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越打越“憋屈”?此人堪比“三姓家奴”吕布,湘军战法由来

不过,每次攻破一地,太平天国决策高层也不会把当地青壮年全部“裹胁”而去,他们还是有所甄别的。例如太平军后来攻占武汉后,虽然也在那里吸纳了大量兵力,但据史料记载 :太平军离去后,城中“男妇未从贼去甚多”。

战争初期对手太弱,近战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起义之初,虽然太平军人数并不多,当时仅有两万多人,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家属。但是在这批人当中,却都是太平军战斗力最精锐的骨干力量。后来太平军在湖南的大规模扩军,也是在这批精英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反观当时的清朝八旗和绿营军,他们虽然是朝廷的常备军队,可是由于常年没有战争,装备和训练都已经十分“腐化”。 曾经让清朝引以为傲的八旗军,其战斗力更是“今非昔比”,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绿营那边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据说已经有50年绿营部队没有换过新装备了,太平军在一次战斗中缴获绿营的军械库时,太平军都觉得绿营的武器过于砢碜。所以,当时绿营军只不过算是一支治安水平的部队。

前期的太平军气势却很盛,除了那些广西兵战斗力强悍外,对手实在太弱也是一大原因!当时清军和太平军一交手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 :太平军第一次破江南和江北大营时,清军的表现可以说简直就是“乌合之众”!

李秀成率军攻打清军重镇杭州时,可能连李秀成自己都没想到,偌大的杭州城竟然顷刻间就被自己攻了下来。战斗还没开始,杭州城的清军远远看见太平军的旗帜,就已经自乱了阵脚。

曾国藩的湘军刚参战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和其他清军正规部队一样,在野战和冷兵器近战中几乎没有打赢过太平军。其实这并不奇怪,晚清时期军队已经“病至膏骨”, 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和湘军那样的团练,所有人都没有了白刃战的勇气,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曾国藩虽然后来在民间和朝廷名声很大,但当时他毕竟只是一介书生,不是一名“天生”的军事指挥家。可是,曾国藩的长处就是很会用人和擅长谋略,如果让他亲自带兵打仗,完全就是个一只“菜鸟”。

早年曾国藩带着自己的湘军和太平军决战时,太平军的战斗力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几次交锋后曾国藩被打得狼狈不堪 :特别是在湖口一役,石达开把老曾“按在地上摩擦”,曾国藩羞愤地想投湖自尽,最终被部下救了下来。

太平军的攻势被一人破解,曾国藩开始用最“笨”的方法!

不过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却发现自己的攻击战术越来越不灵了!湘军和太平军甚至开始互换了角色:例如安庆之围时,陈玉成10多万太平军,和城内太平军一起遥相呼应,但就是“啃”不下来曾国荃的1.5万湘军。安庆一役陈玉成太平军损失惨重,让天京“门户大开”。

为什么太平军的仗会越打越“憋屈”?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 :苗佩霖,此人是一个非常奇葩之人,他做人堪比三国时期的“三姓家奴”吕布,苗佩霖一直在清军和太平军之间游离不定:投了叛,叛了投。

由于苗佩霖长期在两大阵营间“跑来跑去”(他自己不嫌累),他反倒对清军和太平军的各自战法摸了个“熟”!苗佩霖发现了对付太平军很有效的防御方法 :结寨死守。曾国藩得知后也感觉这种战术方法靠谱,既然野战打不过你,那么就坚持打“阵地战”,于是老曾开始在湘军中大力推广“结寨”。

太平军的“攻击法宝”被这样破解后,他们后来和湘军的交手中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了,并逐渐落了下风。太平军长时间找不到好的战术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虽然当时太平军人数不少,但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其实不多:除了前期的那些广西老兵,后面收编的兵大多数都是“流民”。

以前太平军打野战时靠人数可以直接碾压清军,但曾国藩推广了 “结硬寨,打呆仗!”这一方法后,每次交战湘军都依靠野战工事,利用火器优势只管死守,就是不和太平军近距离“硬磕”。

曾国藩很精明,知道湘军一旦失去营寨的保护,和太平军近战肯定会迅速溃败。所以曾国藩就教导所有手下,坚持用这个“笨方法”硬扛太平军。打这种仗如果要有火器,给!

虽然曾国藩个人并不推崇湘军大量装备火器,可是他迫于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下属,亲弟弟曾国荃的要求都尽量满足,还是给湘军先后装备了不少制式火器的。太平军那边虽然也装备有火器,甚至一度数量上要比湘军多。

可是,太平军手中的火器并没有实行制式化,他们的火器装备都比较杂乱:有从洋人那里花钱买来的,也有自制的“土炮抬枪”,战斗中更是毫无火器战术和战阵可讲,据说在实战中太平军的枪炮都是瞎放一气。

另外,当时太平军喜欢在大平原上和清军决战,他们根本不知道山区的重要性!想想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战术就运用得多灵活 :国民党军看到红军主力了,他们追过去,马上被山拦住了去路,也不知道红军往那边跑了!国民党军只好分兵而进,不料前面又遇到一座山,又不知道往哪边追,最后只好继续分兵。就这样,每次分兵后每路的兵是越来越少,最终被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就是靠这样极其“聪明”的打法,红军的前四次反围剿才可以全部获胜,到第五次反围剿时,才冒出来个李德“瞎指挥”,只知道一个劲地打阵地战,装备不占优的情况下“挖战壕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

而太平军战术同样“呆板”,要么强攻,攻不下就再换一个地方!定都天京后,各路太平军继续远征作战,但交战区依然是没有根据地的,相当于就是在敌占区打!他们不懂得根据地的重要性,当然也不会像八路军那样,一边打仗一边建立起强大的根据地。

而清军后来和太平军打仗时,他们只认准一个诀窍 :死守,再死守,坚决守住城池!咸丰皇帝当时特别强调所有地方官守土时“人人有责”,严令他们要和城池共存亡。由于太平军远征时后勤保障不完善,依然沿用早期的打法,一旦久攻不下就会放弃这座城,转向下一个目标。

清军改变策略后,太平军“攻也攻不下,守又守不住”!

清军坚持“死守”这一战术策略后,双方敌我态势逐渐出现大转折:太平军即使勉强打下几个城池,可是一旦“孤军深入”,沿途的城池就会严阵以待,并层层设防。太平军没有稳定根据地,因此持久战的劣势逐渐凸显出来。

到了后期,哪怕遇到一个城池无法攻下,太平军的进攻势头就会戛然而止!太平军只能选择仓皇撤退。此时,在四周已经“虎视眈眈”许久的清军,他们就会从四面围过来跟在太平军屁股后面。

很多太平军主力就是这样被清军各个击破的,面对清军的围剿最终不被拖死,迟早也会被追“死” :毕竟要天天“提心吊胆”地跑,而且衣不遮体,忍饥挨饿。所以说,太平军后期的仗打得很不“聪明”!

反观当时以湘军为主的清军,他们虽然往往是防御一方,但他们打的仗却是“阵地攻击战” :也就是自己只管结“硬寨”,让太平军一个劲地“扑”自己,结果太平军却像“飞蛾扑火”一样损失惨重后,再寻机围剿。

最著名的战例就是“雨花台”大决战:20万太平军攻击湘军曾国荃部两万人,可是太平军只知道不顾一切地冲锋。而曾国荃却依靠工事和火力优势,硬是像一颗“钉子”样钉在那里,太平军虽然十倍于湘军,却根本拿不出好的攻克方法。

假若他们当时能像解放战争中我军那样,不断利用“土工作业迫近”战术,相信当时的曾国荃部可能“在劫难逃”了。而且据记载当时是有炸药包的,曾国荃部就曾有过向太平军抛射炸药包,只是因为引线太长没有爆炸,被太平军给扔回去了。结果引爆了湘军阵地上的弹药存放点,造成湘军大量伤亡。

即使太平军当时手中没有炸药包,他们如果能利用“挖壕沟迫近”法,也可以挖出多条通路攻破湘军的坚固工事。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正因为太平军在战争后期 :攻也攻不下,守又守不住!雨花台一战惨败后,天京已经成了湘军的“囊中之物”。

结语:

湘军“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貌似是防御用的,但每次战斗结果,却是湘军最终达到了自己的“进攻意图”!按老曾的说法就是 :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不求速成。老曾这种看似最蠢笨的方法,却是最有效的 :战争如此,做事也是如此,做人同样如此!

当然了,本文只是叙述太平军在战术上的弊端和不足,太平天国最终会走向崩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太平天国的内部争斗和自相残杀太甚!说到底,太平军的失败 :并不是败于敌人,而是败于自己。

《历史杂谈驿站》图源网络,侵删!作者:古代靓妞

收藏

举报

(0)

相关推荐