个美好的社会,每一个地方都会越来越美好。
如何阻止中国乡村的衰落,考验着肉食者和布衣的智慧、勇气和情怀。
据我这个长期生活在乡村的“文人”来看,中国广大乡村如果按目前这几年的情况发展下去,乡村学校、乡村环境、乡村公益事业和乡风民俗,应该会逐渐转好,越来越好。
关于第2点:建设者不分国界。从生意和民族发展角度来讲,中国人能赚全世界的钞票,住全世界的别墅,婚全世界的美女,影响全世界的文化,肯定是中国骄傲,或者说是中华骄傲。
世界一统,非刀剑之利,乃文化之力。
每一个在国外打拼的中国人,都是精英,是身负责任而去的。
关于第3点:深表赞同。
晚饭前,骑自行车到外面转一圈。小区——朗桥——秀水大道——秀水桥——银山广场——城关中学——九宫车站——小站。暮色下的小城,安宁祥和,美丽亲切。
晚饭后,看一部动作片电影《非凡任务》。主演黄轩(饰林凯),我以前不认识,但可可认识。
END
图片摄于云溪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